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6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發行出現大幅回暖。第三方數據顯示,6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規模2976.47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51.72%。
“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結束後,信託公司開始爭取在新規正式落地前集中推出一批產品,所以出現6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大幅增加的情況。另外,因疫情受到衝擊的國內經濟開始逐漸復甦,企業投融資活動再度活躍,也為信託公司展業創造了較好的條件。”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稱。
不過,在集合信託發行暴增的情形下,募集規模僅小幅增加,並不樂觀。上述第三方數據同時顯示,6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2210.94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6.87%。平均收益率的下滑以及非標資金池違約事件,對產品的募集造成不利影響。
喻智稱,目前來看,6月集合市場的回暖與行業面臨的信任危機和監管收緊的局面相悖,預期這樣的回暖難以持續。
6月18日,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部分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被叫停。為了防止出現新的風險,監管對特定的信託公司進行了窗口指導,停止了融資類信託的開展。
6月20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信託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對壓降信託通道業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並要求信託公司壓降違法違規嚴重、投向不合規的融資類信託業務,明確各家公司壓縮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的具體規模。
另外,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6月份共發生信託產品違約事件33起,涉及信託公司7家,涉及金額高達224.03億元。其中,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產品違約情形較多,涉及金額最大。
展望市場前景,喻智表示,標品類產品將會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非標類產品雖然不會消失,但規模壓降已成定局;標品類產品方面雖然信託公司不佔據優勢,但不做卻會影響融資類業務的開展。因此,下半年應對投向證券市場等標品資產的集合信託產品抱有一定的期待。
而非標資金池類產品是今後一段時間監管清理整頓的重點領域。基於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考慮,防止金融風險向其他金融行業甚至實體行業蔓延,監管機構對資金池業務的監管政策也必然越來越嚴格。
關於房地產類業務,“房住不炒”的宏觀調控政策限制了房地產類融資業務,因此可以預期的是,房地產業務可能將會轉向股權投資、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和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形式的投資類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