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乾貨|北交所效應初顯!66家精選層公司普漲,還有近600家公司摩拳擦掌……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財經

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消息,從昨夜開始,就刷爆了整個資本圈。

受此消息影響,新三板精選層今日迎來普漲。截至9月3日收盤,精選層66只成份股平均漲幅為7.82%,19家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10%,五新隧裝、拾比佰的股價漲幅更是高達30%、29.98%。

除了交易層面的影響,業內人士認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重大而深遠,不僅從國家層面有利於拓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研實力和實體經濟的能力,吸引更多回流資本和外資進入A股市場,也利好創投企業、證券公司、民營中小企業、投資者等多個方面。

精選層普漲

下半年漲勢喜人

證監會公告顯示,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9月3日收盤,新三板精選層66只成份股中,58只股價上漲,比例為87.88%。換句話來説,每5家公司中就有4家以上上漲。

從漲幅來看,66家公司股價的平均漲幅為7.82%。其中,19家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10%,比如五新隧裝的股價漲幅高達30%,拾比佰的漲幅為29.98%。

具體板塊方面,北交所概念開盤領漲兩市,中關村、京投發展、電子城等漲停,新三板精選層概念中鼎漢技術20%漲停,東方電子、創元科技等漲停。

有券商人士認為,前幾日異動時進入這些公司的資金,今日獲得的收益頗豐。

截至9月3日收盤股價漲幅前10名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把時間線拉長來看,近期新三板精選層個股漲勢喜人。截至9月3日收盤,精選層66只成份股股價相較7月1日開盤價的平均漲幅為21%。其中,股價漲幅前五名的分別是,漲幅為356.24%的吉林碳谷、漲123.26%的星辰科技、漲110%的五新隧裝、漲87.82%的豐光精密、漲77.58%的泰祥股份。

除此之外,三友科技、同惠電子、智新電子、觀典防務、龍竹科技的漲幅也超過50%。

相較7月1日股價漲幅前10名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國信證券在今天的研報中重點推薦連城數控、長虹能源、觀典防務和德瑞鋰電,提示關注富士達、龍竹科技、穎泰生物、創遠儀器、永順生物等。

對於市場的熱情反應,國信證券提醒投資者,應堅持以長期價值為基礎,綜合考慮所處賽道、業務優勢特色、細分市場地位等因素,優選持續成長性良好的個股。

利好A股券商板塊

除了精選層迎來普漲,部分A股影子公司也受到影響。

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目前66家精選層企業,30家A股上市公司以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參與投資,包括子公司間接投資等,其中券商佔據大多數。

此外,中航證券認為,從行業層面上來看,北交所的設立對券商業務發展具有重大利好作用。

一是,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建立將提升原有的新三板精選層活躍度,同時也將為整體A股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進而帶動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的交易量和收入進一步提升。隨着北京交易所的成立,成交量的增加將為做市商帶來交易和獲利空間,但也對券商自身的資本實力、投研能力等綜合實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是,北交所的設立將激發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上市需求,為券商投行業務提供股權承銷、債券承銷、企業財務顧問(併購及融資)等項目機遇,為券商投行業務,尤其是IPO業務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另一方面,處於成長期的科創類企業相較於規模較大,架構體系較為完善的大型企業而言存在更多的風險點,對投行風控能力、信息披露核查能力等,均存在較大挑戰,對券商投行業務綜合實力要求較高。

第三,北交所的設立為券商財富管理業務、投資業務和資管業務帶來新的機遇。北交所的設立使得券商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專精特新”類中小企業,有利於券商與此類機構客户建立長期服務關係,提升財富管理業務高淨值客户數量。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位於成長期,目前估值位於低位,成長空間較大。對於投研實力較強的公司來説是開展投資業務,創建資管產品的機遇期。

不過,國開證券等券商在研報中表示,投資者要注意風險,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落地時間難以預料,警惕相關概念股在利好兑現後見頂回落。

數據來源:同花順

看懂精選層企業實力

全國股轉公司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新三板共有掛牌公司7304家,其中精選層66家,創新層1250家,基礎層5988家。合計流通總股本2966億股,其中精選層50.56億股,創新層766.46億股,基礎層2149.36億股。

從精選層的進入門檻來看,除了盈利能力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正的企業可以進入外,研發投入較大,研發能力較強的企業同樣也有機會進入精選層。

