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價重回20港元,雷軍很開心:但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小米股價重回20港元,雷軍很開心:但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在晦暗不明的轉型過渡期中,年輕人通過小米賺一倍還有希望嗎?有,但即便如今股價大漲,但仍然可能需要等很久。

8月27日,小米創始人雷軍一定很開心。“時間是小米的朋友”的微博,無疑是他心情的最好寫照——甚至有消息稱,他興奮得在多個羣裏廣發紅包。

開心的不止雷軍,還有在眾多羣和圈子熱議的小米投資者。“激動得熱淚盈眶,終於要解套了。”一位在當年以21港元價格購入小米股票的媒體人士説。

這些興奮和討論,都源於被稱為“年輕人第一隻股票”小米的股價大漲。8月27日,受益於2020年Q2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利好,小米股價大漲11.17%,收盤21.35港元,時隔兩年後再次突破20港元,距歷史高點22.2港元只差9毛錢,市值突破5147億港元。

兩年前的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價16.6港元,較17港元的發行價下跌2.35%,慘遭破發。此後兩年中,小米股價長期在10港元左右徘徊,甚至跌至8.28港元歷史最低價。

小米股價最近一年走勢圖

由此可以理解,對於雷軍和小米投資者來説,為何這是興奮的一天。雖然按開盤價16.6港元來算,它每股截至目前也只上漲了不到4.7港元,相比2020年諸多中概股和港股來説,其漲幅不算什麼——但無論是終於可以解套的投資者,還是水漲船高身價近200億美元的雷軍,這一天都等的實在太辛苦、太久。

現在,只有一個問題,小米股價還能保持如此上升趨勢多久?還是如同此前一樣短暫上升後陷入掙扎?

煎熬了兩年的小米投資者

小米股價重回20港元,雷軍很開心:但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這兩年持有小米股價的心情,很是複雜,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煎熬。”持有小米股票的投資者許思韋向“極點商業”如是描述自己的心情:過去兩年小米股價表現都非常不好,相反其它科技股卻一再大漲,因此小米重回20港元,難免讓所有人感覺“苦逼太久、一朝釋放”。

作為對比,“極點商業”發現,在小米上市階段,騰訊一度跌至365.2港元,如今騰訊股價為558港元;當年9月10日,因為馬雲宣佈退休,股價最低報157.25美元,如今291.96美元;京東也在當年11月跌至歷史最低點19.21美元,如今80.38美元;拼多多當年7月26日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為19美元/ADS,開盤價為26.70美元,在最近遭遇大跌後仍最新報收89.25美元。

最有對比性的是美團。作為港交所上市改革靴子落地後,內地眾多新經濟獨角獸中去港交所吃螃蟹者,小米和美團前後腳在港交所主板IPO,都吸睛又備受熱捧,且小米初始市值更高。

但如今,美團最新股價為271港元,相比2018年9月24日上市時的開盤價72.9港元/股,不到兩年每股暴漲了200港元。美團如今市值為1.59萬億港元,是小米市值的整整3倍。

美團最新股價和市值

從上述對比來看,可以看出相比其他同等級的互聯網和科技企業,小米過去兩年的股價走勢,足以讓雷軍尷尬。“如果當初小米的投資,去買美團、京東,甚至蔚來等,都賺大了。”一位投資人士説。

這恐怕是上市時的雷軍絕對沒有預料到的。“創業至今,小米的歷程是由勇氣和信任支撐的奇蹟。”上市前一天,雷軍2000多字的公開信,每一個都充滿激情,在全網廣為散發。

對上市,雷軍也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奇蹟,他在IPO致辭時因情緒激動,幾度哽咽,承諾“要讓在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萬眾矚目之下,小米成了史上第三大全球科技股IPO,在此之前分別是阿里巴巴和Facebook。遺憾的是,從上市首日遭遇破發開始,“煎熬”二字就成了小米股價過去兩年最好的寫照,至今無法實現“投資人賺一倍”的承諾。

剛上市的一個月,小米股價也曾大幅上漲,最高觸碰到每股22.2港元的盤中價格。此後,小米股價掙扎上升過幾次但都不持久,一直在10港元左右徘徊,2019年9月2日還在盤中創下8.28港元歷史最低價,市值勉強守住2000億港元。

