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將如期實現
“資金去哪裏?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11月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前期由於疫情原因,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非常大,怎麼應對?政策要有確定性,貨幣政策要有一定的數量但不能“溢出來”;要有確定性的預期——資金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以確定性應對高度不確定性。
總的來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持續提升,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截至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10.9%和13.5%,明顯高於上年。融資成本明顯下降,9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63%,同比下降0.6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今年,金融系統還定下了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預計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劉國強表示,根據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數據測算,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工具、減少收費、支持企業進行重組和債轉股等渠道,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梁濤介紹了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的具體情況:前三季度,21家全國性銀行服務收費減費讓利1873億元,預計銀行業今年可實現減費讓利3600億元左右;超過3.7萬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已獲延期。此外,銀保監會近年來已陸續減免銀行保險機構幾十項收費項目,目前正在開展清理銀行亂收費專項行動。
金融系統為實體經濟讓利的同時,實體經濟需求狀況如何?央行數據顯示,9月份,票據融資萎縮,是否説明企業融資需求不足?央行貨政司司長孫國峯表示,票據融資只是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的一個渠道,不能僅以票據融資的多少判斷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還是要看這些企業貸款增長以及實體經濟貸款增長的整體情況。
孫國峯介紹,今年以來,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實體經濟貸款需求旺盛,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信貸需求也十分強勁。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9.6%,連續7個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1月至9月普惠小微貸款增加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9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92%,比上年12月下降0.96個百分點;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户,同比增長21.8%。
孫國峯表示,這些數據顯示,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的特徵,融資需求在增強。包括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在內的實體經濟貸款需求仍然十分強勁,説明當前的貸款利率水平是合適的。
下一步金融政策怎麼走?劉國強認為,從趨勢看,我國經濟比較強勁,政策效果正在發揮作用,市場信心在恢復。“我相信中國經濟明天會更好。”劉國強表示,下一步政策總體上要繼續保持鬆緊適度。政策調整要基於對經濟狀況的準確評估,不能出現“政策懸崖”。不能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要把實體經濟服務好。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