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誰是下一個朱少醒?15年20倍的業績可否複製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財經

  投資是一項“做多未來”的事業,要成為行業翹楚,勤奮與天賦均不可或缺。所有投資者心之所向的Tenbagger(十倍股),在基金行業也屈指可數,只有歷經多輪牛熊更替的洗禮才能成就“十年十倍基”的長跑冠軍。這些產品的“靈魂舵手”——基金經理們,也面臨規模增長的拷問,超額收益可能會被攤薄。頂流基金經理固然有着強大的吸金能力,而那些管理規模適中、且已體現出優異管理能力的中生代、新生代基金經理,同樣值得廣大投資者關注。券商中國特此推出《基金新勢力》欄目,旨在挖掘具備充分成長潛力的、下一個Tenbagger基金經理,希望投資者在挑選基金時擁有更多的選擇,最終收穫“時間的玫瑰”。

  基金新勢力-第01期

  一線基金經理額度告急。

  截至去年末,管理資產超百億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已經達到306位,管理300億規模以上的基金經理達到40位。規模是業績的大敵,眾多基金暫停了申購或大額申購,一線基金經理大多已暫停營業。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買什麼基金?有哪些優秀基金經理規模尚在適宜管理的範圍之內,尚未被市場完全發掘?券商中國聯合貓頭鷹研究院,一起去尋找與發現圈內業績優秀、平台土壤良好,具有較好成長性的中生代基金經理,為大家逐一推薦與解讀。

  朱少醒是怎樣“誕生”的?

  首次推薦我們以業內“終生成就獎”得主朱少醒博士作為範本。

  朱博士兢兢業業奮戰在公募基金一線超15年,管理富國天惠年化收益率超20%。他的投資馬拉松長跑,耐力、熱愛與專業都令人尊敬。我們認為,朱少醒的“誕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熱愛。朱少醒是唯一一位連續管理同一只基金超15年的基金經理。他沒有“奔私”,很少接受採訪,也沒有發行任何新產品。他的關注點一直在投資本身,而不是財富、名氣、規模或其他。這在浮躁的投資圈難能可貴。

  堅持做一件事情5年,或許可以理解為堅韌或者敬業;堅持做一件事情15年,那一定是因為熱愛。關於熱愛,朱少醒在訪談中是這樣描述的:

  熱愛是享受過程,而不是過分在意結果。“小孩畫畫通常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有的小孩邊畫邊撕,畫完就撕;還有的小孩畫好了,選擇一些好的保存在那邊。可能到最後,所有的畫裏,畫的更好的是前者。投資和這個有點類似,我享受它的過程,喜歡它的體驗,喜歡去學習。只要你足夠熱愛,別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只是享受成功帶來的榮耀,跟熱愛不一樣。熱愛就是你甚至沒有看到曙光,老是碰壁,各種懷疑的時候,你覺得我就是喜歡,還能堅持,這才算。”

  “做投資可能跟做人的方式有關,無論是我們公司的業務、還是投資,我都希望看得長遠。我比較喜歡能夠非常純粹專注把事情做到極致。”

  第二是土壤。富國基金是一家重視研究、具有較好研究傳承的基金公司,也被譽為公募基金的“黃埔軍校”。一手打造中歐基金的董事長竇玉明在2008-2013年曾任富國基金總經理;將匯添富基金帶上巔峯的張暉總經理,也曾在富國基金擔任研究主管和基金經理。而現任總經理陳戈,更是將富國基金規模從二線提升至一線,這離不開長期以來對研究這一立身之本的堅守。他本人是貴州茅台的早期發掘者,2005年管理的富國天益基金為當年股基冠軍……

  富國基金公司從投研條線提拔的高管包括陳戈、朱少醒、李笑微、饒剛、李曉銘等,向優秀投研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晉升機制。源源不斷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優秀基金經理:於江勇、李曉銘、魏偉、楊棟、李元博、王園園……

  朱少醒的投資策略與風格特徵

  朱少醒的投資策略以自下而上選股為主,直到現在,他還在季報中用“翻石頭”來比喻這種選股法。關於選股標準,我們翻閲了他最新一期季報,令人驚奇的是,裏面所述與10年前他在央視採訪上表達的選股標準如出一轍,絲毫未變:即要尋找具有良好“企業基因”,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管理層優秀的企業。可見其投資框架的穩定性。

  朱少醒對於個股有其獨立的判斷。他並不追風抱團,但也不刻意迴避。他在季報中寫到“優質個股和大家耳熟能詳的明星股不應該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因此他的重倉股組合呈現出“一半在圈內,一半在圈外”的特徵。其中圈內個股也出現了不少“被抱團”的痕跡,如貴州茅台是他自2005年上任起即持有。

  是什麼決定了朱少醒的投資策略與風格?

