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眼前需求不足的問題,更要關注背後供給響應機制的鈍化問題。要加快暢通經濟循環、形成新的內生動力,其關鍵在於通過改革的辦法,形成供給和需求之間的正向反饋機制。
“從上半年來看,中國經濟正在從疫情的衝擊中快速恢復,快速恢復最關鍵的因素是我國疫情防控工作效果明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和物流隔離的狀態在改善,經濟循環逐漸恢復常態化。”劉尚希表示,我國及時有效的疫情防控工作降低了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為經濟社會恢復正常秩序注入了巨大的確定性,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此外,疫情發生之後,我國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紓困企業的政策,非常規、大力度的宏觀對沖政策,各部門各地方全力做好“六穩”、落實“六保”,這些政策穩定了信心,防止發生大面積的企業倒閉和失業現象。儘管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我們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實現了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沒。
同時,在有效防控工作下,疫情得到緩解,餐飲、出遊等在疫情中被抑制的需求開啓自然恢復,“就像彈簧一樣,外部壓力卸掉之後就會自然回彈。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劉尚希指出,不過也要看到,彈簧只能彈回到原有的程度,不可能蹦得更高。也就是説,不能簡單認為反彈就會必然成為趨勢。要延續反彈,需要解決後勁不足的問題,打造中國經濟內在動力。這就需要儘快在政策支持的基礎上,注入企業市場自身恢復的動能。
在劉尚希看來,下半年我國經濟面臨的最關鍵問題,就是經濟循環能不能繼續,當前復甦的態勢能不能繼續。“下半年經濟恢復到正增長沒有問題,但是要想讓經濟的彈簧彈得更高,需要注入新的力量,這來自於暢通經濟循環,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
劉尚希表示,新的內生動力根本上來自內循環。而要暢通經濟循環,關鍵在於形成供給和需求之間的正向反饋機制。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下滑,一方面是來自疫情衝擊的短期外部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潛在增長率、全要素生產率的下降這一長期內在因素。
在他看來,目前我國經濟不僅僅是眼前需求不足的問題,更要關注“供給響應機制”鈍化,導致供給和需求之間有待形成有力的正反饋的問題。
“需要警惕疫情衝擊加劇了供給需求之間反饋機制失靈的問題,更要警惕供給與需求之間負反饋導致經濟收縮的風險。”
要打通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循環,建立正反饋機制,就需要深化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劉尚希表示,舉例來説,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不高,民營企業投資代表的就是供給響應的速度,投資意願不強就沒有動力去創新,也無法響應需求的最新變化。需要通過改革的辦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
劉尚希進一步指出,與此相對應的,還包括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改革也要提速推進。例如,伴隨經濟和科技發展,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方面對人才的需求很迫切,但是教育供給和社會需求方面的差距還很大,這導致一方面形成很大人才需求缺口,另一方面又造成就業難、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
總體而言,展望下半年經濟走勢,劉尚希指出,考慮到潛在增長率下降的長期因素和疫情衝擊的短期因素,以及國際因素,指望全年經濟增速回到去年水平是不現實的。
他認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不僅是需求不足問題,而是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問題。要加快深化市場改革、國資國企改革、科技體制和教育體制等改革,推進公共衞生、醫療衞生領域的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政策只能是應急,不能限於當前的政策層面,要將眼光放長遠,使短期政策有利於形成長期制度安排。根本上還要通過改革的辦法,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改善預期更為重要。”劉尚希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