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我國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即將誕生,總資產達6.72億
2020年,是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全面推進的一年,一系列開放措施加速落地;同時疫情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成為世界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國,於是國際資本進一步垂青中國市場,掀起在華佈局的熱潮,保險、證券、期貨等領域首家外資獨資或控股公司紛紛誕生……
據券商中國報道,近日關於外高橋轉讓摩根大通證券(中國)20%股權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10月23日,該部分股權以1.78億元的轉讓底價成功交易,受讓方正是摩根大通。根據中聯資產評估給出的評估情況,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資產總計6.72億元,淨資產6.1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3月,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獲得證監會核准設立,成為首批新設外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出資4.08億元,持股比例達到51%。在獲得二股東外高橋的20%股份後,摩根大通的持股比例將升至71%。
需要一提的是,在外高橋全部脱手後,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其他4名小股東大多為財務投資者。這樣的設計不禁令人相信,摩根大通將陸續謀求收購剩餘股份。事實上,就近期情況來看,摩根大通在華佈局正在不斷深入,證券、期貨、基金三面開花。
今年4月,摩根大通宣佈,有意將其在摩根大通期貨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持至100%。隨後6月18日,證監會官網披露核准摩根大通期貨股權變更,摩根大通期貨成為國內首家全資控股的期貨公司。
幾乎是同樣的操作,今年4月,摩根資管宣佈與上國投達成初步意見,將取得合資企業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至100%。如相關交易順利,上投摩根基金有望成為我國首家外商獨資公募。
作為國際頂級投行,摩根大通被業內稱為"小摩",系美國最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價值100強中,摩根大通排名第45位。可以説,"小摩"在華的順利通關,除了證明中國堅持開放、金融市場體系逐漸豐富完善以外,還表明了中國已成了全球投資者關注的"避風港"。
更重要的是,在外資機構加快在華業務佈局的同時,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也不斷增強。據外媒10月27日報道,美媒最新計算得出:海外基金在上個季度增持了439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國債,創下了新的紀錄。
另外,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外國投資者已經連續22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總規模達到25960.55億元,環比增加1341億元,連續3個月增持超千億元。按照這個勢頭,外資持有中國國債的規模還將不斷創新高。
對此,美國拉扎德資產管理公司新興市場負責人丹尼絲·西蒙説:"對於貨幣國際化,確實需要一個大規模的流動性債券市場,而中國正在這樣做。"換而言之,隨着外國投資者增持中國在岸資產,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前景可能大大增強。
相比之下,美元資產的吸引力明顯下降。在美國經濟衰退、美聯儲瘋狂印鈔、美國財政部債台高築、美元大幅貶值的現實面前,不少美債債主紛紛選擇拋售,例如,截至8月,中國美債持有倉位已是"三連降",3個月總共拋售了157億美元(約合1050億元人民幣)。
又如,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10月27日發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呈現斷崖式下降,較去年同期大跌61%至510億美元(約合3412億元人民幣),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外資吸引力最弱的國家之一。這些數字足以説明,美元資產已不再是全球投資者的"團寵"。
文 | 李澤鈈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