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20日電 (李自曼)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融監管總局)召開2023年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數據信息新聞發佈會。
據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409.8萬億元,同比增長9.5%。保險公司總資產29.6萬億元,同比增長10.8%。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19.75萬億元,同比多增1.58萬億元。銀行保險新增債券投資9.6萬億元。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賠款與給付支出1.4萬億元,同比增長20.1%。車險、農險、健康險風險保障金額同比分別增長27.9%、11.9%、7.1%。前三季度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2978家次,處罰責任人員5512人次,罰沒合計63億元。
個人住房貸款中92.5%用於支持購買首套房
金融監管總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相關負責人介紹,初步統計,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832億元。不良貸款率1.65%。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87.5%,保持在較低水平。銀行保險機構的流動性總體保持平穩,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143.5%。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持續增長。風險抵禦能力整體充足。初步統計,三季度末,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9萬億元,按照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6%。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增加5632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07.9%,持續保持較高水平。目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66%,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88%,保持在合理區間。
上述負責人指出,銀行業持續加強改善民生和社會保障領域金融支持力度。合理滿足剛性羣體信貸需求,個人住房貸款中92.5%用於支持購買首套房。住房租賃貸款同比增長77.7%。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持續增長。
上述負責人表示,金融監管總局會同相關部門優化房地產政策,合理優化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要求,明確將“認房不認貸”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更好地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穩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目前絕大部分貸款已調整到位,有效緩解居民房貸支出壓力。指導銀行保險機構落實“金融十六條”,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前三季度,銀行累計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2.4萬億元。截至三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展期餘額同比增長183%,商業銀行開立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餘額同比增長80%。
外資銀行資產總額達3.79萬億元
近期,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對於當前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在華髮展情況等問題,金融監管總局國際合作與外資機構監管工作相關負責人在回答中新經緯提問時表示,目前,總體來看,在華外資銀行保險機構經營狀況良好。
該負責人表示,在外資銀行方面,一是機構有序發展。截至2023年9月末,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華設立了機構,包括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7家外國及港澳台銀行分行和131家代表處。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總數895家,覆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2023年1-9月,金融監管總局批准外資銀行增(注)資總計19.6億元等值人民幣,批覆2家外資銀行分行籌建、6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開業,其中包括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香港大新銀行深圳分行開業。二是業務經營穩健,風險可控。截至2023年9月末,外資銀行資產總額3.79萬億元,其中各項貸款1.91萬億元;負債總額3.29萬億元,其中各項存款1.45萬億元;1-9月實現淨利潤164.73億元。2023年9月末,外資銀行不良貸款率0.94%,流動性比例72.52%,撥備覆蓋率279.77%,均優於全國商業銀行平均水平。此外,在外資保險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了67家外資保險機構和73家代表處,外資保險機構總資產約2.33萬億元。
該負責人認為,目前部分外資銀行近年來對在華機構和業務進行了一定調整,主要是在過去三年疫情和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外資銀行母行根據自身經營狀況和戰略調整做出的商業選擇。上述調整具有特定的時空背景,不具備長期性和趨勢性特徵。同時,有較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在不斷加大在華投入。從2020年至2023年9月末,在華外資銀行增(注)資總計達187.3億元。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推進銀行業保險業高水平對外開放,一是全面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為銀行保險機構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和開放的政策環境、營商環境。二是進一步探索對外資機構的差異化監管,支持在華外資機構更加全面、深入參與中國金融市場,引導外資金融機構集聚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三是統籌發展與安全,持續提高外資機構監管有效性,防範跨境風險傳導,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銀保渠道佣金費率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約30%
針對近期業內關注的銀保業務發展問題,金融監管總局人身保險監管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近些年,人身保險業同質化競爭嚴重,保險公司費用管理普遍較為粗放,導致實際費用超出了產品報備時的水平,出現“報行不一”的情況。費用高企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是虛假費用、虛假投保、虛假退保等問題的根源,更是滋生“代理黑產”的土壤,影響了行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報行合一”也有助於治理市場亂象,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行業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推動保險公司降低經營成本、提升負債質量。
據該負責人透露,當前,監管部門在銀保渠道率先嚴格執行產品“報行合一”工作,強化產品備案管理。一是要求保險公司明確產品的費用結構。二是要求保險公司明確產品的總費用上限和給渠道佣金的上限。三是要求保險公司做到“三費合一”,也就是精算假設費用、預算費用和考核費用做到相統一。四是要求保險公司在壓實主體責任的同時,特別強調要壓實精算師的責任,要求精算師在產品設計、費用測算等方面負起責任。監管部門將一以貫之地抓好“報行合一”工作。
對於“十一”前後有部分保險公司為了執行“報行合一”關停了銀保渠道的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前期,有一些保險公司在落實銀保渠道“報行合一”過程中,為了調整和優化業務系統,短期內沒有開展銀保新業務,但是這些公司通過提升內控合規管理,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積極與銀行機構對接,很快就恢復了業務合作。截至目前,通過保險公司和銀行機構的充分溝通、相互協商,絕大多數開展銀保業務的銀行已與保險公司按照“報行合一”的要求重新簽約,有的保險公司銀保新業務已達往年同期水平,個別公司的業務量還有提升。整體來看,保險公司的銀保業務運行平穩、進展良好。初步估算,銀保渠道的佣金費率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約30%左右。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堅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全面推行“報行合一”,抓緊啓動個人代理渠道、經紀代理渠道的“報行合一”工作。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李自曼:[email protected])(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