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院士談“算力”:降低門檻很重要,企業要抓住機會發展算力產業
繼熱力、電力之後,“算力”已成為新的關鍵生產力。在全社會加快數字化建設的今天,算力參與度和所佔比重越來越高。
7月30日,2022中國算力大會在濟南召開。紅星資本局在會上獲悉,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5萬億,關聯產業規模超過8萬億。中國算力產業規模快速增長,近五年平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算力將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算力如何更充分轉化為生產力?算力如何使用起來更簡單?我國在全球市場還有哪些發展前景?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分享了他對國內當前算力產業的思考與關注。
鄔賀銓
問題一:算力如何轉化為生產力?
“算力沒法像電力一樣‘即插即用’,算力使用需要門檻,首先必須有充分數據,通過數據進行建模,總結出數學模型,才能根據數據來計算,得出人工智能的決策。”鄔賀銓指出,雖然我們產生了很多數據,但真正存儲起來的比例並不夠高,最終利用的比例則更低。
鄔賀銓表示,應從源頭上充分發揮數據的能力。他提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認為中小企業並不需要自己購買設備和軟件。“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實際可以用雲服務,我們要推動雲服務讓更多企業利用起來。”
算力發展需要有基層產業基礎,包括數據中心、芯片,也包括前端的預處理和後端應用。鄔賀銓認為,這些仍然需要通過開發來適應不同應用的需要。
如何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鄔賀銓提到了“東數西算”,即利用西部的比較充裕的能源,比較廉價的電費,以及有可能利用再生能源,滿足低碳需要。“發展算力產業,產業鏈非常長,數據中心只是算力產業裏突出的中心環節。”
問題二:各行各業對算力的需求多種多樣,如何才能讓算力使用起來更簡單、更方便?
鄔賀銓提到,數據並非“拿來就用”,算力需要計算,而計算需要模型,模型又根據大數據訓練產出,這意味着算力建模的門檻很高。“但不能讓這些工作只能極少數企業會做,他們也做不過來。”鄔賀銓表示,降低算力門檻就十分重要。
鄔賀銓介紹,目前國外已有些企業把硬件服務器資源開放出來,也包括算力算法的模型平台。而在國內,百度、阿里、華為等大企業也已經開放平台,這意味着中小企業只要有意願需求,都可以利用這些平台做數據訓練。“目前國內已經意識到要讓算力更簡單、降低算力使用門檻的趨勢。”
鄔賀銓認為,精密模型的數據訓練需要國家部署重點領域進行算法開發。隨着算力資源的充分,計算的門檻將會降低。
問題三:全球算力方面,中國有多少機會?
鄔賀銓提到在2021年全球算力分佈中,中國位列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基礎算力、智能算力佔全球比例分別為27%和26%。其中,中國在智能算力領域超過美國。“中國的數據量更大,所以我相信用不到一兩年,中國算力總規模將超過美國。”
鄔賀銓提到中美算力的一個區別,即中國的超算和AI智能中心是以政府為主,基礎算力以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為主,美國則主要是互聯網為主。運營商有云也有網,鄔賀銓預測,未來的雲網融合方面,中國也許可以走在美國的前面。
數字經濟堪稱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引擎”,以北京為例,今年上半年,數字經濟佔全市GDP的比重已經達到43.3%。而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趨勢下,高技術製造業佔比越高,標誌產業結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越快。據山東省官方數據,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5.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10.7個百分點。
“算力是數字經濟新引擎,數字經濟也是我們新經濟的增長點。”在鄔賀銓看來,發展算力要搶抓機遇。不同類型的芯片適用於不同的計算任務,這意味着想要發揮芯片能力,光有芯片還不夠,還要合理規劃,需要跟算法更好配合。“也就是説,要搭建一個適應AI芯片計算的一個生態,包括芯片、算法以及前端、終端、邊緣計算等等,這是一個很大且難得的空間,對中國而言也是一個機遇,希望國內企業能抓住機會發展自己AI的算力產業。”
問題四:各地都在佈局數據中心,如何避免無序競爭?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發佈通知,宣佈全面啓動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八地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大力推動“東數西算”工程。這也是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以後,又一個跨區域資源調配國家級重點戰略工程。
鄔賀銓認為,建設八大樞紐和十大數據中心,是有意引導東部規範熱數據的發展,西部更好地支撐全國的冷數據,不做無序建設。
但在樞紐之中,有不同企業建設的數據中心,鄔賀銓指出,目前各個數據中心的協同不夠,地方政府應統一協同,“至少在公用的能源、電力、水等等以及出口的幹線帶寬上面可以做到優化,甚至數據中心之間的備份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互補。”
鄔賀銓認為,另一個需要優化的方向是區域協同。“我們希望大型數據中心是兩地三中心,至少還有異地,那麼主數據中心跟備用數據中心之間,數據就要來往的溝通。”鄔賀銓指出,更大的協同在於東西部,“比如説我們希望甘肅寧夏的要跟上海的數據中心協同,希望東部的熱數據轉到西部。兩地之間誰來溝通?這就需要國家層面對跨域的數據中心協同的規劃部署。當然這需要時間。”
建完數據中心,想辦法發揮作用,在鄔賀銓看來更重要。“比如現在要建一個大型數據中心,可是用户跟不上,市場沒跟上,建完以後相當於閒置。一旦芯片過時就是白建,所以也需要更好地結合市場需要。”
鄔賀銓表示,數據中心是重資產,投入進去回報比較慢。對於西部建設數據中心,鄔賀銓認為很難馬上得到回報,將來應從發展增值服務,安全保障,或者是服務質量保障等方面努力。“數據中心的產業鏈現在剛剛開始,抓住這個中心環節是對的,但是要延伸到全產業鏈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編輯 餘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