楠木軒

11倍大牛股凱萊英閃崩跌停,高估值最牛賽道不香了?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財經

(原標題:罕見!11倍大牛股閃崩跌停,什麼信號?高瓴大舉砍倉50%,外資也在拋售,最牛賽道不香了?機構資金火拼)

高估值賽道,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一旦業績不及預期,市場對高估值個股的懲罰是相當嚴厲的。8月16日,A股的11倍大牛股——凱萊英(002821)便遭遇了閃崩跌停,其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增速分別為39%、27%,不及市場預期,而凱萊英的最新市盈率(TTM)卻高達109倍。

凱萊英跌停的另一條“導火索”是,明星機構高瓴資本的減持。據半年報顯示,在剛剛解禁後的第二季度,高瓴資本減持凱萊英220.26萬股,減持幅度接近50%,套現金額約為6.8億元。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凱萊英的跌停背後,機構博弈非常激烈,3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2.11億元,另外3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2.22億元,外資的深股通席位淨賣出1.11億元。

當前市場關心的是,凱萊英的業績增速放緩,是否是CXO賽道未來的景氣度衰減的信號?

11倍大牛股罕見跌停

每一次的業績披露,都是對大牛股的考驗。這一次輪到了凱萊英,在2021年上半年業績披露後,凱萊英罕見遭遇跌停。

8月16日早盤,凱萊英直接大幅低開超5%,隨後直接閃崩,僅10分鐘便被資金砸至跌停,期間雖有資金抄底,但終究無濟於事,截至收盤,凱萊英跌幅10%,報收375.3元/股,被封死跌停板,全天成交金額達16.8億元,相比上一交易日大增超57%,總市值回落至千億以下,為911億元。

在此之前,凱萊英是一隻名副其實的大牛股,今年3月至今,最大漲幅一度超100%,總市值也一度站上了千億,PE更是衝到了138倍的高位。若從更長的週期看,凱萊英2016年11月登陸A股,彼時的發行價為30.53元,最新收盤價為375.3元/股,累計漲幅已高達1129%,期間僅出現過3次跌停(包括8月16日在內)。

11倍大牛股罕見遭遇閃崩跌停的背後,或許與其剛剛披露的業績密切相關。

消息面上,8月15日晚間,凱萊英披露了2021上半年業績,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39.04%;淨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36.03%;扣除政府補助7477.57萬元等,扣非淨利潤3.53億元,同比增長27.29%。

另外,從單季度的業績增長情況來看,凱萊英第二季度的營收為11.81億元,同比增長36.5%,相比一季度的76.9%的增速下滑較為明顯;第二季度淨利潤為45.4%,相比一季度增速也出現了一定的下滑。

此前多家機構預測,凱萊英2021年全年淨利潤在9.53-10.44億元,增速在31.99%-44.59%之間。而上半年業績增速為36%,正在向下限靠近。另外,從凱萊英的估值看,即使遭遇跌停後,其最新PE(TTM)仍高達109倍,對比之下,36%的業績增速或許並沒有讓機構投資者滿意。

有分析人士稱,凱萊英的海外業務佔比接近90%,因此對匯率變動非常敏感,此次業績增速不及預期或許和今年上半年人民幣持續升值有關。若按照固定匯率計算,凱萊英的上半年營收增速為 51.19%,在其半年報中,也隨處可見“固定匯率”口徑,公司人士表示“固定匯率指去年同期平均匯率。”

受匯率影響,凱萊英的毛利率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44.88%,而去年同期的毛利率為48.6%,因此凱萊英2021年二季度扣非淨利潤增速僅有21.7%。

從具體的業務來看,2021年上半年,凱萊英的臨牀階段CDMO產品實現營收8.29億元,同比增長了76%,佔總營收的50%;商業化階段CDMO產品貢獻營收7.87億元,同比增長僅6.88%,佔比41%,可見商業化階段的CDMO板塊並未放量,不及市場預期。

跌停的另一條“導火索”

每一隻11倍大牛股背後,都離不開機構的追捧,凱萊英也不例外,國內頂尖的風投機構——高瓴資本便是其擁躉之一,曾斥重金押注。

2020年10月12日,凱萊英的23億定增項目落地,高瓴資本以227元/股的發行價格參與其中,認購了440.53萬股,獲配金額近10億元,鎖定期為6個月,至今年4月解禁。

