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股票,而不是加倉位
最近A股的兩個焦點:
風格是不是要切換?
大牛市是不是來了?
首先看風格
一切風格的背後,無非是貨幣和信用的組合變化。
寬貨幣,弱信用。
利率下行,盈利疲弱。
則
成長科技亂漲,週期跌。
比如1996-2000年,2013-2015年,比如今年前4個月,再比如現在的美國。
緊貨幣,強信貸。
利率上行,盈利上升。
則
成長科技跌,週期亂漲。
比如2007年,2016-2017年。
現在是什麼組合呢?
在 我一個月前的文章 李蓓:如何看待中國央行近期的政策調整 裏,寫過:
今年以來信用投放的力度的確是很強的,企業的融資改善也是明顯的。近期經濟恢復的情況的確是超預期向上的。所以,央行邊際上的收緊,從經濟基本面來看,是具有合理性的。
我在5月初意識到:無論中美,貨幣信用的寬鬆都超出預期,且中國經濟的回升超出了我的預期,於是及時進行了調整,平倉了國債期貨多頭,並在商品和股票的倉位上轉向偏多。
前幾天的公佈的PMI數據,繼續大於50,超出市場預期。
5月的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從負轉正。
5月以後,無論回購,存單,票據,短債,長債,各類利率持續上升。
信貸社融增速仍在向上。
非常清晰,5月以來,我們已經進入了緊貨幣,寬信貸,利率上升,盈利回升的組合。
幾天前7月1日,我跟安信證券自營團隊電話會議。關於市場看法,我説:現在是緊貨幣寬信用,下半年經濟數據會超市場預期。長端利率可能還能上一些,商品還能漲一波,股票風格要切換。安信的一位先生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緊貨幣寬信用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後面看暫時也不會變,之前風格沒切換,為什麼現在風格要切換?
我的回答是:
5月起,緊貨幣寬信用就已經開始,風格就應該轉換,但是2個因素抑制了風格轉換
1,一些高頻數據的階段性下行,抑制了相關板塊的表現。也影響了市場對經濟狀態的判斷。比如水泥出貨下行,價格下跌,鋼材表觀需求下行,價格下跌。
2,公募基金的博弈行為。6月底前,公募基金的工作重點是拉自己的重倉股,做半年排名。
但是最近有2個變化,催化了風格切換
1,下半年新開始,在估值和表現極度分化後,新的卡位,則成為博弈的更重要考慮。
2,最近出現了幾個催化行情的基本面,包括:PMI數據超預期,地產銷售數據超預期,6月出現了量價齊升。
另外,有人以2014年下半年曾經的風格切換為參考,在2015年上半年,風格重新切回了科技成長。所以,他們認為最近風格切換也會只是暫時性的,後續會再度回到科技成長。所以在週五,我們看到早上10點左右,週期股高位回落,創業板再度回升。
但是,今年下半年將要面臨的環境跟2015年上半年是完全不同的。2015年上半年風格轉換回到成長,是完全符合貨幣信用的組合的。
2014年底,財政反週期收縮,財政支出乘數一度下降到負增長,12個月滾動的財政赤字水平,階段性不升反降。2015年的上半年,財政依然沒有任何擴張。相應的基建活動下滑,信貸需求下滑,社融增速下滑,企業盈利下滑。而貨幣端,2015年3月,央行引導回購利率下行。
而此刻面對的情況是完全相反的。
財政快速擴張,基建項目大量投放,信貸需求被拉動,社融上行,企業盈利回升。而貨幣端,為了打擊渾水摸魚,開始收緊。
財政在14年底收縮,而當前快速擴張。
現在我們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現在是否是一個大牛市的,市場還能有多大的漲幅,什麼板塊會表現更好?
