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第四屆進博會 | 開放進博 共贏世界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財經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記者徐超 周蕊 宿亮)“明年一定還會再來!”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達能全球執委會成員謝偉博這樣説。這家跨國企業每年的進博會展品都已成為“爆款”。

  斬獲更大訂單、結識更多夥伴、憧憬更美前景……進博會越辦越好,給展商留下更多期待。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連續四年成功舉辦,為各國企業提供着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進一步展示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推動包容普惠、堅持互利共贏的魄力和決心。

大門越開越大

  進博會的魅力,在於中國經濟持續擴大開放的持久活力。

   這是11月9日拍攝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今年正值中國入世二十週年。20年來,中國不斷降低關税總水平,清理法律法規、放寬外資准入。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分別上升到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作為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進博會越辦越好,給世界經濟注入動力。本屆進博會上,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參展商亮相企業展,總展覽面積超過上屆。

  “我們見證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歐萊雅北亞區總裁兼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説。這家進博會“常客”紮根中國24年,今年將位於上海的中國區總部“升級”為北亞區總部。

  與歐萊雅類似,很多跨國企業連續四屆參加進博會。20年前,它們見證了中國入世。如今,它們不僅目睹了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程,也從中國開放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堅定了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

  英國政府對華貿易專員吳僑文説,過去十年,英國對華出口增速遠超對其他國家出口平均增速。中國市場“極其重要”的地位吸引着英國企業積極參加進博會。

  “中國不僅僅是個市場,還在企業全球戰略中發揮着關鍵作用。”西門子醫療全球首席執行官貝恩德·蒙塔格這樣表示。

磁力越來越強

  進博會的魅力,在於中國堅持與全球共享機遇的強大引力。

   11月7日,來自岡比亞的參觀者(中)在進博會服務貿易展區中白工業園展台瞭解參展商品。(新華社記者張玉薇攝)

  海納百川,進博會吸引越來越多國家與企業參加。本屆展會上,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雲集,參展回頭率超過八成;更有來自33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約90家企業參展。在這個開放型合作平台上,各類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分享發展紅利。

  從第一屆的30多平方米,到如今的100多平方米,菲律賓上好佳集團看好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不斷加強在進博會上的投入。“進博會是一個能夠站得高、看得遠的國際化平台。”上好佳集團董事長施恭旗如是説。

  “我們沒有出海口,我們的‘海洋’就是中國。”組織哈薩克斯坦中小企業參展的哈貿易政策發展中心副主任布凱坎諾夫這樣感慨。

  “我希望找到合作伙伴,通過代理在中國做大生意。”巴基斯坦參展商哈比暢談下一屆進博會時顯得信心滿滿。在本屆進博會期間,他不到三天就賣光帶來的鹽燈產品,還接到大量預售訂單。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社會學家塞瓦斯蒂安·舒爾茨表示,進博會是重要的經濟合作平台,為各國企業提供了擁抱中國大市場的絕佳機會。

道路越走越寬

  進博會的魅力,在於中國堅持與各國互利共贏的實踐引領。

   11月5日在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西門子能源展台拍攝的移動式變電站模型。(新華社記者張玉薇攝)

  塞爾維亞駐上海副總領事薩沙·耶裏米奇告訴記者,在進博會設置展台,不僅為了展示商品,更重要的是增進與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們想把最好的產品與中國消費者分享”。

  作為開放合作的國際公共產品,進博會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台綜合效應不斷顯現。

  節能節水、可循環利用、數字智能……新科技、新產品、新服務勾勒出未來生活景象,為美好生活提供嶄新願景。本屆進博會專門設立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相關展示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隨着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形成創新集聚效應,引領全球步伐。

  進博會不止於展品,更匯聚全球智慧。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連續四年舉辦,為各國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未散、世界經濟復甦前路坎坷之時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出謀劃策。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奧·朱斯托認為,進博會及配套論壇關注企業創新發展,聚焦全球經濟治理,是各方加強世界經濟合作、促進合作共贏的重要平台。

  中國積極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步伐沒有停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中歐班列運量持續增長;區域一體化合作不斷取得積極進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於明年初生效……中國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持續迎來世界迴響。

  展望未來,中國將堅持與各國分享機遇、互利共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參與記者:朱晟、孫曉玲、黃安琪、劉鍇、閆潔、張繼業、尹南、張笑然;編輯:杜靜、劉軼芳、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