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基於哈佛分析框架的石油公司比較分析|文選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財經

在新冠疫情和低油價的雙重影響下,石油行業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面對複雜嚴峻的挑戰,石油企業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通過科學有效的分析決策,更好地發揮價值管理作用和產業價值鏈的協調作用,從而實現投入、產量、成本、收入和利潤的合理配比,推動石油公司提升競爭力,實現優質高效發展。

本文選取埃克森美孚、殼牌、BP三家國際石油公司,以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三家國家石油公司,採用哈佛分析框架,比較分析石油公司在經營管理上的特點。

哈佛分析框架

1996年,哈佛大學的3位學者Palepu、Healy和Bernard在《經營分析與評價: 有效利用財務報表》一書中,提出了一種從戰略高度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從而通過科學預測為企業未來發展指出方向的財務分析框架,即哈佛分析框架。

與傳統的僅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不同,該框架指出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必須聯繫企業的戰略和發展環境進行分析,由此提出了包括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前景分析4個模塊的財務分析框架。

戰略分析

筆者選取最為常見的波特五力模型對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進行比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由Michael Porter於1980年在其著作《競爭戰略》中提出,他認為行業中存在着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的5種力量,即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這5種力量反映了一個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共同影響着產業吸引力以及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決策。

從同行業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來看,在世界範圍內國際石油公司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主要體現在石油資源爭奪和原油市場份額競爭方面。一方面,由於油氣資源在地理位置、開採難度和品質上分佈極不平衡,在全球油氣區塊的爭奪上,各個石油公司不僅要靠自身實力競爭,還要體現國家力量的博弈。另一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等產油國聯盟,頁岩油氣技術迅猛發展的美國等石油行業競爭主體,憑藉自身的成本優勢或技術優勢,爭奪國際市場原油份額,改變了世界油氣資源供需格局。就中國而言,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國家石油公司,雖同屬上下游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能源公司,但因各家業務側重點不完全重疊,加之成品油價格由政府指導,相對來説競爭不太激烈。

從潛在競爭者進入能力來看,在世界範圍內石油行業的競爭壁壘很高,新成立的公司除非擁有政治、金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否則很難對行業已有競爭者造成威脅。即使是體制機制最為靈活的獨立石油公司,例如頁岩氣巨頭切薩皮克公司、頁岩油公司惠廷石油公司等,也在新冠疫情和石油資產價格暴跌的雙重打擊下申請破產,反映出其風險承受能力遠遜於行業內老牌的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即使進入石油行業,在發生重大風險時發展可持續性也較差。就中國而言,民營企業已逐漸准許進入石油產業鏈各環節,形成了多種經營主體並存的格局,但是,由於石油行業具有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特點,加之在法律准入、探礦權和採礦權方面相對壟斷,民營企業進入難度很大,難以承受如此高的風險。

從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來看,綠色低碳、節能減排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未來全球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佔比會持續下降,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的佔比將上升。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替代能源對石油公司的衝擊將越來越大。

從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來看,在世界範圍內,油氣資源國由於擁有資源優勢,處於相對強勢的地位,項目招標往往附加條件較為苛刻,而國際油服公司憑藉先進的技術擁有較高的談判話語權,因此,總體來説,國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較強。就中國而言,行業主要競爭者都是上下游一體化國家石油公司,產業鏈比較完整,企業內部定價時基本不存在供應商討價還價的情況,企業外部的服務供應商則由於競爭激烈,討價還價能力較弱。

從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來看,在世界範圍內,石油資源因其稀缺性、價值性,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石油行業顧客討價還價能力較弱。但是,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替代能源的發展,油氣資源供需緊張局面有所變化,特別是頁岩油氣革命帶來的巨大突破,使得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得到逆轉,顧客討價還價能力逐漸變強。就中國而言,油氣需求依然巨大,石油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顧客討價還價能力仍然較弱。

通過五力模型分析可以發現,與中國國內油氣行業相比,國際油氣行業的同業競爭更加激烈、潛在競爭者和替代品的威脅更大、供應商與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更強。國家石油公司還需要更好地打造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國際舞台上與國際石油公司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會計分析

會計分析主要涉及存貨、應收賬款、非流動資產、研發費用等,通過對這些關鍵指標及相關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分析,對上述6家公司進行比較。

