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一刻商業,作者 | 慶山,編輯 | 周燁
2021年,商業世界依然波雲詭譎。在很多公司趕赴上市的途中,總有一些公司悄然隱退或遊離在退市邊緣。
回顧2021年整年,受A股退市新規、美股監管收緊等因素影響,上市公司退市節奏也明顯加快。
2021年,退市企業數創下新高。Wind數據顯示,按照摘牌日期計,2020年A股市場全年強制退市公司數量達16家。另據《證券日報》整理,截止10月26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已有26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17家強制退市,8家重組退市,1家主動退市。
經濟學者付立春曾發文提到,2021年應該是一個退市大年,或者是退市新週期的元年。在退市制度改革的框架之下,退市制度的執行會更加嚴格,退市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另一邊,2021年,中概股退市或回港上市浪潮延續。
今年年初,紐約證券交易所表示將啓動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美股ADR退市程序。除此之外,新浪、萬達體育、如涵控股等企業已經退市,金嗓子、寺庫、新浪、瑞思教育等企業則走向退市邊緣。
拋棄政策環境影響,上市企業的退市原因各有不同。
不少老牌企業面臨營業能力下降和新巨頭入局的壓力。比如國民非處方藥企業金嗓子,在王牌產品營銷能力下降,拓展新業務屢次失敗的困境中,於10月底宣佈企業私有化。服裝品牌拉夏貝爾業績下滑,不斷收縮業務,在今年已收到三次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的警告。
有的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壞賬累積而退市,有的卻是行業普遍困局所驅,比如垂直電商迎來一波洗牌與退潮、影視行業的寒冬延續,導致許多上市公司遭遇困境。
大部分上市企業選擇退市,都是無奈之舉,另一方面,退市也可能是謀求未來發展空間的機會。企業在退市後是否能重振旗鼓,也考驗公司的整體運營和發展策略。
01 曾經的明星股,如今慘淡收場在2021年股市的璀璨繁星中隕落的企業中,有不少曾是開疆拓土、風靡一時的明星股,它們從受資本青睞到如今狼狽退出,究竟經歷了什麼?
國民品牌金嗓子在不久前正式發佈私有化公告,並且宣佈要在港交所退市。金嗓子曾以一副有效的潤喉配方,切入中國非處方藥市場,一路高歌至上市,卻在上市後逐漸陷入僵局。
上市六年以來,支撐金嗓子主要營收的仍是金嗓子喉寶和金嗓子喉片,根據2021年半年報顯示,金嗓子喉片的營收佔比高達89%。金嗓子並非沒有推出新產品,但這些產品始終反響平平。
圖/廣西金嗓子集團微信公眾號
除了自身發展緩慢,金嗓子也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
眾多醫藥OTC(非處方藥)行業湧入賽道,揚子江藥業的藍芩口服液、桂林三金的桂林西瓜霜和西瓜霜潤喉片等都在佈局有利可圖的潤喉糖賽道。
根據米內網對2021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的研究,雖然金嗓子銷售額仍排行前三,但是不可否認,潤喉糖的市場正逐漸被瓜分。
2021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競爭格局,圖/米內網
金嗓子等傳統企業面臨新競爭格局,不少互聯網企業也掙扎於新的發展週期。比如,成立14年的搜索巨頭搜狗在今年9月24日發佈公告,宣佈將按照之前簽署的《股權購買和出資協議》,併入騰訊公司成為其間接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並且退出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過去數年,互聯網紅利見頂、主業發展受限以及新業務開拓失利等因素影響,中國很多二線互聯網公司陷入困境。
2003年,搜索引擎“搜狗”正式上線,並在2006年推出搜狗輸入法後形成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三個產品的“三級火箭”模式。搜狗在搜索賽道上一路狂飆猛進,一度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二,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與“老大哥”百度搜索一較高下的明星企業。
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的流量正在被瓜分。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截止2020上半年,網友通過社交平台和電商平台獲取信息的佔比已經分別達到了49%和35.3%。
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平台強勢佈局廣告市場,加之受疫情影響,資本對搜索引擎廣告的投入熱情也有所下降,主要營收靠搜索廣告的搜狗雪上加霜。
近些年,搜狗的發展重心已轉向AI和智能硬件,但廣告仍佔據絕大部分營收。可以看出,搜狗希望從搜索主業轉型,但新業務發展並不成功,加上廣告收入受衝擊,搜狗股價一路下跌,私有化之前搜狗已經陷入多重困境之中。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傳統租車品牌神州租車上,其在今年7月8日正式完成私有化。
憑藉早期瘋狂砸錢擴張、搶佔市場份額的模式,神州租車曾奠定了其在國內租車市場的頭部地位。但如今,傳統租車黃金時代不再,消費者的汽車租賃需求降低,網約車玩家又強勢入侵租車領域,同時諸如飛豬、攜程等第三方平台也在湧入,租車領域行業競爭加劇。
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神州租車以往燒錢搶佔市場的套路不再適用,陷入持續虧損,加上瑞幸造假後陸正耀“神州系”崩塌的影響,神州租車融資困難,無法在汽車租賃行業保持競爭力,最終走向退市。
金嗓子、搜狗、神州租車等,都是成立多年的老牌明星企業,
他們的黯然退市,也透露出老牌企業在新市場環境下普遍面臨發展困境。他們隨時都可能面臨新的競爭者進入腹地,而原本的王牌產品難以撐起新階段競爭的問題。
