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60歲及以上人口26402萬人,佔18.7%,較2010年上升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19064萬人,佔13.5%。”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65歲及以上人口的佔比直逼14%中度老齡化分界線的現實,預示着養老產業藍海的加速到來。
面對急速增長的養老需求,保險公司早已多角度搶灘:從以房養老到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再到養老社區。助力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體系,險企如何佈局?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它們又有哪些優勢?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啓幕
“大家如果在年輕時就有儲蓄意識,或者有意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養老金不夠用的問題。”5月31日,從事養老商業保險銷售多年的資深從業者範易偉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他所在的險企就有“商業養老金”業務,年輕人每年存入一定的資金,年滿60歲時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5月15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發佈,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共有6家。
“按照規定,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指以養老保障為目的,保險公司須提供定期領取(領取期限不短於10年)、終身領取等多種方式供消費者選擇。”範易偉介紹,這類保險包括身故責任、年金領取責任等,此外還可以搭配重疾、護理、意外等其他保險責任。
濟南“80後”白領孫欣認為,年輕人對商業養老保險的接受度不高,尤其是在“五險一金”的基礎上,每年還需要再繳納一定的費用,且需要繳納至少10年或者20年才能在年滿60歲後進行返還,這對於年輕人來講負擔不小。
“很多人對商業養老險有誤解,其實可以換一種思維來看,通過每年存入一定資金的‘長期儲蓄’,可以保證利率,能夠到老年的時候擁有一份不錯的保本增值的‘保命錢’。”範易偉表示。
加碼佈局養老社區
在推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外,養老社區也是保險公司在養老市場的一大發力點。
5月18日,新華保險首個大型CCRC社區新華家園·頤享社區正式亮相,標誌着新華保險養老產業佈局中的“樂享”“頤享”“尊享”三大社區產品線全面落地。新華保險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表示,近年來,新華保險積極開發壽險與養老健康相結合的產品模式,並充分發揮險資期限長、規模大的優勢,在全國重點城市佈局康養產業。目前看,新華保險養老產業已初具規模。
經濟導報記者諮詢瞭解到,山東省內的一些養老機構、養老社區價格並不便宜,且不少養老院牀位緊張,入住率超90%。
一位從事養老服務行業的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此前她工作的養老院有180張牀位,每位老人每月費用在4000元左右,包括房費、餐費以及照料的費用。但這與養老社區的概念還有一定距離。
急速增長的養老社區需求引來保險公司“搶灘”,中國人壽、泰康保險、太平人壽等諸多險企早已佈局養老社區。泰康保險集團已建成22家養老社區,牀位超3萬張,遍佈各主要城市。
“健康老人的老年生活,經濟不是主要問題,比如一個老人月退休金有5000元,基本上能滿足必要的生活開支。但老人最擔心的就是生病,因此要有機構來為他們提供這些服務。”中國夕陽紅老年產業論壇秘書長王均民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為老年人提供照料、醫療等多方服務可以成為保險機構延伸保障和產業鏈的機會,通過“養老社區+保險”模式,形成一站式養老產業。
模式還需打磨
“養老行業是一個健康和養老綜合服務業,蓋豪華的房子並不意味着就能夠把養老產業做成功,豪華的房子並不代表高端養老。它一定是要創造好的服務體驗,有很好的社區文化,有很好的居民文化,才能形成養老社區的口碑。”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劉挺軍此前表示,對於老年人來説,晚年的生活品質大於一切,這其中就包括了住房需求、醫療需求、陪伴需求,所以養老社區的建立對承建方以及運營方的要求其實很高。
據瞭解,目前多家險企積極佈局養老產業和養老社區。政策鼓勵固然起到重要作用,真正“激勵”點還在於養老社區可帶來的實際商業收益。
“養老社區的盈利模式還需要好好打磨,如果是自建,從前期項目獲批、土地獲取到後期建設和運營,需要絕對的資金實力。依靠租賃樓房或者一定的土地,又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王均民表示,綜觀各家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不考慮地產本身的增值,真正盈利的並不多。作為保險商,既要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又要做好養老地產,還希望獲得一定的商業回報, 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範易偉表示,不少險企正面臨代理人規模見頂、渠道改革曲折的問題,藉助養老商業險、養老社區延長產業鏈,打造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各險企的發力點。
王均民認為,養老是一個長週期、慢回報的服務業,但真正運營成熟未來可以保持穩定收益。對於險企而言,養老產業佈局尚處於起步階段,下一步真正打動老人的還是服務品質和運營成本優化,做好這兩點才算找到了產業發展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