為提振投資者信息,小米連續進行了數十次回購——回購規模最大的兩次,一次是2019年9月3日,宣佈將在公開市場回購最高120億港元的股票,另一次是今年6月不超過300億港元的回購計劃。

這並未能提升小米股價。比如120億元回購後,只是象徵性的漲了一天,第二天便又萎靡不振,甚至彼時隨着時任小米總裁林斌減持部分股票,還在資本市場和輿論引起軒然大波。

這很是讓外界費解——不管是小米超預期的財報,還是重要產品的發佈,喬遷小米科技園新居,入選《財富》中國500強,這些利好消息都沒能讓小米股價實現逆轉,很多人甚至調侃雷軍,“要讓買入小米的人賺一倍,但事實上是虧一半。”

就連和雷軍對賭的董明珠,都如此調侃小米股價:雷軍用互聯網思維搞營銷厲害,股票從上市的17塊跌到8塊10塊了,而“我1萬塊的格力原始股現在已經變成3000多萬”。

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的雷軍也只好自嘲:“短期股價不重要,長期的表現最重要”。他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此表示:“面對下跌的股價,我整夜睡不着覺,跌成這樣,見到熟人我也不好意思”。

直至今年年初,在大環境利好下,小米股價漲至14港元/股。今年7月10日,站回17港元/股的發行價,結束近乎腰斬的尷尬境況,終於在8月27日,大漲11.17%,收盤21.35港元,時隔兩年後再次突破20港元。

互聯網收入失速,股價無奈沉浮

雷軍表示硬件淨利潤率不會超過5%,但事實上也幾乎沒法做到

過去兩年,在多個場合,雷軍都對小米股價的“被低估”不甘。那麼,是什麼讓小米股價過去兩年就是不肯上漲?

是市場大環境麼?過去兩年來,外部環境變得複雜,無論是美國對華為中興等國內科技企業的打壓,還是中概股頻頻被做空,中國幾乎所有科技企業和互聯網巨頭,差不多都經歷了跌宕起伏的時刻,但最終又很快走出低谷,股價和市值攀上新的高峯,唯有小米,其股價始終在低位徘徊。

從市場環境來看,小米其實“得天獨厚”。彼時,作為具有標誌性和里程碑意義的香港“同股不同權”第一股,港交所對小米上市相當重視,特別準備了較原有開市大鑼直徑長80%的“加大版銅鑼”,重約200公斤,其意味不言自明。

同樣,並非港交所不能體現小米的資本市場價值。以小米上市為標誌,新經濟企業源源不斷湧入港交所,去港交所上市已成中概股迴歸的第一選擇——無論是直接去港交所的騰訊、美團,還是去港交所二次上市的京東、網易、阿里巴巴,其表現都可以説明,港交所足以支撐小米應有的市值。

那麼是小米本身的問題?

過去兩年,小米財報總營收、手機收入、IOT及消費品收入一直同比增長,利潤也同比上漲。更重要的是,小米在印度、西歐等海外市場闖出一片天空,表面看其股價確實難以和表現匹配。

“小米雖然在印度、西歐等市場表現不錯,但在國內市場卻是下滑趨勢,這是國內投資者相當看重的。”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説,2019年小米僅以3880萬台出貨量佔據10.5%市場份額,同比下滑21%,其下滑幅度在國內所有手機品牌中為第一。

除了國內銷量不佳,過去兩年中,小米一直未能回答自己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問題。

在創業早期,雷軍曾説:“小米是一家鐵人三項公司。賣手機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小米是通過硬件上搭載的互聯網服務來賺錢。”在上市時,雷軍也説小米應該是騰訊乘以蘋果,即通過硬件吸引用户,再通過互聯網業務賺錢。

小米股價重回20港元,雷軍很開心:但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這個商業模式看上去不錯——硬件公司的“利潤空間”,隨着產業紅利的殆盡,毛利率只會越來越低。雷軍近日在《中國企業家》就表示,小米產品賣一百元掙不到一元錢。“即便有一天變成世界第一,硬件淨利也不會超過5%。”