對他們而言,良好的營收結構佈局至關重要,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也要努力去適應新的競爭環境,保持創新與探索,才能一直保持企業的活力。
02 行業洗牌,企業無奈退市2021年,不少行業遭遇寒冬,或許從陸續退市的公司裏能窺見一二。
近日,奢侈品垂直電商第一股寺庫陷入用户信任危機,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關寺庫平台不發貨、不退貨也不退款的聲討此起彼伏。根據多家媒體報道,許多供應商表示未收到寺庫貨款,被拖欠的貨款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
種種跡象表明,寺庫如今並不好過。2017年在美國上市的寺庫,因為自去年三季度後一直未披露財報,而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
另一邊,會員電商平台雲集也在近期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此前,雲集的美股收盤價持續低於1美元,而收到退市警示函後,雲集股價徘徊在1美元左右,很可能最終難以重獲合規,最終告別美股市場。
同為垂直電商,寺庫和雲集面臨相似的發展問題。
一直以來,電商市場巨大,垂直電商卻難做,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聚美優品、噹噹網,如今寺庫和雲集也在迅速崛起後日漸式微。
想要在電商市場活下去,
垂直電商們需要在商業模式上作出更多創新,但顯而易見的是,寺庫、雲集的模式都有明顯的“硬傷”。
雲集的定位是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平台,其採用的分銷模式,有私域流量的優勢,也容易陷入傳銷爭議,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寺庫所在的奢侈品市場還大有可為,中國奢侈品市場還處於上升期,但對於奢侈品電商平台來説,始終面臨商品真假難辨、消費者的信任問題,行業痛點難以解決。與此同時,由於大多數利潤屬於品牌方,留給寺庫等中間商的利潤空間較小,企業盈利能力待考。雖然也面臨許多外敵,但寺庫發展的根本困境在於它未能解決行業的痛點問題。
在發展遇阻的情況下,垂直電商四處尋路。為了在逆境中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寺庫和雲集都不約而同地選擇當下流行的直播帶貨,但最終都未激起多大水花。
垂直電商行業總是火熱,但多數企業都落得或轉型、或賣身、或死掉的結局。寺庫和雲集都瀕臨退市,要想活下去,還需要做出更多改變和創新。
除了垂直電商領域,影視行業也在2021年爆發了“退市潮”,不同的是,這場退市潮更多的是受疫情和政策監管的影響。
自2018年以來,影視行業遭遇資本退潮、監管趨緊、税款追繳等,大量企業進入寒冬。
2021年,不少影視演員仍然因税務問題被調查,又因疫情持續影響,上游內容製作無法開工,下游院線關門歇業,不少影視公司也陷入持續虧損狀態。
“借殼第一股”長城影視在今年3月敗走A股。其在2014年借殼上市後,以併購的形式一路擴張企業版圖,今年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退市。
3月12日,長城影視正式退市,同期,明星影視公司鹿港文化發佈2020年業績公告,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虧損,根據規定,鹿港文化股票也將面臨退市風險。
根據企業披露的財報信息顯示,萬達電影、北京文化等企業,在過去兩年都處於持續虧損的財務狀態,華誼兄弟則是在過去三年淨利潤都為負數。
行業寒冬還未完全度過,處在ST邊緣的影業公司們依然不能心存僥倖,2021年即將過去,但它們依然徘徊在退市的風險中。
03 2021年,哪些企業主動退市?有的公司被勒令退市,也有公司選擇主動退市,調整業務結構,以圖東山再起。
畢竟,退市可能只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部分,首先要留得青山在。比如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又因連續多年虧損,最終選擇退市,之後泡泡瑪特重回港股市場,對應估值也比之前翻了45倍。
那些主動退市的企業,很有可能在未來再次上市,或選擇不同的資本市場IPO,過去兩年,最常見的情況便是,美股上市企業退市後重返A股或港股。
企業在選擇主動退市,最大的優勢便是可以及時止損,減重上市期間經營公司需要承擔的成本。
此前中芯國際選擇主動退市的一大因素,便是其因遭遇美國的技術供應限制,導致要承擔重大的行政負擔和成本,這對於其業務發展是一大拖累,退市之後,中芯國際可將這部分成本投入到研發中。
還有部分企業選擇主動退市的原因,則是因為被低估的市值。
同時,退市之後,擺脱了市場股價的影響,更有利於公司施展拳腳。企業無需在意短期的盈利,可以對自身業務做長期調整,或者重新投入新的業務。
金嗓子便是意識到王牌產品盈利下降、新業務轉型困難的虧損困境後選擇主動退市。金嗓子曾提到,本次退市計劃對股東而言是穩妥變現投資的良機。同時,重振公司仍需要大量的資金。私有化後的金嗓子勢必得到更多的喘息時間,去專心探索轉型新業務道路。
上市近21年的新浪也在今年年初選擇主動退市。由於新浪的營收嚴重依賴新浪微博,而近些年新浪微博遭遇增長瓶頸,資本市場不再那麼看好新浪。與此同時,新浪多次發展新業務,都以失敗收場。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在全員信中表示,本次的私有化,新浪集團可以更加靈活地佈局公司新業務。
不過,主動退市對企業而言,也是無奈的選擇。上市公司選擇私有化導致最直接的結果是投資者的利益受損,投資者將無法再通過公司獲得利益。
從公司角度出發,私有化減少了公司籌集資金的渠道,許多企業喪失了這一融資渠道後,也很難在退市後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主動退市有利有弊,還需要企業結合發展處境做出理性選擇,最終能否重振旗鼓,也是一個未知數。
那些被強制退市或瀕臨退市的企業,將走向何處,也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