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華保險半年報出爐,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2年中期業績塵埃落定。8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2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險企合計歸母淨利潤1220.27億元,同比降低15.09%,日均賺約6.74億元。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5家上市險企的總投資收益合計2524.35億元,同比下滑15.72%。
上半年,財險老三家持續加快發展非車險業務,非車業務佔比進一步提升,同時車險保費回暖,為財險板塊帶來增長動能。但是,受各種複雜環境的影響,整個壽險行業進入深度調整週期,代理人隊伍處於下行通道,新業務價值下滑明顯。
投資收益折戟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2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人壽及新華保險5家A股上市險企合計歸母淨利潤為1220.27億元,同比下滑15.09%,每日淨賺6.74億元。
從具體的盈利情況來看,5家上市險企淨利潤兩升三降,上半年中國平安歸母淨利潤為602.73億元,位居5家公司榜首。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分別實現淨利潤254.16億元、178.5億元、133.01億元、51.87億元。其中,中國平安、中國人保淨利潤增速分別為3.9%、5.7%。
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多數險企投資收益承壓。2022年上半年5家上市險企的總投資收益合計2524.35億元,同比下滑15.72%。從投資收益成效來看,5家險企總投資收益率位於3.1%-5.5%,淨投資收益率則位於3.9%-4.9%。
對於市場波動對上述幾家險企投資端帶來的影響,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保險資金,特別是壽險資金是金融市場長期資金的重要來源,從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的角度看應該多投資長期資產,減輕經濟與金融市場波動所帶來的衝擊。展望下半年的資本市場,李文中表示,面臨的壓力可能會更大,其中的因素包括俄烏衝突及疫情影響給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壓力等。
談及下半年投資策略,各家險企都劃定了清晰的思路。如中國人壽總裁助理、首席投資官張滌表示,與其定計劃,不如定原則,所以,首先要體現“原則優先”。對壽險公司而言,原則就是資產負債匹配,公司在投資行為上也圍繞這個原則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其次,要有槓鈴策略。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通過構建一個非常穩定的、風險比較低的和負債有效匹配的固收組合,穩定住長期配置大盤,同時在局部通過風險資產的配置,尤其像權益資產這樣的資產配置,實現一種非對稱的組合,來實現“反脆弱”。最後是分散化。比如充分發揮市場化管理的優勢,構建分散化的投資組合,能夠獲得跨週期的長期穩定收益。
“中長期來看,對我國權益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中國人保執行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祝用表示,下半年,中國人保將進一步加強市場走勢研判,積極做好策略應對,力爭實現全年投資收益的預算目標。
談及權益市場投資,太保資產總經理餘榮權表示,下半年公司會積極關注後疫情時代,關注消費、科技、醫藥、公共事業、交通運輸等領域,準備迎接經濟、消費的復甦。總體來看,公司對權益投資抱有積極態度。
車險保費回暖,非車佔比進一步提升
與2021年車險保費承壓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財產險景氣度回升,車險綜改壓力逐漸減弱,市場競爭秩序好轉。同時,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老三家也在不斷優化業務結構,非車險業務“疆土”進一步擴張。
今年上半年財險老三家車險業務重回增長通道。其中,平安產險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955.02億元,同比增長7.3%。人保財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288.08億元,同比增長6.7%。太保產險實現車險保險業務收入481.69 億元,同比增長7.9%。
保費增長的同時,各家公司財產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進一步優化,尤其是車險業務,上半年老三家的車險綜合成本率不同程度減少,車險業務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對此,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非銀團隊分析,主要是因為三方面因素,一是受益於監管引導,上半年未出現惡性的費用競爭現象;二是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私家車、貨運車行駛里程及貨運量都有了明顯下降,促使傳統車險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包括商車業務;三是隨着新能源車賠付數據的積累,定價更趨合理,綜合成本率或從原來的110%改善至100%。
車險業務正增長的同時,財險老三家持續為非車險業務注入增長動能,與此同時,非車險業務佔比逐步提高。具體而言,上半年太保產險非車險業務收入434.02億元,同比增長17.6%,佔比提升2.0個百分點,達48.1%。人保財險非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478.63億元,同比增長12.8%,非車險業務佔比53.4%,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平安產險非車業務中的責任保險、保證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也有着不同幅度的正增長。
對此,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儁生表示,整個行業中的車險與非車險業務比重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2021年整個行業的非車險業務佔比已經超過40%,即“四六”開,而原來可能是“二八”“三七”的佔比。因此,非車業務佔比提高正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對於非車業務佔比提高這一趨勢的成因,朱儁生進一步分析表示,一是車險增量市場空間相對較小,從汽車的銷量來看,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的時期,再疊加車險綜改的因素,所以車險增速相對較為平緩。二是從非車業務的發展來看,包括目前第一大險種健康險、第二大險種責任險,特別是第三大險種農業險,這些年業務規模成長得相對較快。
壽險新單承壓,代理人規模鋭減
人身險業務受行業深度調整、消費需求釋放趨緩及銷售人力規模下降等影響,新業務價值、保費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
從壽險經營表現來看,2022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險企的壽險新業務價值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下滑45.3%至55.96億元。人保壽險新業務價值為14.93億元,同比下降38.1%。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
隨着行業進入轉型攻堅期,壽險代理人加速清虛,各家險企也正在持續推進代理人隊伍向優質、專業、高效轉型。2022 年上半年末,太保壽險保險營銷員為28.1萬人,而據2021 年上半年數據顯示,該公司代理人隊伍月均總人力 64.1萬人。代理人隊伍規模鋭減的還有人保壽險,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公司“大個險”營銷員為12.91萬人,同比減少48%。
當前,各家險企也釋放出了代理人隊伍趨向穩定的信號。“從目前來看,行業代理人隊伍規模還是處於下行通道,但是下滑的速度實際上在放緩,有逐漸企穩的跡象。”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採取穩中固量、穩中求效的策略,公司的代理人規模逐漸趨向穩定。
“2015年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取消,准入門檻降低後,行業的營銷員隊伍大幅度增長,當時增員其實很大程度上增的是客户。隨着環境的改變,這兩年營銷員數量大幅下降已成為行業普遍現象。”朱儁生表示,隨着各家壽險公司通過營銷員體制改革,注重高素質代理人培養,行業目前的生態正在慢慢發生改變。不過,當下雖有挑戰,但不等同於個險渠道地位發生明顯撼動,個險營銷員渠道仍然有着一定的優勢。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