1

存貨分析

石油公司的存貨一般包括原油、半成品油、石油產品、天然氣萃取液和週轉材料等,按照其成品和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存貨跌價準備按照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淨值的差額計提。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存貨相關指標來看,3家國際石油公司存貨總額較為相近,基本在200億美元左右,3家國家石油公司則差距明顯,中國的兩家國家石油公司近3年均超過350億美元,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則低於100億美元。就存貨佔總資產的比重而言,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的佔比都不大,不存在明顯差異,除中國石化外,基本都在4%~7%,符合石油行業的特徵,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石油作為相對比較稀缺的資源,除非有提高戰略儲備的要求,一般不會將產品堆積在手裏;就存貨佔流動資產的比重而言,中國石油持續保持最低,2019年達到18.4%,顯著低於其他5家公司,主要是由於流動資產較大,其他5家公司基本保持在25%~40%;就存貨週轉率而言,國際石油公司存貨週轉率相對較高,基本在12~17,國家石油公司存貨週轉率則基本保持在6~12,反映出國際石油公司的存貨運營效率較高,較國家石油公司具有一定競爭優勢。

2

應收賬款分析

石油公司的應收賬款一般以公允價值進行初始確認,然後用實際利率法的攤餘成本減去壞賬準備計量,在有充足證據表明確實無法收回款項時,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應收賬款相關指標來看,國際石油公司的應收賬款總額顯著高於國家石油公司,但應收賬款週轉率顯著低於國家石油公司,説明相對於全球充分競爭的國際石油公司而言,國家石油公司往往因為在國內有較為強勢的地位,對應收賬款的回收能力更高。

3

非流動資產分析

石油公司的非流動資產一般包括油氣資產、房屋及建築物、運輸工具、機器設備以及其他。與其相關的後續支出,在流入企業且其成本能夠可靠計量時計入成本;被替換的部分,終止確認其賬面價值;所有其他後續支出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折舊時,按其入賬價值減去預計淨殘值後的價值在預計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非流動資產相關指標來看,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差異不太明顯,規模總量保持在2000億~4000億美元,非流動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多在65%以上,甚至超過85%,符合石油行業重資產、高投入的特點。中國的兩家國家石油公司非流動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相對較低,這主要是受企業的戰略佈局和業務側重點影響。

4

研發費用分析

石油公司的研發費用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研究支出作為費用確認入賬;開發階段的支出則根據不同條件,要麼資本化處理,要麼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研發費用相關指標來看,不管是研發費用總額,還是研發投入佔比,國家石油公司都顯著高於國際石油公司,反映出國家石油公司希望通過大量的科技研發投入來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的強烈意願,這也間接説明了國際石油公司在石油勘探開發技術方面處於領先位置。

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主要涉及杜邦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現金流分析等,以比較6家公司在財務結構、成本控制、投資效益、運營效率、資金回收等方面的財務管理水平。

1

杜邦分析

杜邦分析是以淨資產收益率為核心的財務指標,通過相關財務指標的內在聯繫,將企業淨資產收益率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乘積,從而對企業財務進行系統、綜合的分析,其相關財務指標的關係可表示為:淨資產收益率=銷售淨利率×資產週轉率×權益乘數。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淨資產收益率相關指標來看,有5家的3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高於5%,整體表現尚可,但國家石油公司仍顯現出一定的問題,有的淨資產收益率過低,有的波動過於明顯,反映出國家石油公司的經營效益不高,以及經營存在不穩定性。從驅動淨資產收益率的三大因素來看,6家公司的銷售淨利率分佈極不均勻,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沒有本質的規律性差異;資產週轉率方面,國際石油公司較為一致,差異不大,但國家石油公司參差不齊;權益乘數方面,6家公司整體差距不大,大致都在2~3。

2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可以直觀反映一個公司的經營業績水平,常見的指標包括銷售毛利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和淨資產收益率等。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發現公司經營管理環節出現的問題。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盈利能力相關指標來看,銷售毛利率方面,國家石油公司中除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一枝獨秀以外,國際石油公司普遍好於國家石油公司;銷售淨利率方面,3家國家石油公司3年來一直保持上升趨勢,國際石油公司則存在一定的波動,反映出國家石油公司近年來在費用控制上有所改進;總資產收益率和淨資產收益率方面,國際石油公司表現整體好於國家石油公司,反映出國際石油公司在經營水平和獲利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競爭優勢。

3

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主要是指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率與效益,通過分析比較企業資產週轉速度,來判斷和評價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常見的指標包括應收賬款週轉率、資產週轉率等。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營運能力相關指標來看,國家石油公司的應收賬款週轉率表現整體好於國際石油公司,原因在於國際石油公司在世界範圍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其銷售收款政策相對寬鬆;資產週轉率方面,中國兩家國家石油公司表現尚可,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存在短板。

