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友掌舵,一隻硬核基金誕生
又一隻新基金浮出水面。
投資界獲悉,國內首隻“高校+政府+產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基金——華德誠志重科技基金完成首期召款,進入投資階段。這隻新基金LP陣容豪華:一期投資人包括清華控股全資下屬企業誠志重科技、北京市科創基金、地方政府核心產業集團。
據悉,該基金由華德資本全資子公司北京華德管理,規模10億元,一期關閉4.3億元。作為科技成果產業化基金,華德誠志重科技基金將投向北京核心高校及科研院所,協同其他優質重科技項目資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製造,突出關鍵技術國產化突破與產業戰略制高點技術產業化。
華德資本成立於2017年,早在公司創立之初,創始人姜培興和他的團隊就堅持看好中國高科技投資,多年來堅持深耕科技賽道,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醫療健康五大行業。五年時間以來,已投出一批明星企業紛紛衝刺IPO。
眾所周知,高校、科研院所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發源地。而重科技基金正是華德資本在聚合高校、政府、產業多方資源來助力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而不斷探索的一隻新基金。
投向重科技,
首隻“高校+政府+產業”基金誕生
這一次,華德資本新基金的LP陣容頗為引人注目。
具體來看,華德誠志重科技基金首期由誠志重科技、北京科創基金、地方政府核心產業集團等共同出資設立。其中,誠志重科技為清華控股全資下屬企業,而北京科創基金與地方核心產業集團則代表着政府與產業。這也是該基金的一大亮點——國內首隻“高校+政府+產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基金。
回顧過往,華德資本合夥人、北京華德總經理陳鵬表示,新基金的LP構成與此前相比有顯著的變化。據陳鵬介紹,2017年華德資本成立伊始,所管理的第一隻基金更多的是自然人LP出資,但隨着公司業務不斷髮展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可以看到,重科技基金LP均為市場化機構,並且以國資背景為主,也正説明了華德資本的成績得到了市場認可。
在陳鵬看來,這隻新基金能夠順利完成募資,並非一件易事。一方面華德資本堅持投高科技、重科技,投資的時間週期會更長一些,投資的階段會早一些,可能不符合市場上不少LP的投資偏好,基金募集需要LP能夠對投資策略和基金優勢有充分的理解。
“當然,我們也在反向甄選LP,希望找到能夠堅持陪伴時間足夠長的資金,比如政府引導基金、產業資金。畢竟對於高科技投資,在充分理解與信任的基礎上,堅持和陪伴是很重要的一環。”
另一方面,疫情在一段時間裏確實降低了溝通效率,出差、見面受阻。但也能看到無論是機構還是政府、企業都在積極嘗試改變,來降低疫情對大家工作生活的影響。陳鵬舉例説道,華德誠志重科技基金就是北京科創第一批以線上投決會形式過會的基金之一,一些前置溝通環節也都在第一時間改為線上形式進行。
除此之外,在“華德誠志重科技基金”身上還有一點明顯的變化。陳鵬表示,華德資本一直是沿着高科技主線投資佈局,但以往投資階段有偏前也有偏後,而新基金在策略上更加明確,即階段轉向更早期投資,行業則是聚焦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製造領域。“現在高科技投資太火爆了,成熟項目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屢見不鮮,這也讓早期高科技投資價值得以凸顯,我們傾向於更早發現優質項目、靠譜團隊,陪伴他們成長,獲取更高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設立的新基金重點突出了“重科技”。據瞭解,“重科技”這一概念由清華控股提出,指涉及重大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影響國家地位的軟硬科技、裝備、智庫等重大、核心、關鍵技術。
眾所周知,清華大學自身肩負了諸多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也是很多大的項目突破的策源地之一。清華控股在當時提出重科技的想法,目的就在於重點聚焦高門檻、高壁壘、“卡脖子”進口替代、戰略意義重大或產業意義重大的技術或項目。
這一點從新基金的投資領域也能看出:將投向以北京核心高校及科研院所為主,協同其他優質重科技項目資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製造,突出關鍵技術國產化突破與產業戰略制高點技術產業化。
在陳鵬看來,“華德誠志重科技基金”的啓動,代表着華德資本在科技投資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首先,這隻基金得到市場化LP的認可;其次,新基金的成立也意味着,華德資本逐漸將團隊的投資風格和投資能力打磨完成;此外,華德資本團隊也希望能夠通過新基金的投資工作加速核心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
清華校友掌舵,
從億華通到精進電動,斬獲多個IPO
伴隨着新基金的官宣,華德資本的投資版圖也次第展開。
時間回到2017年,已在金融界深耕多年的姜培興,覺察到中國高科技產業正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國家戰略部署和產業資金流向,均顯示出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強烈偏好。這給了他一些啓發,決心開啓創業之路,通過股權投資幫助中國高科技企業發展。
同年4月,姜培興攜手其他經驗豐富的證券公司負責人和大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創始人,聯合創立了華德資本集團管理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一職,將二十餘年橫跨證券、銀行、保險、基金等領域的資本市場經驗全部傾注於高科技投資領域。
自成立以來,華德資本便堅定深耕科技賽道,重點投資於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醫療健康等高科技行業。經過幾年實踐歷練,逐步打造了一支專業+金融複合背景的投研團隊,來適配科技投資。
