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涵控股財報:首次未公開張大奕的GMV貢獻佔比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財經

6月3日,“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發佈了2020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如涵控股Q4實現總收入2.28億元,同比下滑4%;淨虧損為2640萬元,同比收窄6%。如涵控股全年淨營收為12.96億元,同比增長19%;淨虧損9250萬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26%,但經調整後的淨虧損額度則收窄81%至1360萬元

在過去的這個財年裏,如涵控股的GMV上升到了40.358億元,同比增長41%;簽約的KOL數量從去年的128位上升到了168位;平台頂級、老牌和新興KOL總數從去年的22位上升到了37位;公司合作品牌累計數量從去年同期的632家上升到了1035家。

頭部KOL撐起GMV的“半壁江山”

作為一家靠“網紅經濟”帶動的公司,如涵控股的主要收入來源都來自於公司簽約的KOL的GMV貢獻。

財報顯示,今年前3個月,如涵控股KOL的GMV共計6.5億元,其頭部KOL依然保持為去年的3人,分別為張大奕、大金和莉貝琳。3人共計為公司創造了3.5億元的GMV,並且其GMV佔比相比較去年同期的47.8%也上升到了53.89%,可以説如涵控股GMV的“半壁江山”都主要來自於這3人。

此外,2020財年公司的腰部KOL也從去年同期的8人上升到了11人,相比較去年同期腰部KOL的13.7%的GMV貢獻佔比,今年腰部KOL的GMV佔比上升到了21.7%;公司新晉KOL從117人上升到了154人,佔總KOL人數的91.6%,但是GMV貢獻卻僅為24.3%。

公司是否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頭部KOL身上,而忽略了腰部和新生代的KOL?是否會擠壓腰部和新生代KOL的生存空間?

《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瞭如涵控股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公司並沒有忽略腰部和新生代的KOL的發展。而且不會存在頭部KOL擠壓腰部和新生代KOL的現象,因為頭部和中腰部網紅的變現模式不同。頭部KOL以自營模式為主,而中腰部則以聯營店鋪、輕店鋪和廣告、直播的變現方式為主,所以其實不衝突。”

首次未公開張大奕GMV佔比

記者梳理如涵控股2017財年-2019財年的財報發現,包括張大奕在內的3位頭部KOL的GMV貢獻佔比是60.7%、65.2%和54%。其中張大奕的GMV佔比逐年提升,2017財年50.8%、2018財年52.4%、2019財年53.5%。

(潘蕾伊/製圖)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中,公司卻並沒有公佈其頭部KOL張大奕的GMV貢獻佔比。

此前的4月18日,如涵控股聯合創始人張大奕曾因私人生活成為熱議焦點,公司股價盤中一度下跌近10%,市值一夜之間蒸發了2200萬美元。有業內人士提出,暴跌的背後是如涵控股過於依賴聯合創始人,如涵控股應該重新審視依賴單一KOL的風險。

事實上,從上市至今,如涵控股就一直需要面對KOL不可複製的問題。對於財報中為何沒披露其核心KOL張大奕的GMV佔比?

如涵控股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的數據我們還沒披露,暫時不清楚,後面有消息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