  首先,他在富國接受了體系化的行業研究訓練,做研究總監期間所接觸的全行業廣泛的研究員。這讓他堅持自下而上,精選成長股的投資方式,歷史上也曾經集中持股。在老一輩基金經理中,朱少醒是少有的在早期就確立鮮明的成長風格,且對估值有一定容忍力的基金經理。

  第二,他早年為金融工程的學術背景,較早接受了組合管理的培訓,這使得他近年來重視組合管理,控制組合風險,且持股趨於分散。

  誰是下一個朱少醒

  我們使用貓頭鷹自己研究開發的捕基能手,量化生成了與朱少醒相似的10位基金經理,經過定性分析比較,在此重點介紹3位。

  在基金經理生命週期中,我們更多地關注成長期的基金經理。成長期的基金經理通常需要把其過往的研究經驗投入到投資實戰過程中,研究新的行業拓展能力圈,直到投資框架趨於穩定,逐漸具備多個行業和風格的投資經驗與投資能力。

基金管理人生命週期;圖片來源於網絡

  基金經理個人稟賦、公司平台、以及個人投資風格將較大程度上決定基金經理的成長性。根據以上角度,我們選出了以下幾位成長性良好的基金經理。

  1、劉博:富國週期優勢

  劉博是富國基金一位成長期基金經理,現任富國週期優勢基金的基金經理。曾任東證資管的行業研究員、富國基金行業研究員。劉博認為,基金經理認識的核心就是去判斷什麼樣的生意是好生意,閲讀商業模式是投資的核心能力。

  劉博在基金季報中表示,堅持“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做好生意的好公司”這一投資理念,不參與虛無炒作,不踩進價值陷阱。他認為的“好生意”需要滿足三個要求:

  (1)需求好,潛在空間廣、增速高、潛在集中度提升可能性大、市場有延展性;

  (2)產業結構優,進入壁壘高、退出壁壘低、對上下游議價能力強、替代品競爭弱;

  (3)可複製性強,商業模式能夠從1到n持續複製下去。重資產的可複製性相對比較低;輕資產的可複製性相對不太受資金的限制,長期現金流會很好;而本身為通脹型產品商業模式也會加強。

  一般而言,“好生意”具有超額利潤持續、資產負債表穩健、現金流充裕、資本開支少等財務特徵。從量化打分和排序結果來看,目前互聯網、辦公軟件、物業管理、高端白酒等都屬於好生意公司。

  自2018年管理富國週期優勢以來,劉博的任職期回報為184.30%,年化回報46.71%,同類排名8/637。最大回撤僅12.65%。行業相對均衡,適度抱團。

  除了與朱博士一樣,秉持堅持自下而上基本面選股,適度逆向的投資理念外,劉博在氣質上也神似朱博士(顏值都很高),有圖為證。一個是淡薄佛系的“陶淵明”,一個是沉迷書海的“鏟屎官”。他們專業踏實又真誠低調的形象,贏得了基民的信任和喜愛。

  2、孫偉:東方紅睿滿滬港深

  孫偉自2017年管理東方紅睿滿滬港深以來,任職期回報為207.03%,年化回報30.34%,同類排名18/1244。他主要採取自下而上選股的策略,具有一定的逆向思維。孫偉為消費行業研究員出身,在東方紅資管期間,結合了東方紅擅長的製造業投資,形成了消費+製造的投資能力圈。

  在孫偉的部分訪談中,我們看到了他身上類似朱少醒的熱愛、專業與堅守。相比於大部分基金希望“擴展能力圈”,孫偉表示並不需要,而是希望能夠“縮小能力圈,把深度做得更深”,因為“一個投資人的生涯,挖掘十幾個到二十個股票就足夠了”,“用價值投資的眼光來做長期投資,並不真正需要那麼多股票。”這一點正與朱博士不謀而合。朱少醒重倉茅台9年,他表示:“長遠來看,掙大錢的投資不需要很多股票;投資除了選好股票外,很重要的是要在這個正確的選擇上賺足夠多的錢。”

