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鼠年即將過去,沒剩下多少個交易日,常規的話題是持幣還是持股過節。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搞清楚目前的行情狀況。
目前這個市場呈現結構性的特徵,機構抱團風格顯著,指數往上漲,但越來越多的個股往下跌,截止昨天數據,1702只個股的股價低於本輪牛市的起點2440點,買在2500點套在3500點,市場環境比較割裂。機構抱團的風格是“以大為美”,散户借道基金入市,基金經理偏好流動性好的大市值白馬股,進出方便,使得其他中小市值的個股被階段性地邊緣化。
歷史上,美股出現過機構抱團的極端行情。1971年,美股“漂亮50”行情出現,部分行業龍頭股的股價持續上漲超過大盤,主要由三個因素推動:一是經濟大週期向下,小週期向上,盈利增長更穩定的行業龍頭,獲得投資者青睞;二是流動性寬鬆和利率下行,為“漂亮50”估值抬升創造了空間;三是70年代是美股投資者結構,由散户向機構加速轉變的關鍵期。然後到了1973-74年,“漂亮50”股票進入下跌週期。
我們再來看近10年滬指春節前後的表現,春節後的5個、10個、20個交易日上漲概率80%左右,大概率能上漲。但是,我們要分清楚,指數大概率上漲,對於個股就不一定了,而且年前漲的方向和個股,年後有可能切換到其他方向和個股。
近期的市場表現,流動性的鬆緊主導着短期的走勢,12月下旬至1月初,央行持續投放流動性,抱團股推動指數上漲,到了1月中旬左右,央行回收流動性,市場進入整理。央行整體的節奏是讓市場對流動性預期處於一個合理的區間,整體維持中性,但出於春節前維護的需求,會略微寬鬆,而市場由於逐步縮量,活躍度降低,趨向於震盪整理。
綜合以上的觀點來看,編者偏向於持幣過節。從另外的角度出發,當前市場缺乏主線,屬於“東北大亂燉”,就算要持股,也得拿對股票,但是究竟哪些個股值得跨節持有,對選股能力要求較高,選不對,持股過節也白搭。同時,為什麼要持股過節?就是因為擔心節後個股跳空高開往上漲,怕節前賣出之後買不回來。實際上,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一方面,我們的資金量相對於機構來説,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船小好調頭,進出方便;另一方面,就算高開幾個點,我們同樣也可以買回來,一賣一買並不虧,過程中規避了春節期間的不確定性。
其實,對於小資金,面臨長假期,本人都比較傾向於持幣度過,因為長假前一般交投都是比較清淡的,活躍度較低,不好把握機會,除非有特別心儀的個股出現了買點,就會先買一部分,然後節後確認了漲勢再進一步加倉。
儘管傾向於持幣過節,但也可以去操作國債逆回購,這樣就可以收點利息。目前,滬深兩市逆回購有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9種期限。至於這個春節,我們可以在2月9日操作1天期國債逆回購,從2月10日開始計息,資金到2月18日就能取回,計息時間為8天,不耽誤我們節後買股票。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閲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