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銀行最新年報顯示,2019年資本充足率達到13.34%,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達到9.84%。
6月17日,重慶銀保監局做出批覆,原則同意重慶三峽銀行(以下簡稱“三峽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擬發行規模不超過18.60億股,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三峽銀行最新年報顯示,2019年資本充足率達到13.34%,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達到9.84%。
2019年聯合資信披露的三峽銀行評級報告認為,近年來,重慶三峽銀行持續通過股東配股、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方式補充資本,但業務發展對資本消耗較大,核心資本仍面臨一定補充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A股排隊IPO的銀行已經達到18家,但年初至今還未有一家銀行成功過會,與去年8家銀行掀起“上市潮”的情況相比,顯得格外冷清。
時代週報記者欲就擬IPO獲批及銀行業績等問題致電三峽銀行,未獲回覆。
IPO融資進展放緩,同時政府要求擴大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銀行補充資本的壓力不減,對於中小銀行而言,通過永續債等外部募資方式備受青睞。
然而,永續債的投資准入限制、融資成本較高、流動性差等註定不能成為銀行募集資本金的主要渠道。
“政策層面鼓勵中小銀行積極發行永續債來補充資本金,但真正能夠落地的不多,這與中小銀行風險控制和不良率偏高有很大關係。”6月19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從政策的積極性方面來看,未來很可能會逐步放低門檻,讓優質的中小銀行獲得更多融資渠道。
中小銀行集體焦慮
疫情以來,信貸投放加大有力扶持了實體,同時一些中小銀行資本補充需求不斷提升。
記者發現,相較於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可以通過IPO、定增等多種融資渠道補充資本金,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整體偏低。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外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最高,達到了18.43%;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次之,分別達到16.14%和13.44%,而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僅為12.65%和12.81%。
去年,國內中小銀行迎來利好的政策支持,永續債成為補充資本的“及時雨”。
根據中國貨幣網公開披露信息統計,今年1月份至今,共有15家銀行申請發行永續債獲批,其中10家銀行發行落地,募資額達到2549億元。
平安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這四家全國性銀行一共募集金額達到2350億元,其餘的6家中小銀行發行總額佔比不到8%。
在中小銀行申請永續債的隊列中,記者也發現了三峽銀行的身影。
今年4月1日,重慶銀保監會官網批覆,同意三峽銀行發行不超過60億元人民幣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並按照有關規定計入該行其他一級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銀行在發行永續債時的利率遠高於大型銀行,導致中小銀行的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記者對今年已經發行的永續債進行梳理後發現,股份制銀行及大型銀行發行永續債的票面利率通常低於4%,而同期中小銀行發行的永續債利率通常在4.5%以上,甚至超過5.5%。
今年,3月份郵儲銀行成功發行80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3.68%;5月份農業銀行發行85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為3.48%;中國銀行發行40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僅為3.4%。
反觀中小銀行一側,瀘州銀行今年3月發行第一期永續債,募資10億元人民幣,利率達到5.8%;6月成功發行第二期,募資7億元,利率為5.3%;華融湘江銀行在城商行中募資總額較高為54億元,對應票面利率在4.3%。
“今年上半年,AA 到AAA資質的銀行永續債票面利率在3%―4%區間,遠低於信貸投放的收益。” 郵儲銀行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對於大型銀行來説,未來永續債的融資成本會持續走低。考慮到永續債的股權性質、且險資投資渠道尚沒有完全放開,加上中小銀行潛在的信用風險,未來中小銀行永續債將呈現信用分層格局。
業務發展隱憂
在三峽銀行申請上市之際,其業績情況自然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財報顯示,2019年三峽銀行營業收入為44.92億元,同比增長19%;淨利潤為16.05億元,較2018年同期大增25%。
去年成績雖然亮眼,但如果和此前兩年的數據相比,三峽銀行的盈利能力似乎並不穩定,資產質量方面亦有隱憂。
2017―2018年三峽銀行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36.4億元、37.77億元,2017年淨利潤達到16.51億元,而2018年卻大幅下滑了22%,降至12.8億元。2019年,淨利潤雖然再次回升,但依舊低於2017年的水平。
商業銀行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以及投資收益。三峽銀行的營業收入主要由利息淨收入構成,2017―2018年該項收入分別達到34.48億元、36.10億元,佔總營收比重在95%左右,與上市的城商行比起來,收入結構過於單一。
2019年三峽銀行的利息淨收入下滑至35.05億元,同比降低了3%。
對此,三峽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利息淨收入減少的主要因素是因為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後,交易性金融資產利息收入不再計入利息收入項目反映,而計入投資收益列報。
去年,三峽銀行在資產規模方面的增長也未能達到預期。
2019年末,該行資產總額2083.85 億元,較年初增加37億元,增幅僅為1.81%;負債總額為1929.43 億元,較年初增加20.02 億元,增幅1.05%。但在2018年的財務報告中,三峽銀行明確表示了對2019年的業績預期,資產規模增長15%,利潤增長56%。
另外,三峽銀行在資產質量方面也不容樂觀。財報顯示,去年三峽銀行“不良雙升”,且貸款損失準備金同比增長。
2019年期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為11.18億元,較年初增加2.8億元,上漲了33%,2018年度的不良貸款規模增幅也在30%以上。
在貸款損失準備方面,則由2018年的13.72億元上升至18.97億元,漲幅達到38%。
從貸款五級分類情況來看,三峽銀行的潛在風險還未完全釋放。2019年三峽銀行關注類貸款規模漲幅最大,由22.97億元上升至42.46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5%。佔總貸款比例也創三年來新高。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