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元在離開中國商品這個交易主體後,崩潰也許就在一夜之間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財經

截止北京時間6月15日上午8點26分,美國累計確診感染新冠病例已逾216萬例,死亡病例117853例(因美國疾控中心修改統計方法,實際死亡病例遠超官方統計),在疫情沒有發生根本性逆轉的情況下,白宮盲目重啓經濟,導致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增大。加上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境騷亂,美國各行各業實際上處於半停擺狀態。

在出現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美國金融市場意外發力,美股逆勢走牛,不但收復了兩月前四次熔斷帶來的跌幅,納斯達克股指更是創出歷史新高,令全世界投資者大跌眼鏡。照理説,在全球經濟停擺、業績遭受重創、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是不會輕易去吹大泡沫,將閒置資金配置在高風險領域的。

這一反常現象出人意料。都説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票市值的高低是由實體經濟的經營狀況決定的。上市公司經營出色,其股票市值必然居高不下。如果企業長期經營不善,其股票有被勒令退市的風險。大環境的好壞,直接反應在股市的市值上。美國在遭受嚴重疫情以及大規模抗議活動的情況下,股市依然表現得如此出色,其依憑的是什麼?

我國是第一個走出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家,經濟的整體表現優於他國。照説這一積極因素能夠反應在股市的市值上,但令人意外的是,上證指數十年滯漲,始終在3000點附近徘徊。而脱實就虛的美國,標普十年漲了5倍。在最近兩個月內,美股的整體表現依然優於我國,不但收復了之前的跌幅,納斯達克甚至一度突破10000點,創出歷史新高。

美股的逆勢增長,不是因為美國經濟的強勁表現推動的,而是美聯儲無上限量化寬鬆的結果。流動性的泛濫,推動了市值的爆炸性增長。使得美國股市淪為資本的博弈工具,失去了客觀反應實體經濟真實表現的能力。美股當前的總市值約佔美國GDP的166%,而我國股市的總市值佔GDP的55%不到。從數據對比來看,我國股市表現健康,能夠客觀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

按照西方的統計學標準,發達經濟體股市市值與其經濟總量持平才是健康的。毫無疑問,美股存在泡沫。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是隨着商品的出現而被創造的,離開了具體商品這個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貨幣就失去了它的功能和作用。金融市場失去了實體經濟的依託,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同理,美國作為實業空心化國家,失去了中國實體經濟的依託,其金融市場也就失去了繁榮的基礎。

這也是為什麼納斯達克指數能夠在逆勢中創造歷史記錄的重要原因。中概股以及依託中國市場的外企的良好業績表現起到了催化作用。美國金融市場的繁榮實際上是寄生在中國經濟的整體表現之上的,那些鼓吹脱鈎的美國政客不知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沒有。美元離開中國商品這個交換主體,美元信譽必然崩潰,與之一起葬送的豈止是美國金融市場。

因此,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這些氾濫的流動性該如何處理,除了配置在金融市場還有其他出路嗎?在美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的情況下,股市成了避免引發通脹的泄洪池,就像我國前幾年的商業地產。美聯儲需要虛構一個繁榮的金融市場,以維持各國央行對美元的信心。否則,看似強大的美元,在離開中國商品這個交易主體後,崩潰也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