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估值邏輯已改變,曾經的流量接口還OK嗎?
雖然2018年小米營收不及格力,但2019年就完成了反超。今年上半年格力在董小姐親自直播帶貨的情況下營收仍然鋭減28.57%,小米則頂住疫情實現7.9%的營收增長。
一、成熟的生態,重構的估值
格力電器(000651)原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本週四發佈公告稱,集團將出資35.45億投資小米集團(1810.HK)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深度對接小米生態鏈企業。格力集團減持格力電器是在去年10月末,這時隔不到1年的一出一進估計會讓董小姐的臉色有些難看,但是相對於格力的下滑,小米上半年淨利潤增長29.3%遠高於營收增幅,增長很快,質量很高。生意,業績不行就是原罪。
摘自《小米集團二季報》
經歷疫情業績還這麼好看,主要是因為小米“低價硬件獲客,網絡服務收割”的商業模式逐漸成熟。上半年小米手機的毛利率約為7.7%,智能硬件略高,有12.32%。手機和智能硬件保持“交個朋友”的價格導入了可觀的流量:截止6月30日,小米智能手機MIUI月活3.44億,智能助理“小愛同學”月活0.78億。
摘自《小米集團二季報》
引流成功,互聯網生意就好做。上半年包括廣告、金融、遊戲和影視會員等內容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3.62%。這部分收入雖然絕對值低,卻有着高達58.7%的毛利率,貢獻了上半年151.54億毛利中的69.32億。可以説,小米硬件相當於互聯網地推,真正掙錢靠的是互聯網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小米中高端旗艦手機表現不錯,帶動手機銷售均價同比上漲了11.8%,手機仍然是小米最重要的流量接口,這塊業務的穩定保證了小米互聯網業務的前景。
2018年上市以來,智能手機業務在小米總營收中的佔比一直在60%左右,市場也按照硬件生產商對其估值。顯而易見,按小米現在的利潤結構再這麼估值就不合適了。所以二季報報出之前小米就經歷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價值重估,今年以來股價已經累計上漲127.27%。小米上市時雷布斯“讓小米成為年輕人第一支翻倍股”的美好願景終於看到了曙光。
二、受困的華為,退坡的研發
2015年,小米首次拿下了國內手機銷量第一的桂冠,但此後就開始一路下滑。根據Canalys數據,2019年小米佔據國內手機市場10.5%的份額,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滑落到8.3%。
實際上,小米手機上半年能穩住陣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華為在海外被封殺。但是,小米互聯網業務主要發生在國內,海外賣的再好也引不來流量。智能手機的國內份額不斷萎縮,智能家居作為另一個“地推”就顯得格外重要。
小米目前算是唯一擁有品牌優勢的智能家居廠商,但各路友商正快馬加鞭地趕來。作為智能家居當仁不讓的核心,智能電視是小米的王牌產品,已經連續5個季度位居國內銷售榜第一。然而,繼今年“618”榮耀智慧屏針對小米發起價格戰之後,OPPO智能電視也已經通過3C認證。OPPO來了,VIVO還會遠嗎?OV都來了,華米OV四位老夥計會不會在智能家居市場重複手機的故事?從生產端來説,與技術快速迭代的智能手機不同,智能家居全都是標準品,頭部玩家可以憑藉體量優勢整合供應鏈,獲取競爭優勢。小米的供應鏈一直飽受詬病,與華為、OV根本不在同一級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根據IDC數據,今年上半年華為已經成為中國可穿戴設備廠商銷量冠軍。要知道2019年小米還在這份榜單上穩穩壓着華為一頭。
當然雷布斯為了小米的生存和發展也是捨得投入的。但是與銷售費用41%的增幅相比,研發費用僅增長19%就不太好看了。
摘自《小米集團二季報》
6月2日,小米宣佈重要人事任命,前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楊柘正式出任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此君履歷遍佈摩托羅拉、三星、華為和TCL等大廠。除TCL外都順利幫助公司完成了品牌升級。這次任命明確揭示了小米的競爭戰略:營銷為主,研發為輔。電視的粘性遠勝手機,1年換1部手機的人3年也未必換1部電視,以強大的營銷鞏固先發優勢,兼顧研發,雷布斯這步棋一如既往地穩。
小米業績的驚喜來自整個生態鏈的完善與豐富。公司也於今年7月舉行了小米生態鏈首屆全球發佈會。而隨着小米不斷向轉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其估值邏輯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為互聯網獲取流量的兩個接口一個不斷萎縮,一個面臨嚴峻挑戰。
9月1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即將召開,新一代鴻蒙、HMS和EMUI11都將亮相。面對來勢洶洶的一眾“友商”,能讓小米稍微鬆一口氣的或許只有來自大洋彼岸不斷升級的封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