  相比於朱博士用“畫完就撕”的方式比喻投資的享受當下,孫偉這樣表達對投資的喜愛:“對於基金經理這個職業,最大護城河來自耐得住寂寞,投資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誰更願意長期。”“巴菲特説,人們總是不喜歡慢慢變富。事實上,如果一個人能接受慢慢變富,其實是一種捷徑。”“做投資是讓我開心的事情,是一個不斷了解世界和新鮮事物的過程,非常有意思。”

  良好的投資土壤:孫偉所在的東方紅資管是一家擁有強烈價值主張和投資文化輸出的資產管理公司。過去在其靈魂人物陳光明的帶領下,踐行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絕對收益的投資理念,在整個資管行業享有盛譽和影響力。旗下多位基金經理秉持同樣的價值投資理念,與優秀乃至偉大的企業為伍,分享這些企業的長期成長,隔絕市場短期波動噪音,取得了優秀的業績。

  根據海通證券統計,截至2020年底,東方紅資管旗下權益基金近5年平均上漲125.26%,年化收益率17.63%,在97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6;固定收益類基金近5年平均上漲27.60%,年化收益率4.99%,在76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6。也是唯一一家近5年權益和固收業績均列行業前6的基金管理人。

  關於東方紅對價值投資的堅守,孫偉是這樣描述的。“通過深入研究、長期追蹤來挖掘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是我們團隊的核心思路,舉個例子,假如我們買了一個天天漲停的股票,這種在公司內部是沒有任何榮譽感的。”

  此外更難得的是,東方紅資管還是一家重視投研傳承的公司。據公開報道,“東方紅的權益團隊一直有着‘傳幫帶’的優良傳統,資深投資人員會手把手地帶教年輕的研究員。其實許多基金經理自身也有繁重的研究任務,需要不斷拓展能力圈。即便如此,他們仍然會承擔研究新人的培訓工作。東方紅的價值觀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團隊的凝聚力也因此形成。”

  成長於優良的投資文化土壤,堅持研究判斷的獨立性,對投資充滿興趣與熱愛,對長期充滿耐心和信心。相信孫偉可以繼續前行,走出等待他“慢慢變富”的十五年。

  3、沈楠:交銀主題優選

  沈楠自2015年5月管理交銀主題優選以來,任職期回報為156.38%,年化回報17.26%,同類排名28/339。他是宏觀策略研究出身,採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管理基金,比較看重風險收益比平衡。與朱少醒類似,沈楠在個股上相對分散,從組合管理的視角能夠較好地分散風險。

  沈楠是較少的擅長自上而下尋找投資機會的基金經理。他表示,“找到每年資本市場的核心矛盾,就能帶來比較好的超額收益。只要抓住幾個每一年收益率前十的行業,就能幫助產品獲得一部分超額收益。”宏觀策略的基因讓沈楠對各行業的投資沒有偏見。

  和朱少醒一樣,沈楠非常重視長期、深度的研究。他説:“持續時間投入研究是基金經理的本職工作。堅持很難,但是持續時間的投入,才能從量變實現質變。拉長時間看,就能在認知上超越別人很多。”同時他也非常肯定平台的價值。“交銀施羅德有着很豐富的研究資源,這讓我們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去進行學習,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研究效率。其實深入研究沒有什麼竅門,就是持續時間的投入和積累。投資並不需要那麼多‘套路’,我們把簡單的事情做好,重複做,就能取得比較好的長期結果。”

  沈楠所在的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近年來權益投資能力持續提升。根據海通證券統計,旗下權益產品整體上漲了103.33%,年化收益率26.69%,在110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4。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基金經理如王崇、楊浩、郭斐、何帥等。

  公募基金行業飛速發展,一代又一代基金經理像海浪一樣,風起雲湧,又復歸於平靜。他們的貪婪與恐懼,辛勤與汗水浸潤着這一片土地。而長期以來堅定踐行專業化的研究與投資之路,真誠服務普通大眾的基金經理,是退潮後的貝殼,永遠留在了沙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