當時,高瓴資本CEO張磊表示,作為凱萊英的長期支持者,高瓴資本將繼續為旗下醫療產業平台和被投企業生態提供助力,提升其服務創新藥企業的廣度和深度,在小分子、核酸、生物藥CDMO以及創新藥臨牀研究服務等新業務領域開展深入戰略合作。

此後,凱萊英的股價進入主升浪,自2020年8月4日至2021年8月5日期間,凱萊英的股價從217元一路攀升到437元,累計漲幅高達101.34%,實現翻倍。高瓴資本也賺得盆滿缽滿,以其定增價計算,高瓴資本最高浮盈一度達到92.5%。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高瓴資本並沒有選擇做“時間的朋友”,在解禁後不久便選擇了減持。據凱萊英的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高瓴資本的持股數量降至220.27萬股,持股比例降至0.91%。


意味着,在剛剛解禁後的第二季度,高瓴資本便減持了凱萊英220.26萬股,減持幅度接近50%,以第二季度的平均股價309元計算,高瓴資本套現金額約為6.8億元。

高瓴資本的突然減持,這也被市場認為是凱萊英罕見跌停的另一條“導火索”。

頭部機構的動向往往具有風向標的信號,高瓴資本的減持也讓其他機構投資者重新審視凱萊英未來的投資價值,因此8月16日的跌停背後,上演了機構的激烈博弈。

據盤後的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賣出金額前五的席位中,出現了3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金額達2.11億元,另外,買入金額前五的席位中,也出現了3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金額2.22億元,凱萊英的龍虎榜資金淨流出8710萬元,機構博弈異常激烈。

另外,代表外資的深股通席位更是佔據了龍虎榜買一與賣一的位置,買入1.62億元的同時賣出2.72億元,合計淨賣出1.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季度,“醫藥一姐”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和中歐醫療創新分別增持了凱萊英5.27萬股、9.68萬股,分別居兩隻基金第4、第7大重倉股。

最牛賽道不香了?

凱萊英跌停的恐慌情緒,已經波及到了整個CXO(醫藥研發及生產外包)賽道,8月16日CRO板塊指數大跌2.79%,板塊內的19只個股中多達15只錄得下跌,其中皓元醫藥、美迪西、諾泰生物、藥石科技等跌幅超3%。


其實,CXO板塊已連續調整多日,自8月5日以來,CXO板塊指數最大回撤幅度已達到14%,板塊龍頭藥明康德走得尤為弱勢,相較最高點,累計跌幅已超過20%。

分析人士表示,自7月以來,CXO板塊受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佈的《以臨牀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牀研發指導原則》影響,市場存在一定的擔憂。另外,隨着CXO上市公司逐漸披露業績,市場擔憂業績增速並不能與當前高估值匹配,出現了一定的調倉避險情緒。截止8月16日收盤,整個CXO板塊的市盈率(TTM)高達94倍,明顯高於整個醫藥生物板塊的51倍的市盈率。

面對高估值的壓力,CXO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顯得更為重要,一旦不及預期,便會上演“戴維斯雙殺”,凱萊英便是案例之一。

那麼,凱萊英的業績增速放緩,是否意味着CXO賽道未來的景氣度開始衰減?

國金證券行研人士則指出,疫情或將加速全球產業轉移(包括CXO和API板塊),國內外需求旺盛,全年來看,藥物發現CRO、臨牀前CRO和小分子CDMO保持高增長,臨牀CRO和海外業務板塊恢復性增長,拉動CXO整體增速小幅提振。國內醫藥創新趨勢來看,未來5年將逐漸進入臨牀後期開發和落地兑現階段,CDMO和臨牀CRO細分行業或將迎來國內需求爆發。

另外,興業證券董事總經理,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徐佳熹表示,全球醫藥研發產能的轉移仍在繼續,國內CXO整體的行業景氣度還是比較高的,中短期可預見的景氣度仍然不錯。另外,行業的有一些先導性的指標,比如生物醫藥領域的一級市場投融資仍然比較火,大概率上這些企業不差錢,會繼續請CXO企業幫他們完成相關的醫藥研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