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財報 | 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一家企業的核心利潤。持續增加的營業利潤是企業蒸蒸日上的表現,持續提高的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總收入)是企業競爭力不斷提高的表現。
作者個人對利潤表的排列順序是不滿的。作者認為,營業利潤應該排在“其他收益”之前,由營業總收入減去營業總成本(三費和資產減值損失)得出營業利潤,然後再從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減“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和匯兑收益”。這樣的營業利潤,才能更直接地反映主業贏利能力。不過,作者意見沒用,我們還是先按照會計規則看吧。
看利潤表,最重要就是看營業利潤和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總收入)。看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的歷史變化趨勢,以及與同行業其他公司進行對比。她若安好,便是晴天。
淨利潤是怎麼產生的?
淨利潤的產生一句話就可以説清楚,即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支淨額,繳納了所得税,剩下的就是淨利潤。
與營業外收入對應的損失,就是營業外支出,例如,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行政罰款、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等。
它們的共性就是跟經營活動無關,且不可持續。因此,營業外收入通常不靠譜。這個數字,數值不要太大即可。如果營業外收支淨額數額比較大,作者建議直接用營業利潤的75%來看待當年淨利潤,從而去掉營業外收支的影響。
通常而言,如果企業利潤的主要部分經常來自營業外收支,基本能肯定,這是企業在打扮自己的報表,背後有陷阱的概率很大,建議投資者警惕且遠離。關於投資有句名言説得好,廚房裏不會只有一隻蟑螂。
所得税税率一般是25%,但高新技術企業會因優惠政策而享受15%税率,另外,各地還有些“所得税X免Y減半”之類的優惠政策,再加上遞延所得税因素影響(請查看前文關於遞延所得税資產和負債的論述),企業實際負擔的税率可能會略高於或略低於25%。
其實根據2019年企業所得税税率表看,收入在100萬以下或者超過100萬但不超過300萬的企業還有部分税收優惠,不過一般上市公司的利潤怎麼也得超過300萬了,利潤還不到300萬的企業乾脆連看都別看,所以這部分優惠税率我們就不説了。
淨利潤並不是公司掙到的錢,企業繳納了所得税後,便是公司淨利潤了。
淨利潤一定要和現金流量表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對照着看,投資者可以直接用“經營現金流淨額÷淨利潤”來衡量淨利潤的含金量。該比值連續數年大於1,發現“印鈔機”概率就大;反之,連續數年遠小於1,則需要投資者提高警惕,並挖掘原因。
下面作者舉個簡化的例子,展示淨利潤和現金的差異。
正因為如此,某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管理層,有時會因某種需求,信誓旦旦地向市場承諾淨利潤將達到多少,或淨利潤增速將達到多少。看看錶3-1就知道,淨利潤這東西,一定範圍內,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完成這種承諾,對公司來説沒有任何難度。拿淨利潤承諾説事兒的,純屬欺負咱們讀書少。
好在表中丙、丁公司這種利潤產生法,一般都無法持續很久。某名言説:“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某些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這種紙面上的收入和利潤,累積幾年就得想辦法解決,否則遊戲無法繼續。畢竟它們不產生現金,卻要實打實地付出各種税收,如增值税、營業税、消費税、所得税等。税務局可只認現金,不接受你拿“利潤”來充數。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保守的投資者,需要等新股上市數年,有了幾份完整的年報後,才將其納入觀察範圍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這樣也會錯過很多機會。得失之間,需要自己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