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9萬億!兩融又上新台階,過熱了嗎?2萬億兩融或將成“新常態”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財經

近日,A股市場除了成交額連續超過萬億元外,兩融餘額總體也在不斷攀高,目前規模已超過1.9萬億元;不過多項數據也表明,當下兩融總體仍未呈現過熱的狀態。

另外,種種跡象顯示,隨着環境的變化,2萬億元的兩融規模可能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兩融規模又上新台階

2萬億元將成“新常態”?

兩融規模顯然已上新台階。

截至9月16日收盤,A股兩融餘額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超過1.9萬億元,這是今年以來兩融規模持續增長,走上一個新台階的縮影。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兩融餘額2萬億元的規模已近在咫尺。

另據統計,如果將超過1.5萬億元視為近期年來兩融餘額相對較高的規模水平,那麼最近一輪保持相對較高水平的時間顯然更長。上一輪兩融規模超過1.5萬億元的水平主要發生在2015年槓桿牛市期間:2015年4月1日,兩融餘額首次突破1.5萬億元,至當年7餘初重新跌至1.5萬億元以下,前後持續了約3個月時間。

本輪兩融餘額超過1.5萬億元始於2020年9月,截至目前已有一年的時間都在1.5萬億元以上,單從持續時長上看,已遠超2015年。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明,1.5萬億元的兩融規模早已成為常態。照此速度發展下去,2萬億元的規模或也將成“新常態”。

近年兩融規模的增長背後,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比如市場容量本身在擴大,上市公司股票數量在增長,而兩融標的數量本身也較前些年有明顯增長,這些都構成了兩融規模擴大的直接助力。

數據顯示,目前,兩融標的(含股票和ETF)已超過2200只,而2015年末,兩融標的(含股票和ETF)僅有900只出頭,數量的大幅增長直接體現了市場的擴容。

除了數量在擴容,兩融結構也在變化,融資規模與融券規模極度失衡的情形已有一定改變。

據記者統計,A股市場自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以來,融資餘額通常是融券餘額的百倍以上,平均值為151倍,中位數為117倍。2015年末,融資餘額是融券餘額的近400倍,但近年來隨着融券餘額的快速增長,兩者的差距已快速縮小,特別是2020年以來,這一轉變進程加快,目前融資餘額已穩定在融券餘額的10倍左右。

從個股兩融規模來看,截至9月16日收盤,已有437只股票融資融券餘額超過10億元,其中13股融資融券餘額超過100億元。從融資餘額和融券餘額兩方面的細分情況看,9只股票融資餘額超過100億元,其中中國平安和貴州茅台是目前僅有的兩隻融資餘額超過200億元的股票。另外,目前有26只股票融券餘額超過10億元,其中招商銀行融券餘額超過45億元,暫屬最高,其次是中芯國際的34.5億元。

不過,目前兩融也並未走向過熱的狀態。

數據顯示,2015年,單日兩融交易額曾出現接近3000億元的情形,而兩融交易額佔A股成交額的比例在2015年也曾有多個交易日突破20%,不過這些都成為此後數年兩融交易活躍度的“天花板”。

2021年以來,單日兩融交易日雖總體有穩步提升,但與此同時,A股成交額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長,目前兩融交易額佔A股成交額的比例在8.4%左右,甚至低於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這一方面説明目前兩融交易還遠算不上活躍,另一方面也説明今年A股市場成交量的增長主要並非來自於兩融,而主要是來自其他方面。

兩融標的分化劇烈

目前兩融標的陣容已相當龐大,股票類兩融標的已超過2100只,佔到兩市A股總數的近一半,這樣龐大規模的股票羣體自然也出現分化。

從股價表現來看,今年以來有1135只兩融標的股價下跌,其中225只股票跌幅超過30%。這裏面,ST凱樂、華夏幸福、康泰醫學、*ST易見、中公教育、盈建科等30只股票跌幅超過50%(即腰斬)。在相關兩融標股價的大幅下跌的情況下,融資做多行為加大了相關投資者的損失。

在股價年內腰斬的股票中,中炬高新、中公教育、華夏幸福等股票目前融資餘額仍達到數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股價大幅下跌的股票期間被剔出兩融標的。如上交所8月16日公告表示,2021年8月17日,凱樂科技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規定,上交所於2021年8月17日起將其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名單。目前凱樂科技的證券簡稱已變為ST凱樂。

與此同時,也有496只兩融標的年內股價漲幅超過30%,其中57只標的股價翻倍。兩融標的之間的股價分化非常明顯。

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