眾所周知,科技投資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會更高,對技術和產業要有深刻理解,能看懂最前沿的科技,要找到行業真正的潛在獨角獸。同時也要求投資團隊內部在行業聚焦上要更細緻、更專注。“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積累。所幸,在各個機構紛紛進入科技投資賽道的時候,我們已經沉澱了成熟的團隊和方法。”
回顧華德資本早期投資的項目中,一家新材料企業給陳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家公司主要從事CVD法制備克拉級金剛石業務,是基礎性核心材料之一,是未來半導體領域的核心基礎材料,其地位將類似於目前半導體產業中硅片。
2017年完成投資時,該企業生產設備僅有30多台。但出乎意料的是,此後公司再未進行任何股權融資,卻實現了自身造血,用四年的時間將設備數量增加了數十倍。目前,該公司成長為全球CVD金剛石領域絕對領軍企業。
通過這個項目,陳鵬與團隊總結出:創業團隊對高科技創業公司而言十分重要。“需要核心團隊把技術、產業化能力、商業能力、管理能力等充分結合。”
億華通是華德資本版圖中的又一筆經典案例。2020年8月,億華通在科創板上市,首日市值132億元,成為國內首家氫產業上市公司,也是華德資本第一個實現IPO的項目。談及億華通,陳鵬顯得尤為自豪,他回憶最初接觸這家企業時,所屬的燃料電池行業正處於早期階段,投資人大多抱有一定的疑慮。
“億華通的創始人跟我們董事長都是清華校友,由此關注到這個項目。經過客觀的分析,我們看好氫能行業,同時看好億華通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管理團隊非常契合國內氫能產業發展特點的業務開拓戰略,我們下決心投資佈局。”事實證明華德資本的這筆投資是正確的,按2020年車用燃料電池系統總銷售功率計算,億華通在中國燃料電池系統市場排名第一,佔市場份額為34.8%。與此同時,億華通也在近日提交了赴港IPO申請,正式衝刺港交所。
不只是億華通,華德資本所投企業精進電動也在去年10月掛牌科創板,是A股市場真正主業完全聚焦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的上市公司;此外,多個華德資本投資項目也都在IPO通道中。毫無疑問,華德資本即將迎來一波IPO收穫季。
談及捕捉明星項目的秘訣,陳鵬表示首先要看是不是偽高科技項目,這就要求投資團隊要真正懂行業,至少成為半個專家。“華德的投資經理基本都是工科背景或工科、金融的複合背景,具備去看懂一個高科技項目的基本知識,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給出技術評估。”
完成第一步評估後,手裏的項目將會篩掉一半,接下來華德資本會重點關注項目創始團隊的稟賦,與項目需求是否匹配;以及產品或技術能否實現快速交付。“我們每個月至少會看上百個項目,經過上述一套流程後,最終會篩選留下三到五家企業,淘汰率高達95%以上。”
中國新能源不是彎道超車,
“我們是直線加速”
“如今的創投圈,確實比五年前有太多變化了。”陳鵬對投資界感慨道。
在他看來,第一是行業整體的投資風格有較大改變。華德資本初創時,VC們大多關注的還是互聯網O2O模式以及新消費,但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現在則是幾乎沒有VC不去投高科技,一些潛在水下的高科技項目得到了更多關注。
第二則是LP結構的變化。在當時,做投資被貼上了“掙快錢”的標籤,諸多高淨值個人成為了LP的主力軍,而隨着宏觀經濟和股市的變化,國家級母基金、地方政府引導基金以及央企、國企開始承擔更多基金出資人的角色。
第三則是在2017年以前,股權投資機構以民營機構為主,2017年後開始有更多的國資背景機構出現,“這類機構在一級市場發聲變多,話語權也變得更強了。”
當下,面對優質高科技項目,VC/PE之間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沒有人願意錯過潛在的獨角獸,“有錢卻投不進去”似乎成為了一種常態。華德資本同樣面臨着這種現象,但陳鵬卻一點也不擔心。
他認為,高科技項目資金扎堆不可避免,但華德資本在選擇投資一個項目之前,通常會給出發展預期,去評估預期與投資承擔的風險是否匹配。因為有豐富的項目來源,所以華德資本會做出擇優選擇,一些非常熱的項目未必會去參與。高科技投資需要以產業投資人的心態進行,“我們可以清楚地告訴企業,華德資本能夠在哪些方面可以和企業形成協同助力,一起攜手加速企業發展。”
在陳鵬看來,華德資本希望用真正的投後賦能,讓企業獲得長久持續的支持。例如團隊會幫助企業股權架構、內部治理做出合理調整,在商業模式、供應鏈管理給出建議,為企業選擇合適的發展路徑,“並非只有IPO一條路,一些企業的特點實際更適合併購。”
翻看陳鵬的履歷可以發現,他與新能源行業打了多年的交道,這也是華德資本目前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針對業內“中國憑藉新能源彎道超車”的觀點,陳鵬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並不存在彎道超車,而是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直線加速引領整個賽道。
事實的確如此。細分來看,目前在光伏、動力電池、風電等領域,全球排名前十的企業大多來自中國,更有隆基股份、寧德時代這樣的全球冠軍。“即便是電動汽車,國外有且只有一個特斯拉跑在前面,剩下產銷數據亮眼的幾乎全是中國企業。”
新能源行業的蓬勃發展,正是國內硬科技繁榮的最佳佐證。身處硬科技時代,陳鵬感慨創投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量的高科技項目從科研院校走出,各級地方政府對於高科技項目也愈加重視,金融體系更是大力支持。“我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材料專業去工廠,一個月工資就幾千元。現在的工程師年薪都很高,這是一件好事,能推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科技創新。”
對於接下來的佈局,陳鵬表示華德資本並未制定太複雜的計劃和目標,最重要的是把眼前事做好,堅持科技投資的初心不變,繼續在重科技領域探真知、出成果、促發展,為重科技成果轉化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