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10月12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參加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時表示,《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發佈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助力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又一重大舉措。他指出,《意見》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出全面系統、有針對性的部署安排,是今後一段時期推動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提升的指導性文件,對於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閻慶民指出,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既是主力軍,又是領跑者、排頭兵。截至10月9日,上市公司的數量4056家,市值大約74萬億元,涵蓋了國民經濟90個行業大類。從上半年情況看,佔全國企業總量萬分之一的非金融上市公司利潤總額接近全國規上企業的一半,研發投入也佔一半以上,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總體來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上市公司已經成為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最為規範的羣體。”閻慶民指出,上市公司在治理結構、經營管理、激勵機制方面已經成為國內企業的示範。
但是,他同時強調説,上市公司的治理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部分上市公司獨立性不足,引發道德風險、治理失效、管控失靈、運作失序,甚至導致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等嚴重問題。
因此,閻慶民表示,證監會把強化公司治理作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歸納起來有“四個進一步”:首先,進一步提高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誠信履責的能力。在實踐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董事、監事、高管,都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落實責任,這一條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當中要重點抓住這些“關鍵少數”。
其次,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底線要求。主要是依法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實踐中,對股東和投資者的權益保護是在不斷推進中,要綜合運用監管措施、行政處罰、市場禁入、刑事移送等方式,打擊嚴重違反治理底線要求的違法違規行為。
第三,進一步倡導上市公司治理最佳實踐。科學決策、有效激勵和嚴格監督是歷次討論公司治理離不開的三個環節。要通過一些做得好的典型,為上市公司作出示範,讓他們來對標。同時,國際上2015年經合組織和G20通過的公司治理原則,也要求除了股東利益之外,還要強調保護利益相關方。所以,要學習借鑑境外市場經驗,倡導上市公司治理最佳實踐。
第四,進一步加強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要通過信息披露,形成市場加外部約束,共同促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此外,針對《意見》提出的要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工作合力,閻慶民表示,資本市場是一個生態系統,上市公司數量眾多,分佈十分廣泛,在上市公司質量提高的過程中離不開各方的大力支持,共建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生態。歸納起來,外部環境大概有四個方面:一是政策環境。從長期的實踐來考慮,尤其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從各地方的復工復產經驗來看,沒有黨中央、國務院及時發佈一系列政策,就沒有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面臨着疫情衝擊和外部可變性比較大的環境下,落實好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政策環境十分重要。
二是中介環境。《意見》提出,除了監管職能,中介機構也應該承擔責任。在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推進過程中,更需要強化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壓實職責,嚴格執法,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這也是在成熟市場所遵循的。所以中介機構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也很重要。
三是輿論環境。資本市場是信心加信息的市場,媒體都是重要的參與者,這在境外成熟市場也是一樣的,媒體的監督、外部的披露十分重要。所以輿論環境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中是離不開的。上市公司不管有哪方面的問題,媒體只要在第一時間發聲,就會提醒監管部門予以關注。
四是文化環境。健康成熟的企業文化和理性的投資文化,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我們強調堅定“四個自信”,文化自信也要貫穿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中,體現在監管效能中。所以要有一個成熟的企業文化和理性的投資文化,大家都要從長計議,做到可持續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軟環境,來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高。
“所以,外部環境就歸納為這四點:政策環境、中介環境、輿論環境、文化環境,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他進一步強調説。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