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緩解“手機業務焦慮” 華為進軍醫療器械領域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財經

華為要進軍醫療器械市場了。10月12日,記者從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獲悉,據10月8日發佈的《廣東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批准產品名單(截至2021-10-8)》(以下簡稱:產品名單)顯示,華為腕部單導心電採集器正式批准生產,註冊證號為:粵械注準20202071705,受託人為歌爾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濰坊京為高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歌爾股份回應稱,雙方簽有保密協議,具體內容無法披露。截至10月12日A股收盤,歌爾股份跌6.80%,報39.90元/股。

行業專家對記者表示,為了彌補手機業務的損失,華為在許多方面都積極佈局,包括智能汽車、雲計算、醫療器械等,進一步加強其在智能硬件生態方面的競爭力。有市場人士認為,華為多方佈局,實質是緩解其手機業務的焦慮。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靜

科技企業紛紛瞄準醫療器械智能可穿戴設備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並未披露華為的腕部單導心電採集器搭載在何種設備上。不過,業內認為,大概率是智能手錶。

在上述產品名單中,亦出現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名字,為受託人,產品名稱是腕部單導聯心電採集器,註冊人是深圳市中科明望通信軟件有限公司。

另外,記者注意到,除腕部單導心電採集器外,據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8月23日消息,華為還有三款醫療器械進入優先審批程序。分別是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MLY-B10、MLY-B11)、心電分析系統(ECG-1)、心率失常分析系統(PPG-1)。

天眼查APP顯示,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公開多條醫療相關專利,如2016年申請的“一種心率檢測方法及裝置”“心率檢測方法和系統”等,相關專利目前均已授權。同時華為公司“心電”相關專利也有多條,如可降低心電圖檢測裝置的設計與製造難度的“一種心電圖檢測裝置”專利、可提高心電檢測的精確度的“心電檢測裝置、電路及方法”專利等。

天眼查顯示,目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國際分類為“醫療器械”的商標註冊申請已超100個,其中44個已完成註冊。

競爭對手之一的蘋果,同樣在發力。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6月25日發佈的醫療器械批准證明文件(進口)待領取信息,其中包括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的移動心電圖房顫提示軟件,註冊證編號為“國械注進 20212210223”。華泰證券指出,近年,除了第一代的心率監測外,蘋果逐漸在手錶中加入心電圖、血氧等關鍵生理數據。這項審批有助於“心電圖”功能在中國市場獲批,並有利於蘋果手錶銷量提升。

近年以來,智能可穿戴設備具備健康監測功能是一大潮流。為了追求專業度以及精確度,科技廠商開始發力醫療器械類的智能產品。

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已跌出前五

據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7810萬台,出貨量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分別為vivo、OPPO、小米、蘋果以及榮耀。

回顧2020年第二季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據IDC數據顯示,出貨量前五位的廠商分別是華為、vivo、OPPO、小米、蘋果。市場份額分別為45.2%、17.1%、16%、10.4%、8.3%。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二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在全球市場居第一位,市場份額達到20.2%。三星位居第二。

行業專家丁少將表示,華為手機業務受到的打壓太大,要通過其他硬件業務去彌補前者的損失,需要一定的過程。整體的生態佈局能進一步提升華為的競爭力。但不能對某一個品類佈局就希望很快收到效果,要給企業時間。

眾所周知,除了智能穿戴終端,華為密集佈局多個領域,對此,他認為,作為一家營收與體量如此龐大的企業,華為不可能去一些小的賽道,必然要選擇汽車、醫療等大型賽道,“在智能化變革下,即便是沒有手機業務受挫,醫療等的佈局依然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