而互聯網公司,卻可以利用自己建立起的生態、流量壁壘,不斷抬高利潤天花板,在資本市場也就會有更多估值。

問題是,過去兩年,雖然IoT智能硬件板塊收入快速增長,互聯網服務收入卻不見增長。從2019年全年財報來看,其互聯網業務收入僅為198億元。在2020年Q2,互聯網業務收入為59億元,在整體營收中佔比為11%,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下滑了0.9%,接近一個百分點。

2020年Q2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為11%

事實上,自上市以來,小米的營收結構一直都是一家硬件公司——在第二季度535億元的收入中,其智能手機316.28億元,佔比高達59.1%。

“這意味着,從銷售結構來看,小米仍是一家以硬件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公司。”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説,過去兩年,投資者仍將小米看成是一家硬件公司,而硬件公司估值遠低於互聯網公司,小米兩年間市值從領先美團到僅為其三分之一,也就不奇怪了。

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小米股價重回20港元,雷軍很開心:但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小米目前股價增長態勢,是將持續上升,還只是如同此前一樣,短暫上升後重新陷入掙扎?

這取決於小米的未來。它一直希望向高端市場進發,以及站穩5G手機市場。但在疫情負面的持續影響,以及手機廠商扎堆貼身肉搏之下,僅僅是市場表現,恐怕已無法給投資者更多信心。更何況,小米市場銷量一直在下滑。

Counterpoint發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華為整體市場份額達到46%、vivo佔16%、OPPO佔15%、蘋果佔9%,小米也是9%。

具體到增長量數據上,二季度蘋果手機環比銷量大漲32%,華為漲14%、vivo降29%、OPPO降31%;排在第五名的小米手機下滑最多,降35%——顯然,即便華為所處大環境更為嚴峻,也非小米目前所能企及。

小米股價重回20港元,雷軍很開心:但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看到這個危機之後,小米也開始了再次轉型。在新的十年裏,小米策略從“手機+AIoT”升級為“手機xAIoT”。雷軍稱,在智能互聯進一步融合的當下,手機核心業務和AIoT生態佈局,不再只是簡單的加法,而是具有協同效應。

他説,AIoT業務要成為小米手機業務的催化劑、助燃劑,滲透更多場景、贏得更多的用户,並獲得海量的流量和數據,成為小米商業模式的護城河。

與此同時,雷軍還重點提到了製造:“下一個十年,小米將成為中國製造業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

相關數據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小米已投資超過20家上游產業鏈公司。在8月,小米旗下的產業基金就投資了燦芯半導體、芯來科技、寧波隔空智能科技三家半導體公司。

在新十年的戰略闡釋中,雷軍沒有提到互聯網。兩年不見起色後,互聯網夢想是否就這樣放棄了?誰也不知道雷軍真實的想法。

小米曾為這個夢想百般努力,包括擴充廣告主種類,推出信息流產品和搜索類產品等等,以增加互聯網服務的多樣性——但面對互聯網流量紅利耗盡、傳統互聯網廣告模式進入瓶頸的現實,想要實現從智能手機向互聯網公司的轉型,小米其實也無能為力。

所以雷軍把轉型重點寄託在AIoT和製造上。問題是,無論是自制芯片,還是硬件製造,路漫漫,前途更為不明。華為從第一款ASIC芯片流片成功,到首個手機SoC芯片“麒麟910”面世,用了23年,且至今還被卡脖子。小米從2014年與聯芯共同投資成立松果電子進行自研手機芯片算起,目前也不過5年。

而在“”投中網”看來,在硬件製造中,小米所佔股比均在15%以下,話語權薄弱。同時,佈局的大多是藍牙、Wi-Fi、射頻等外圍芯片設計公司,相比核心處理器芯片,雖然技術難度與門檻更低,但要賦能於小米手機,為時尚早。

在晦暗不明的轉型過渡期中,小米仍離1000億美元心願相去甚遠。在雷軍心中,小米本應該和美團、拼多多、京東等這樣的千億美元市值互聯網企業交相輝映,以此實現“首日買入小米投資人賺一倍”的承諾。

年輕人通過小米賺一倍有希望嗎?有,但即便如今股價大漲,仍然可能需要很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70 字。

轉載請註明: 小米股價重回20港元,雷軍很開心:但年輕人想賺一倍,還要等多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