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開市後何時走高?創業板和科創板花了兩年以上,那北交所呢?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財經

11月9日,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發佈《新三板主題報告》,報告指出,北交所開市後前期仍需要觀察,但整體而言估值消化階段會較創業板和科創板更短。

科創板和創業板在開市後一段時間內先後經歷了2年或以上的震盪調整期,其中創業板指數於開板消化 3 年後指數才進入上升階段。

諸海濱認為,這一情況或與開市初期市場熱度較高導致新股估值較高有關。較長的調整期為高估值的消化期,一方面是等待新股募投項目達產帶來盈利上升的估值主動消化,另一方面是高估值的被動消化過程。

基於兩個板塊的歷史經驗及通過將北交所自身特點與兩大板塊相比較,諸海濱認為北交所估值消化所需時間將會縮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北交所公司上市前已有交易價格成為發行定價的參考錨

北交所公司上市條件中要求其必須得是在新三板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公司,由於其在上市之前已經在新三板基礎層或創新層有過交易,相對市場化的前期價格會作為其公開發行的定價參考錨,且公司上市的預期會在其創新層停牌前部門兑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後股價的波動,從而縮短後續估值消化的時間。

新三板掛牌期間多有募資行為,北交所上市後業績增長節奏較其他板塊上市公司更快

最新精選層 71 家掛牌公司,其中有 29 家公司自 18 年開始在新三板有通過定增融資,29 家企業平均融資 6491 萬元,平均佔融資時市值的 8.55%。

考慮到一般募投項目兩年的建設週期,加上北交所上市時的公開募股投向新項目,募投項目可以使其更早在北交所實現業績的兑現,更快完成估值消化。

北交所限售鎖定期較短,流通性大,不易出現估值過高情形

北交所上市公司只對控股股東及持股10%以上的股東的股份鎖定期為12個月,大大短於創業板和科創板的36個月的鎖定期。

另外前期部分公司在掛牌期間已經進行過定增或股東減持,其本身已經具備一定的流通股份,北交所上市公開募股會進一步加大公司流通股的比例。

另外由於前期大部分公司在掛牌期間已經進行過定增或股東減持,其本身具備較大的流通盤,另外考慮到上市公司公開發行新股份,其上市後流通股比例較科創板和創業板會更高。

總體而言,北交所上市公司具備更短的鎖定期和相對更大的初始流通盤,兩者疊加之下,市場會充分予以考慮,同時後期的解禁壓力對市場衝擊也會更小,更容易加快公司的合理化定價。

北交所前期定價相對理性

北交所公司以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為更好地向二級市場讓利,提升投資者積極性,其在公開發行時往往定價相對更為保守。

以 21 年以來截至 10 月 27 日的上市企業為樣本,對比其首發市盈率,可以看到精選層公司平均首發市盈率為 18 倍,較科創板和創業板的 26 倍和20 倍明顯相對更低,更低的定價一方面可以降低破發的風險,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投資者的積極性,提高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