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軒高科再投百億擴產 前三季業績大增 今年動力電池擴產規模已超5000億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財經


一出手就是上百億是種怎樣的體驗?動力電池巨頭們恐怕對這事兒最有發言權。

10月26日晚,國軒高科連發兩條公告,宣佈在安徽合肥和廣西柳州分別建立年產20GWh動力電池項目和年產10GWh動力電池基地項目,總投資115億元。

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9月以來已經有至少7家動力電池企業宣佈擴產計劃,總擴產規模預計超1000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能規劃已超過4600GWh,如果按1GWh裝2萬輛車來算,那麼這些產能全部落地後,每年可以裝車9200萬輛,已經超過了去年全球汽車的銷量。

前三季度利潤翻倍

國軒高科百億擴產

“產能釋放——營收增加——新建產能——產能釋放”,對很多動力電池廠商來説,今年都進入了這樣一種“正向循環”。

據國軒高科三季度報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26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淨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121.4%。

為何營收能實現大幅增長?國軒高科表示,主要系本期新建動力電池基地逐步投產致銷售規模增加所致。

儘管今年以來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高企,對很多動力電池廠商的盈利能力都造成了不小影響,但電池廠商們對未來的發展仍舊保持樂觀態度,這一點從它們的擴產計劃中就能看得出來。

10月26日晚,國軒高科宣佈,將在安徽省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國軒新站年產20GWh動力電池項目,投資總金額為67億元,該項目擬自開工之日起16個月後竣工生產。

同一天晚上,國軒高科再發公告,稱將在柳州新增投資建設年產10GWh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金額約48億元,擬自項目開工之日起13個月內建成投產。

國軒高科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動力電池銷量約16GWh.這意味着,兩個項目的產能擴張總規模已經接近公司去年電池銷量的兩倍。為何要進行大手筆產能擴張?國軒高科的兩份公告中都提到了相似的理由: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呈現大幅增長,項目有助於公司更好抓住動力電池的市場機遇。

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56.7萬輛,同比增長1.1倍。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度景氣也推動了動力電池需求量的大增。今年前九個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193.7GWh,同比增長110.5%。

華金證券一份研報表示,為滿足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帶來的動力電池需求大幅增長,鋰電產業鏈相關公司紛紛啓動擴產計劃。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截至8月底),以寧德時代為首的鋰電池廠商相繼宣佈了多個新投建項目,投建資金合計(僅根據已公開披露的數據統計,下同)超4495億元,建設年產能合計超1130GWh。

而9月以來,仍有不少動力電池廠商宣佈擴產計劃:欣旺達義烏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預計投資總金額213億元,建設總產能約50GWh的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生產基地,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建設年產30GWh新能源動力電池;億緯鋰能在瀋陽投資建設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項目規劃產能40GWh,預計總投資100億元。

算上欣旺達、億緯鋰能和國軒高科的新增擴產項目,今年以來動力電池行業的整體擴產規模已超5000億元。

規劃產能可造近億輛車

業內理性看待

北極星儲能網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稱,截至目前,59家中國電池企業全球產能規劃已超5171.4GWh,其中動力電池超4630.4GWh,儲能電池產能2300GWh(部分產能為儲能電池與動力電池共用)。

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曾有投資者問過國軒高科“1GWh電池大概能生產多少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國軒高科當時的回覆是,1GWh電池可配套車輛數量,需結合具體車型,不能簡單計算得出。若以每輛車配套50KWh電量為例,1GWh電池可配套2萬輛電動車。

如果以1GWh電池配套2萬輛車來算,全國動力電池的年產能規劃已經可以配套9260萬輛電動車。而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汽車銷售總量為8268.48萬輛。

根據IEA(國際能源署)預測,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42.95萬輛,2030年有望增至2242.51萬輛。

按統計,絕大部分動力電池廠商的規劃產能預計都會在2030年之前落地,也就是説,在現有的產能規劃之下,行業有可能面臨產能過剩的情況。

那麼,產能過剩的情況究竟會不會發生呢?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動力電池廠商的產能建設一般會適度超前,所以會有一點過剩,但不會有太多。

“企業的擴產一般分多期,其中第一期是要實現的,後面幾期的建設會視第一期的利用率來決定是維持原計劃還是調整。”墨柯説。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向記者表示,未來的鋰電行業可能面臨的情況是“優質產能不足而落後產能過剩”。

“鋰電池行業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行業內部競爭很激烈,產業投資會面臨‘能量密度效率和生產成本’的雙向競爭。安全且高效的一流產品會比普通產品有所溢價,一些細分領域的產品甚至會溢價50%以上。也就是説,高效優質產能面臨強大需求而供給不足,低層級產品卻可能無人問津。”祁海珅説。

整體來看,動力電池廠商雖然在產能規劃中稍顯“激進”,但在真金白銀投入擴產項目的時候都會比較謹慎。很多擴產項目都分為了一期、二期甚至更多,真正有參考價值的或許只是第一期的產能規劃。看起來大量的產能擴張總規模,也並不意味着動力電池行業未來一定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