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私募基金數量創紀錄
通過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資產管理工具科學引導居民儲蓄“搬家”,既是A股市場機構化發展的必選趨勢之一,又是在打破剛性兑付背景下,豐富財富管理市場的長期方向,充分説明目前權益類市場的投資風格日趨成熟、穩健,對增量資管機構和居民理財資金的吸引力、容納力不斷增強。
過去被稱為股市“草頭軍”的私募證券類基金,如今正迅速走向資本市場的舞台中央。2020年,我國私募證券類基金新增產品數量近2萬隻,創出歷史新紀錄,資管規模突破100億元的私募機構已增至60餘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通過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資產管理工具科學引導居民儲蓄“搬家”,既是A股市場機構化發展的必選趨勢之一,又是在打破剛性兑付背景下,豐富財富管理市場的長期方向,充分説明目前權益類市場的投資風格日趨成熟、穩健,對增量資管機構和居民理財資金的吸引力、容納力不斷增強。
私募證券類基金迅猛發展的直接原因是成熟的業績,2020年股市、債市等基礎市場走勢更加穩健,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創業板改革和試點註冊制等利好為私募基金等資管產品帶來業績支撐。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分別上漲13.87%、38.73%、64.96%、39.30%,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中證全債指數、中證轉債指數平均上漲逾3%。正是資本市場不急不躁的改革開放節奏,風險防範化解樞紐、預期引導樞紐等作用不斷增強,才可能孕育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私募管理人和私募基金產品。
在成熟資本市場裏有一條“散户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規律,這一點正成為2020年不少A股投資者的感受,這背後是越來越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憑藉更專業的資產管理優勢,在投資競賽中跑贏個人投資者。
經過數十年發展,私募證券類基金目前已得到多數金融機構、個人投資者和代銷機構的認可,部分大型私募管理人更是因信息披露透明、管理運作規範被冠以“陽光私募”的美稱。特別是近年來量化私募快速發展,加上證券公司對量化投資的偏愛、“頭部”私募基金自身明星效應的作用,給私募基金規模和數量擴大注入新動力。
再加上資管新規發佈後,大資管行業剛性兑付不斷被打破,銀行理財向淨值化轉型提速,保本類理財產品幾乎絕跡,信託市場等固收類資金加速向權益類市場轉移,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放棄自己炒股和“保本”投資理念,願意把錢交給“不承諾收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代管”。
私募基金大發展還反映出監管政策和監管機制不斷成熟。過去一年,證券監管部門不遺餘力支持公募、私募基金業尤其是權益類基金髮展。2020年1月召開的中國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在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時明確提出,持續推動提升權益類基金佔比。中國基金業協會從2020年2月7日起,對持續合規運行、信用狀況良好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試行“分道制+抽查制”辦理私募基金產品備案。這些新的備案規則、新的支持舉措讓私募基金通過備案的時間明顯加快,為新私募產品發行、備案創造了良好制度環境,也為私募基金厚積薄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