4

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反映了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力或保證程度,是關係企業能否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標誌。常見的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等,其中,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可反映短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可反映長期償債能力。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償債能力相關指標來看,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方面,除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總體偏高且波動明顯以外,其他5家公司差異不大,短期償債能力差不多;在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資產負債率和權益乘數方面,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6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基本處於45%~65%,屬於比較合理的範圍,也符合石油行業的特點,權益乘數大都在2~3。

5

現金流分析

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經營、投資、籌資和非經常性項目等經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能夠有效反映企業經營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債務,以及資產的變現能力等。

從6家公司2017-2019年現金流相關指標來看,除BP公司外,其他5家近3年自由現金流年均值都在100億美元以上,較為豐富。國家石油公司因大量在國內銷售,且一般擁有一定的行業政策保護,所以自由現金流相對波動比較平穩;國際石油公司因競爭更為激烈,風險和不確定性更大,所以自由現金流波動較大。

前景分析

1

戰略動向

受新冠疫情和低油價的雙重影響,2020年上半年國際石油公司開始重估其長期油價假設和投資門檻,實施一系列的管理、運營和財務舉措,以期改善財務狀況,保持行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進行大規模油氣資產減記,調整自身資產價值。BP公司宣佈減記資產130億~175億美元,殼牌公司宣佈減記資產150億~220億美元,埃克森美孚公司計劃最早在2020年7月進行大規模油氣資產減記。

二是為保持財務健康,對大規模的投資計劃改弦易轍。埃克森美孚將2020年的資本支出削減30%,並將現金運營支出削減15%,以應對疫情造成的供過於求和需求疲軟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影響。殼牌為應對當前的市場環境,決定在2020年將運營成本削減40億美元,並將資本支出從250億美元削減至200億美元。BP則計劃削減20%的開支,以遏制油價暴跌造成的損失。

三是實施業務歸核化。殼牌提出了剝離非核心資產計劃,以5.41億美元出售阿巴拉契亞頁岩氣資產,從而可以更加專注於開發利潤率更高的輕質緻密油資產。同時,基於“重塑全球煉油業務組合,利用自然優勢和整合機會”的考慮,殼牌計劃出售其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莫比爾和位於華盛頓州阿納科爾特的兩家煉廠。BP為改善財務負債情況,將其全球化工業務以50億美元的總價格出售給英力士公司,包括其全球的芳烴乙酰業務和在亞、歐、美洲的14個工廠的相關權益。另外,BP以56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阿拉斯加的所有油氣資產出售給Hilcorp能源公司。

相對國際石油公司而言,國家石油公司並沒有實施資產剝離計劃,關注點主要放在公司內部的變革和創新上,期望通過降本控費、提質增效等措施,在生產經營管理方面得到改善。

2

前景預測

對國際石油公司而言,改善財務狀況的壓力將促使其在未來一段時間加速轉型。殼牌、BP等公司基於未來油氣能否滿足能源消費需求的擔憂,以及全球日益提高的低碳環保的能源訴求,已經開始創建“大能源”模式,由油氣公司真正向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提供包括油氣、天然氣發電、可再生能源、交通出行服務等的多元化能源產品解決方案;埃克森美孚公司雖然依然秉持“堅定的油氣生產商”的戰略定位,但也開始關注碳排放,並於2018年首次發佈碳報告,積極研究新能源發展潛力。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説,國際石油公司都是基於其戰略追求低成本的資產組合,以期取得更好的財務回報,只是由於各自核心優勢所決定的資產和業務結構不同,導致公司轉型的節奏有所差異。

從各項財務指標來看,國家石油公司在低油價時期更加認識到存在的低效投資、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問題,已經開始着力提高內部經營管理水平,並取得了一定效果,未來國家石油公司的治理結構與管理水平將會邁上新的台階。在低油價時期,藉着國際石油公司能源轉型,甚至拋售優質油氣資產謀生存的契機,國家石油公司也可以酌情參與國際市場併購,補足短板,強化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

通過哈佛分析框架比較,總體來看,6家公司的發展戰略與其當前的內外部環境是相適應的,並且會計政策較為穩健,會計信息比較可信,國際石油公司的財務管理水平整體上好於國家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公司因長期在全球範圍內參與激烈競爭,在經營水平、運營效率、獲利能力、科研技術等方面培育了一定的競爭優勢,表現整體好於國家石油公司。國家石油公司往往因為在國內有較為強勢的地位,以及一定的行業政策保護,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優勢不足,經營效益不夠理想,特別是在遇到系統性行業風險時,經營呈現不穩定性。但是,近年來,受油價低迷影響,國家石油公司越發注重加強經營管理,整體發展趨勢向好,在成本費用控制上有所改進,特別是在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努力提升國際競爭力方面持續發力。

題目:基於哈佛分析框架的石油公司比較分析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

刊登期號: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