從行業來看,新三板精選層66家公司共來自25個行業,其中集中度較高的三大行業分別是醫藥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三者數量合計佔比超過30%。醫藥製造業擁有8家公司,7家公司屬於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6家公司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

行業摘要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從註冊地來看,新三板精選層66家公司的前五大註冊地分別是京、蘇、粵、魯、皖。北京市和江蘇省各有10家公司,廣東省有7家公司、山東省有6家公司,安徽省有4家公司。

註冊地摘要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主辦券商方面,66家公司共由35家主辦券商督導,其中數量前五的券商分別是9家的中信建投、6家的申萬宏源,安信證券、國元證券、開源證券則各督導4家。

主辦券商摘要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目前來看,66家精選層企業整體表現良好。從業績表現來看,2021年上半年,66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61.5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94.3億元,同比增長34.61%。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前五名的,分別是182.47%的佳先股份、168.83%的貝特瑞、142.72%的五新隧裝、81.42%的長虹能源、70.49%的同惠電子。

今年上半年,66家公司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9.8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1.76億元,同比增長37.25%。其中,歸母淨利潤漲幅前五的分別是232.45%的貝特瑞、213.64%的拾比佰、193.69%的吉林碳谷、128.44%的五新隧裝、113.78%的富士達。

除業績向好外,精選層公司對於研發的重視也在增加。2021年上半年,66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率的平均值為52.34%,其中同比增長超過20%的共有42家公司。換句話來説,每3家公司中,差不多就有2家公司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超過兩成。

不難看出,2019年以來,證監會推出了設立精選層、建立公開發行制度、引入連續競價和轉板機制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激發了市場活力,取得了積極成效。精選層設立一年多來,總體運行平穩,各項制度創新初步經受住了市場考驗,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交易,為進一步深化改革、設立證券交易所打下了堅實的企業基礎、市場基礎和制度基礎。

透視創新層後備大軍

經過此前一系列改革後,新三板已發展成為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重要平台。新三板創新層也已儲存大量的企業有待市場予以發掘。

證監會公告顯示,堅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

那麼,作為即將誕生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儲備池,新三板創新層公司當前質量如何?

截至9月3日,新三板創新層共有1250家公司,它們來自75個行業。其中,擁有公司數量最多的前五大行業分別是186家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82家的專用設備製造業、78家的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75家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66家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

創新層行業摘要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主辦券商方面,同花順顯示,督導公司數量前五名的主辦券商分別是122家的申萬宏源、96家的開源證券、46家的長江證券、45家的東吳證券、41家的安信證券。

主辦券商摘要 數據來源:同花順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公告顯示,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

證監會官網顯示,新三板精選層進入條件與公開發行條件相銜接,主要包括市值條件、財務條件、規範性條件,以及發行完成後的股權分散度要求等方面。

截至9月3日午時,股轉系統官網顯示,精選層共有165家申報公司,目前處於已受理狀態的有4家,已問詢的有17家,暫緩審議的有1家,證監會受理的有1家,核准的有66家,中止的有45家,終止的為31家。

項目摘要 數據來源:股轉系統官網

證監會公眾公司部主任周貴華9月3日表示,證監會就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關基礎制度安排公開徵求意見。他提到,構建包容精準的上市制度,新增上市公司為在新三板掛牌12個月的創新層公司,試點註冊發行註冊制。

截至9月3日午時,符合“在新三板掛牌12個月的創新層公司”該條件的創新層掛牌公司共有1241家。

另外,精選層進入條件通過市值和財務指標組合設定了四套標準,總體遵循“市值和財務穩健性要求高低匹配的原則”,具體落實上位法“持續盈利能力”要求,市值標準由低到高梯度設置,財務條件覆蓋不同發展階段、行業類型和商業模式的企業,公司符合其一即可。

標準一着重遴選已有穩定高效盈利模式的盈利型公司,該標準側重財務指標,市值起輔助作用,設定為“市值不低於2億元,最近2年淨利潤均不低於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的均值不低於8%,或者最近1年淨利潤不低於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8%”。

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初步統計,有550家創新層公司符合該條件,2020年淨利潤前五名的分別是11.46億元的永安期貨、5.67億元的巨正源、3.48億元的鴻網股份、3.32億元的中建信息、3.22億元的華信股份。

