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內首隻發行折戟基金現身!中信建投均衡成長混合募集3月後宣告失敗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財經

進入2023年首月,基金髮行市場在前一年度遭遇的“寒流”似乎仍未消散。1月14日,中信建投基金髮布旗下中信建投均衡成長混合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年內首隻募集失敗的基金至此現身。整體來看,近年屢有部分中小型公募存在新基金髮行折戟,存續產品規模迷你以致清盤的情況。對此,有業內人士直言,新產品募集失敗的原因有市場低迷、基金經理沒有過往業績或者業績不佳等多重因素,另外,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聲譽和口碑還在積累期,渠道也相對有限,因此,發行折戟以及產品迷你清盤或成為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必經之路。

資管老將公募首秀遇阻

1月尚未過半,已有新基金宣佈募集失敗。1月14日,中信建投基金髮布關於中信建投均衡成長混合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表示,該基金於2022年4月14日獲得中國證監會准予註冊的批覆,截至2023年1月12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合同約定的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據悉,該基金於2022年10月13日至2023年1月12日期間發售,募集上限為80億元;擬任基金經理為張青,有着20年資管從業經驗,曾先後在國泰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機構擔任研究員、投資經理、專户權益投資負責人等崗位,此次也是張青的公募“首秀”。另外,該產品的基金合同約定,自基金份額髮售之日起3個月內,在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於2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於2億元且基金認購人數不少於200人的條件下,驗資通過後可以辦理基金備案手續。

針對上述產品募集失敗的具體原因,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中信建投基金。相關人員回應表示,雖然公司在基金髮行期已然投入很多努力,但基於市場“寒流”、銷售檔期“黑天鵝”和資管老將“公募首秀”等多重因素疊加,公司不得不面對該基金募集失敗的現實。

相關人員進一步補充道,中小型基金公司本就缺乏渠道優勢,在銷售檔期選擇方面相對被動。雖然上述基金於2022年10月中旬開始募集,但由於重點銷售渠道的產品發行密集,該產品的銷售檔期則排在了2022年12月中下旬。然而,在2022年年底,受疫情影響,渠道銷售嚴重受挫,本應正常推動的銷售工作因此遭遇了不可預知的“黑天鵝”事件,無疑給該基金的發行工作增加了更多困難。此外,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張青雖是市場“老將”,但該基金也是其從專户轉戰公募後的首隻新發產品,因此公募客户羣體基礎仍有待提升。

針對缺乏歷史業績的基金經理不為市場所知的現象,中信建投基金也坦言,基金經理的選拔和聘用是公司經過大量深度調研後謹慎決策的。公司並不會因為某隻產品的募集失敗而放棄、否認基金經理。相反,公司將在謹慎研究的基礎上考慮以發起式基金的模式,用“真金白銀”支持優秀基金經理發行新基金。

事實上,中小型公募發行難在近年來也並不罕見。回顧2022年,共有圓信永豐浦瑞定開債、華泰柏瑞港股通量化精選混合、上銀豐和一年持有期混合等26只新基金(份額合併計算,下同)發行折戟,且多為中小型公募旗下產品。

對於中小型公募新基金髮行難的原因,華林證券資管部落董事總經理賈志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產品募集失敗的原因有市場低迷、基金經理沒有過往業績或者業績不佳、基金公司聲譽和口碑還在積累期、基金公司渠道有限等原因,是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必經之路。

行業優勝劣汰加速

中小型公募發行新基金難,維持次新基金的良好運作也不容易。開年僅半個月,已有11只基金相繼宣佈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其中不乏主動權益類產品。

公開數據顯示,自2023年以來,已有中銀寶利靈活配置混合、摩根士丹利華鑫現代服務業混合等多隻主動權益類基金髮布可能觸及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相關產品均因規模告急而面臨觸及清盤。例如,截至1月11日日終,中銀寶利靈活配置混合已連續4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截至1月6日,摩根士丹利華鑫現代服務業混合已連續3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

此外,截至1月4日日終,萬家瑞泰混合的基金資產淨值已連續5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觸發基金合同規定的終止情形,並自1月5日進入清算程序。

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共有170只在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其中更有4只在2022年成立的新品因規模迷你等原因在同年相繼遭遇清盤。

從上述情形不難看出,對中小型公募而言,不僅在渠道面前不佔優勢導致發行難,在存續基金運作方面也是難逃規模迷你的命運。對於上述情況,賈志認為,產品清盤會導致基金管理人、渠道、持有人多方受到損失,也會傷害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口碑。建議基金公司還是從產品籌劃發行就保持客觀,“包生、包養、負全責”,努力讓產品發展壯大,中小公司不能搞人海戰術,好鋼用在刀刃上。此外,建議中小基金公司還是要充分調動自身確定性的資源,從籌劃新產品時就客觀評估,不能盲目寄託渠道。條件不成熟的時候,不能勉強發行新產品,苦練內功,放眼中長期。

而對於2023年的權益公募基金佈局,中信建投基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除全市場投資基金外,行業主題基金已基本覆蓋包括科技、新能源、醫藥、北交所等主要賽道,指數基金也已經覆蓋了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主要指數。2023年,中信建投基金將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參照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繼續佈局包括消費、高端裝備等在內的行業主題基金,進一步完善產品覆蓋面。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