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拆解萬物雲IPO超豪華金主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財經

  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遞表169天,萬物雲的鐘聲更近了。

  9月16日,根據萬物云為公開發行針對香港市場的專場新聞發佈會信息,該公司已完成招股書註冊,股份代號:2602.HK,預計於下週一開始正式IPO路演,在本月內完成上市。

  根據萬物雲披露的消息,其此次發行規模預計8-9億美金。雖然這組數值距離7月中旬市場傳言的20億美元有所差距,不過此等募資仍將成為2022年至今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

  與此同時,萬物雲的超豪華基石投資者陣容也浮出水面。

  根據萬物雲披露,包括淡馬錫、瑞銀資管、中國城通控股以及旗下的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潤暉投資、HHLR基金及YHG投資、Athos資本等,合計帶來約2.8億美金的基石投資金。

  疫情爆發,物業從幕後走到台前,被推上造富神壇,尤其是滾滾而來的IPO,一度成為一場萬人空巷的造富運動。從高瓴、雪狐、紅杉等一眾全球知名基金機構,到京東、騰訊、阿里等國內互聯網巨頭,紛紛攜款而來。

  然而,從火熱到平靜不過一年多時間,沉沉浮浮,明星投資機構早已在物管行業上演了大撤退。在這個時間點上,萬物雲能吸引來如此星光璀璨的基石投資者陣容,資本市場對其的期待可見一斑。

  豪華基石陣容

  萬物雲的一眾豪華的基石投資者陣容中,既有首次涉獵物業股的新面孔,也有上市物企的老熟人。

  基石投資者中,淡馬錫是第二次與“萬科系”結緣。

  2020年9月,萬科旗下的萬科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就有淡馬錫的下屬公司DahliaInvestments Pte. Ltd.,認購6%的股份,出資額約21.58億元。

  成立於1974年的淡馬錫,是由新加坡財政部負責監管,以私人名義註冊的一家控股公司,在全球8個國家共有12個辦事處,是世界最大的主權基金之一。

  官網介紹,其全球投資組合涵蓋廣泛的行業領域,包括金融服務,交通與工業,電信、媒體與科技,消費與房地產,以及生命科學與農業食品。截至2022年3月31日,淡馬錫擁有的投資組合淨值約4030億新元。

  2002年,李光耀的兒媳、新加坡時任財政部長何晶加入淡馬錫,並在兩年後出任首席執行長。在何晶的主導下,淡馬錫2005年進入中國。目前,淡馬錫投資的企業中有22%在中國,僅次於新加坡的佔比27%。

  第二家基石投資者,瑞銀資管也大有來頭,其是瑞銀集團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比淡馬錫進入中國的時間更久,其在中國已有20多年曆史。截至去年9月,瑞銀資管旗下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1.2萬億美元。

  除了有外資巨頭的站台,中國城通控股以及旗下的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簡稱“國混改基金”)的投資,則展現了萬物雲在國資基金中的吸引力。

  國混改基金成立於2020年12月,由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控發起、聯合多家公司設立,是繼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之後,第三隻國家級基金。其總規模2000億元,首期募資707億元。

  而潤暉投資、HHLR基金,以及YHG投資,三家投資機構則是物企IPO中的老面孔。

  其中,潤暉投資作為基石投資人,曾參與了華潤萬象生活新股首發,認購金額達1億美元。

  而HHLR基金及YHG投資,則是隸屬高瓴旗下的基金。在保利物業、華潤萬象生活、遠洋服務、金科服務、融創服務、合景悠活等上市物企的基石投資者名單中,均有高瓴的身影。

  相對而言,Athos資本的存在感不算強。不過,Athos資本作為基石投資者在生物科技領域投資了不少公司,其中包括“植髮第一股”雍禾醫療、專注於醫學專科特檢服務的康聖環球,以及騰盛博藥等。

  市值躋身物業股前三強

  從籌備到遞表,再到通過聆訊,萬物雲IPO一直備受關注。而其能募集到多少資金、能撐起多大的市值,則是市場與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兩個問題。

  其預計發行規模8-9億美金,按照萬科此前公告,本次發行的H股股數不高於萬物雲發行後總股本的15%(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計算,萬物雲的市值約在53億美元至60億美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則為370億元-419億元之間,摺合416億港元-471億港元。

  以此來看,萬物雲的市值在沒有破發的情況下,至少能躋身港股上市物企前三強。不過,這僅僅是在保守預估的情況下,也有業內人士預測,在強大的基石投資者助陣下,一個可觀的收漲或不成問題。

  截至9月16日收盤,華潤萬象生活(01209.HK)與碧桂園服務(06098.HK)的總市值分別為812.57億港元、534.30億港元,排在他們後面的兩家央企物業股——中海物業(02669.HK)、保利物業(06049.HK)總市值分別位279.05億港元、267.81億港元。

  處在停牌階段的恆大物業(06666.HK),總市值為248.65億港元。而餘下物業股的總市值均值200億港元之下。

  事實上,鬱亮向市場釋放萬物雲將資本化信號之後,曾有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其或能衝擊物業股爭當頭馬。不過房地產行業動盪,物業股被牽連估值走向低迷,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萬物雲此時上市,很難爭取到一個高估值。

  以萬物雲2021年度約17億的淨利潤計算,其市盈率或約為24倍-28倍。這一估值水平,目前處於上市物企前列,且遠超碧桂園服務當前9.88倍的市盈率水平。

  面對物業股估值的時機問題。萬科董事會秘書朱旭坦言,上市對萬物雲而言,無論哪一個時點都是一個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我們並不追求行業估值的頂點上市,我們希望獲得市場理性的估值,讓所有參與IPO的股東在萬物雲後期的發展中共同分享價值的增長。”

  言外之意,對比估值,萬物雲似乎更看重自身的發展和成長。萬科半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萬物雲實現營業收入143.5億元(含向萬科集團提供服務的收入),同比增長38.2%。

  據樂居財經《物業K線》統計,目前刊發2022年中期業績報的58家上市物企中,營收在百億規模之上的只有碧桂園服務,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約73.5%。同期,雅生活服務營收規模排在第二位,約76.2億元,同比增長22.0%。

  規模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萬物雲在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方面的合約建築面積約9.3億平方米,在管建築面積約7億平方米;商企和城市空間服務的總合約建築面積約1.6億平方米,在管建築面積約1.4億平方米。

  能與之相較量的也是碧桂園服務,同期,除“三供一業”業務外,碧桂園服務合同管理面積約為16.1億平方米,收費管理面積約為8.4億平方米。此外,“三供一業”業務的物業服務的合同管理面積及收費管理面積分別為8530萬平方米及8520萬平方米。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