標準摘要 數據來源:股轉系統2021年8月11日的公告

去除符合標準一的公司後,剩餘公司符合標準二的共有23家。標準二側重關注盈利模式清晰,業務快速發展,已初步具有盈利能力的成長型公司,設定為“市值不低於4億元,最近2年平均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且最近1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30%,最近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正”。

其中,營業收入增速前五名的分別是137.61%的創元期貨、120.72%的威寧能源、104.92%的靈鴿科技、91.41%的安鋭信息、86.88%的恆神股份。

標準三則主要針對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且研發成果已初步實現業務收入的研發型企業,設定為“市值不低於8億元,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於2億元,最近2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2年營業收入合計比例不低於8%”。

由於研發投入數據不太完善,記者暫用研發費用代替進行統計。去除符合標準一和標準二的公司後,剩餘公司符合的共有10家。其中,研發費用率最高的五家分別是30.39%的賽特斯、23.56%的新道科技、13.97%的優炫軟件、13.40%的英雄互娛、13.07%的晟矽微電。

最後,標準四則是主要面向市場高度認可、研發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但不對企業收入和盈利等作要求,設定為“市值不低於15億元,最近2年研發投入累計不低於5000萬元”。

同樣由於研發投入數據不太完善,記者暫用研發費用代替進行統計。去除符合前三個標準的公司後,剩餘公司符合的共有9家。其中研發費用合計前五名分別是3.63億元的華強方特、1.61億元的墾豐種業、1.37億元的聖兆藥物、1.22億元的虎彩印藝、1.11億元的明石創新。

綜上來看,記者初步統計的符合標準公司共有592家。

戰略意義獲較高評價

此次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在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看來,其“戰略意義之大,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稱為“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於2012年9月正式註冊成立,是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後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

此前,股轉系統設立一度被認為是對位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不過科創板正式推出並取代了這一地位,股轉系統更接近於美國的OTCBB市場。雖然本身與滬深交易所均屬於全國性證券交易市場,但更像是為滬深交易所輸送優質企業的低一級市場。

“註冊制背景下,交易所是關鍵,因為審核是在交易所,所以新三板只有自己辦成交易所,才能真正做好。”劉紀鵬如是表示。

國開證券認為,新的北交所無論是實質還是形式上與滬深交易所均為平級,新機構的建立進一步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設立北交所之後,精選層企業直接升格成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場對其認同度有所提高。

中航證券認為,從國家層面上來看,北交所的建立有利於拓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研實力和實體經濟的能力,吸引更多回流資本和外資進入A股市場。

華創證券認為,新三板改革深入推進提速的背景下,中小科創型企業的上市積極性有望提升,此外亦有望更多地增加港美股上市公司轉A的路徑選擇。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體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徵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中極其重要的微觀主體,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而創新型中小企業更是重中之重。

中航證券表示,“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存在研發週期較長,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但前期對資金需求量較大等特點,精選層的設立成為這類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平台。

而此前推進的新三板轉板制度將會走向何方?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啓認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對於新三板公司上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寬的路徑。

投行專業人士趙笏陽認為,新三板轉板制度應該會照常推進,但是後續企業是不是有動力轉板,要看北交所的實質吸引力。

劉紀鵬認為,北交所應該要先解決新三板的存量問題,把現有優質企業迅速完成IPO,把存量股份和增量發行結合起來,不一定具備上市條件的存量部分的可以轉讓,多種渠道探索,同時把註冊制儘快落實到新三板。另外,北交所要把投資者的門檻充分降下來,降到20萬元以下。

而對於創投企業、證券公司、民營中小企業、投資者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券商研報和業內專家均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國開證券認為,理論上來説,設立北交所有利於創投企業增加退出渠道、證券公司增加收入、加大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增加個人投資者投資渠道,也有利於創投概念股、券商板塊、新三板精選層股票的短期表現。

趙笏陽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三足鼎立”後,各交易所對優質公司的競爭會更激烈;另一方面,相比新三板,北交所的投資者會更豐富、數量也會多。

關於北交所的設立對滬深交易所的影響,呂隨啓表示,存量資金博弈格局下,最直接的影響是資金分流效應,滬深交易所應該出現結構性調整,也有可能帶來一些新的投資機會,風險與機遇並存。

記者 王瑩 鄒煦晨

編輯 吳鳴洲

責任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