我們把市場分為四個大的板塊:醫藥消費,科技成長,金融地產,資源週期。
醫藥和必須消費(麪條水餃瓜子等):
分子端,受益於疫情,今年上半年出現了強盈利增長,後續盈利增速趨於穩定(部分環比會有所回落)。而分母端,利率不會繼續下行,反而已經有所上限,不排除繼續有一定幅度的上行。可以認為行情的驅動已經鈍化甚至開始弱化。
科技成長
科技成長跟必須消費都是分母驅動為主的,區別是:分母端無風險利率只佔一半,對長期增長前景的高預期,是更主要的驅動,但這一點,從相關股票 跟它所 追趕和企圖替代的目標公司 的市值對比來看,個人已經預期已經非常高了,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有限。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7月是科創板解禁的超級小高峯。
看銀行的淨息差和ROE,看地產的量價。地產和銀行的景氣度,並非位於低位,而是自2016年見底,持續上升達到本輪小週期高位後,開始高位盤桓。
只不過,之前市場預期他們會快速和較大幅度下行,而此刻,在1季度小幅下行後,無論利率還是房價和地產銷售,都出現了明顯的反彈。維持了高位盤桓的態勢。
所以,銀行股和地產股的上漲更像是一種預期修復和估值修復,股價的確可能繼續上漲,回到去年底的階段性高位附近。但這並不是新的一輪上升趨勢的開始,也不是空中加油,所以,並不會有特別大的漲幅。
因為當前的景氣回升,較大程度依賴財政和基建刺激。出口,消費和製造業投資依然低迷。這種經濟景氣回升,受不住房價的大幅上升,利率的大幅上升。這兩者一旦出現,很快就會把經濟打回去。
當前的情況,跟06-07年的牛市是不一樣的,當時企業盈利能力位於高位,企業投資意願強,能力也強,製造業投資是更主要的經濟驅動力。即便貨幣信貸收緊,利率上升,經濟的上升趨勢依然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
資源週期
區別於銀行地產,這一類行業中的大部分,位於景氣度的低位。
在疫情的衝擊下,這一類行業的景氣度,一度都接近了冰點。可能已經達到或接近了長週期價格的最低水平。最典型的是石油,即便未來地產有所調整,龍戰於野出現,我們也應該再看不到負值的油價了。
而最近2個月,一方面中國的強刺激帶來的需求超出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市場開始發現,疫情對供應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比如,巴西的鐵礦,智利的銅礦,海外的廢銅,甚至連船運,都因為疫情造成了水手不足,港口作業受限等情況,造成供應受影響。在最近,其它一些國家也開始推出類似的基建刺激計劃,比如美國的1.5萬億美元基建計劃。
所以,很多週期品的景氣已經超出了預期,很多商品的庫存快速下降到了歷史低位。比如,集裝箱運價大漲創新高,銅價達到過去2年最高位,電解鋁盈利水平達到過去兩年最高位,而且,這種上升趨勢,看不到拐頭向下的跡象。很多品種和行業的高景氣度,在下半年大概率維持,不排除再上一個小台階。
而股價呢?大部分週期的價格,在過去幾年大幅下跌,今年一季度又再度大跌後,基本沒漲。比曾經的高點,很多都在打2折左右的水平。
所以,相對於金融和地產,我認為週期資源類的修復空間,應該是更大的。
但是,本輪資源週期類,暫時還不會是類似06-07年的大牛市。因為如果資源類的漲幅過高,會推動利率大幅上升。而上面已經討論國,本輪經濟回升,受不住利率上升太多。
綜上,由於金融地產的權重佔比較大,我認為指數還會有一定幅度的漲幅。但預期不能太高。然後,風格的切換會是更主要的矛盾,買什麼板塊,比倉位更加重要。風格切換會持續,後續資源和週期的表現會相對比較強,金融地產也會實現一定的漲幅,而科技成長,醫藥消費,則會相對走弱。
最後,不少人問,你都翻多了,龍戰於野還會有嗎?我認為還會有的,龍戰於野 是長週期邏輯,從經濟運行的規律來看具有必然性,只是早晚幾個季度而已。階段性的做多,和相信龍戰於野,並不矛盾。這裏就不過多展開了,寫多了估計本文就不能存在了。我之前的文章 三大泡沫的破滅和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我自己覺得充滿了正能量,但也已經被刪文了。
本文作者:李蓓,來源:半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