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最近一段時期,歐洲多國電力價格飆升至創紀錄高位,對當地乃至全球的經濟造成了潛在的多重負面影響。此外,能源價格的上漲還導致了更廣泛的價格通脹,並外溢到世界各地更多的經濟體。
專家表示,儘管歐洲能源危機短期或會出現階段性的緩和,但未來一段時間歐洲出現滯脹風險的可能性仍然顯著。不過在國內,電力價格似乎並未成為影響各行各業和百姓生活的重大問題。
歐洲能源價格高企,每個家庭能源消費額暴漲
部分觀點認為,歐洲能源危機或源自於清潔能源轉型的結果,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傳統能源產能彈性降低,與新能源供給波動較大、脆弱性較強交織影響供給端,供應短缺造成的能源危機次數顯得更加頻繁。
據媒體報道稱,2021年底前,法國和德國相繼減少了大量的核能供應,而天然氣和風電光電等清潔新能源未能有效的彌補上述供給缺口。
市場人士表示,未來歐洲電價繼續上行的可能性較大,據美國銀行估算,在歐洲能源價格高企背景下,2022年歐洲平均每個家庭將為能源消費額很有可能升至1,850歐元。
國內電價雖有上漲壓力,但在全球範圍內仍屬較低水平
歐洲發生的一幕將不會在國內重蹈覆轍,目前國內能源儲備相對充足,電價雖有上漲壓力,但在全球範圍內仍屬較低水平。
根據國家電網公佈的數據,在居民電價方面,2019年35個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居民電價中,我國僅為35國平均水平的 40%,在36個國家中列倒數第二位。在工業電價方面,我國為35國平均水平的70%,在36個國家中列倒數第九位。
不過隨着近年來用電量的增加,電價改革也勢在必行,電力將逐步迴歸其商品本質。2021年發改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明確,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範圍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工商業用户全部進入電力市場,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指出,各地要優先將低價電源用於保障居民、農業用電。簡單來説,就是保持居民、農業用電價格穩定,老百姓可以放心保持購電用電方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