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放棄高薪職位選擇回家當“魚販子”的留學生,現在怎樣
我們常説“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夠努力、能吃苦,那麼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遠比盲目地隨大流更有發展前景。只是有時候自己做出的選擇並不一定能立刻得到家人的理解,其中需要一定的緩衝過程,用時間和成績來證明自己。
對於張磊而言便是如此,11年前他留學回國,與父親期望的職業選擇不同,他選擇當了一名“魚販子”,繼承父親的衣缽,這一決定讓他父親當時很生氣,其中也有一段故事,後續會説到。那麼他現在又怎麼樣了呢?是否通過自己的行動向父親證明自己了呢?
一、家族的第一位大學生1983年,張磊出生於舟山一個小漁村,家族世代都以捕魚為生。張磊小時候學習成績並不好,喜歡玩,對於學習並不怎麼感興趣。他的這一表現讓父母操碎了心,後來他的父親靈機一動,找了一個風浪大的日子,帶上他一同出海,讓他體驗下捕魚生活。
那次經歷,讓張磊在海上吐了七天七夜,從那以後他終於明白漁民的不容易,也發誓以後再也不想打漁了,一定要努力學習。
這次經歷很有效,回家後張磊比平時用功了很多,不僅上課能認真聽講了,下來空餘時間也願意主動學習。當學習習慣逐漸變好之後,張磊的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提升。最後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張磊考上了重點大學東北大學。而他也順利成為當時家族裏的第一名大學生。
二、11年前留學回國放棄高薪職位當“魚販子“惹父親生氣從東北大學畢業後,張磊並沒有停止求學的腳步,而是前往日本留學深造。也正是這一次留學經歷讓他對日本漁民的生活以及日本漁業的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從那時起,他才知道原來漁民也可以喝着咖啡幹農活,原來捕魚還可以通過這種模式運行。
日本的留學經歷不僅讓他增加了學識,更多的是拓寬了他對捕魚的理解和認知。於是2009年回國後,他的很多同學選擇加入到大公司比如華為發展,而他原本也能進入中國移動工作,但是面對這樣的職業發展道路選擇,他並沒有聽從父輩的建議,而是選擇了繼承父輩的衣缽當一名”魚販子“,想從事海鮮生意。
他的這一決定徹底讓父親怒了,按照父親的想法, 你如果當“魚販子”,那你這麼多年的書不久白讀了嗎?當然父親生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想讓他再繼續從事捕魚這條路,而是選擇從事其他行業。其中還有一段難忘的故事。
1959年4月11日,這是著名的呂四洋海難發生的日子,那天海上狂風大作,風力超過10級,上千艘漁船,數千名漁民正在海上捕撈大黃魚,當時的漁船遠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先進,抗風能力較差,於是最終導致死亡漁民1479人,沉沒漁船278條,損壞漁船2000條,而張磊的爺爺就在其中,從那次出海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這次經歷對張磊的奶奶以及父親打擊很大。奶奶從爺爺出事之後,60多年再也沒吃過1次海鮮。而父親也因為這件事難以忘懷,便希望自己的後代別再從事捕魚相關工作,換個行業,他只想讓後代平平安安就好。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他選擇繼承父親衣缽時,父親會如此生氣的主要原因。
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和成績去打動父親,讓父親改變對自己的看法,消除彼此間的矛盾。
三、現在怎樣從張磊回國發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1年,而他也確實幹出了一些名堂。
當他決定繼承父親衣缽的時候,他便註冊了自己的公司,同時推出了“甲板到餐桌的理念”,隨後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的嘗試,不斷提升自己品牌知名度,也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他們家的優質海鮮產品。
於是在他的努力和創新下,他家的海鮮出乎意料地銷往全國,這一點讓他父親都感到震驚。也正是因為他所做出的成績,徹底改變了父親對他的看法,父子間的關係也開始逐漸緩和。
而且更讓人佩服的是,他不僅自己實現了財務自由,而且還幫助自己手下的30多個漁民提升了收入。目前這些漁民年收入都已經超過了20萬元。
四、結語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其實從事什麼職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清楚自己未來究竟想幹什麼,自己更適合做什麼。方向遠比努力重要,如果方向都不清楚,那麼你的努力幾乎等於白費。而只要方向對了,那麼你每一天的努力都會讓你距離成功更進一步。
當我們做人生選擇時,有時候難免會和父輩的認知起衝突,這時候如果能通過耐心解釋獲得父輩理解最好,實在不行,那麼也不用違背自己內心去選擇一份自己不喜歡的職業,畢竟職業會伴隨你一輩子,隨着時代的發展,父輩的建議並不一定真的適合你,要有自己的主見。
此外,成功離不開努力和創新,所以一定要認準目標加油幹,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然最後難有成就。
如果你是張磊,你當時會聽從父母的建議嗎?歡迎評論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