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四年為例,大部分高校的採購知網的價格均逐年提高。例如,北京語言大學的採購費從2019年的44.5萬元漲至2022年的65.45萬元,四年漲幅高達47.1%
紅星新聞記者丨蔡曉儀 潘俊文
編輯丨郭宇
近日,中科院因千萬續訂費停用中國知網數據庫一事登上熱搜。紅星新聞調查發現,截至2022年4月20日,至少有16家高校花費超百萬採購中國知網數據庫。近四年,大部分高校的採購價格均逐年提高,甚至有高校四年漲幅高達47.1%。
“壟斷”,是幾位曾與知網方談判過的高校代理採購工作人員對知網的共同印象。知網談判方態度強硬,很多時候“一分錢都不降”,經常讓雙方僵持不下。遠超競爭對手的高佔比“獨家版權”也成為知網坐地起價的底氣。
浙江省法學會競爭法學研究會理事、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王瓊飛律師向紅星新聞表示,“判斷是否壟斷的關鍵是,知網作為具有壟斷地位的主體,是否實施了濫用壟斷地位的行為,比如不公平高價。”他稱,目前來看,知網的高價是不正常的。
2022年至少16家高校花費超百萬採購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中科院所負責人和學生均表示已接收院下發郵件,稱4月20日起停用知網,並於19日開展萬方數據庫使用培訓講座。
4月19日,針對被中科院停用的消息,知網回應稱,2022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對包括知網數據庫在內的國內外部分數據庫的採購模式進行了調整,由統一集中採購模式轉變為有需求院所組團聯合採購模式。經過友好協商,調整知網數據庫訂購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由各院所選擇訂購內容,計劃在近期完成組團工作、簽署協議並啓動2022年度服務。
多位和知網方談判過的高校代理採購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壟斷”是他們對知網的共同印象。代理過武漢理工大學等多家高校數據庫採購的機構負責人周女士告訴紅星新聞,相比其他數據庫,“知網的採購價基本每年都在上漲,平均漲幅在10%左右”。談及談判時漲價的理由,知網方給出的解釋是,數據庫裏的資料變多了,所以採購價也要跟着上漲。
針對學校的不同和購買產品庫的不同,知網數據庫的價格往往也不一致。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2022年度,至少有16家高校在知網數據庫的花費上超過100萬,例如,北京師範大學採購價格為198.35萬元,清華大學為188萬元,華中科技大學為179萬元。
▲2022年中南大學圖書館數字資源中國知網數據庫採購項目的價格為150萬元
以近四年為例,大部分高校的採購價格均逐年提高。例如,北京語言大學的採購費從2019年的44.5萬元漲至2022年的65.45萬元,四年漲幅高達47.1%;中南大學也從2019年的119.5萬元漲至2022年的150萬元,漲幅約25.5%。
▲部分高校近四年知網數據庫漲幅
據武漢理工大學統計,自2000年以來,CNKI對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的報價,每年價格漲幅都超過10%,2012年漲幅高達24.36%,從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
高漲幅讓許多高校無力承受。近年來,知網多次因頻繁漲價遭高校抵制,從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間,至少有6所高校發佈公告表示暫停使用知網,原因均為知網漲幅過高,其中還包括國內高校領頭羊北京大學。不過,在停用一段時間後,由於知網數據庫資源內容的獨有性以及其資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在其他數據庫很難實現,大部分高校迫於各種壓力又繼續與知網合作。
談及重新續訂原因,上述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大多表示,知網數據庫資源內容的獨有性和資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在其他數據庫很難實現,“已經成為學生和老師寫作的剛需,不能不採購”。
代理採購人員:談判時“一分不降”
黃先生所在單位也曾代理過南京大學等東南地區幾所高校的知網數據庫採購。他明顯感覺到,對比前幾年的知網報價,幾乎每年都在上漲。“一般是學校出預算方案,我們代理機構再根據預算的數字與知網方面談判。”
在黃先生印象中,知網談判方態度強硬,很多時候是“一分都不降,他們就説是公司統一的規定,沒有辦法。有時候拉鋸很久,才勉強降個幾千塊錢。”
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大部分高校的知網數據庫最終成交價格,與學校預算價格相差無幾。北京師範大學近兩年預算均為198.36萬,經談判,成交價分別198.36萬和198.35萬,2021年度僅低100元。
2021年12月,教育部中國高等學校文獻資源保障體系(CALIS)專家組成員、前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曾和廣東省幾十家高校圖書館界一起和知網進行談判。此前,他已注意到中國知網在市場上一家獨大、不斷漲價的問題。
程煥文介紹,“談判時,知網給出的條件是漲價12%,而其他同類型數據庫漲價幅度只有幅度3-5%。”會場上,即使有幾十家圖書館一起談判,最終還是僵持不下。
“僵持不下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知網數據庫的採購方式是單一來源採購。”採購代理單位負責人周女士介紹稱,“基本所有高校想和知網合作,都只能通過這種途徑。”
▲某高校的《單一來源採購方式專家評審表》
“唯一性”和“無可替代性”頻繁出現在高校採購知網數據庫產品的招標文件中。單一來源採購不同於其他採購方式,政府規定高校招標時現場還需要三位專家的意見審核。在2021年12月30日某高校的《單一來源採購方式專家評審表》上,專業人員論證意見稱,“採購來源、產品特點都具有唯一性和無可替代性,建議採用單一來源採購方式。”“由於數據庫資源內容的獨有性、資源經整合或組織後呈現方式以及數據庫功能的獨特性,導致供應來源單一。”
“基本就是類似壟斷了。”代理採購服務的周女士介紹,“許多數據庫都被知網獨家購買了版權,高校如果需要用到,只能從知網這裏購買。其他平台如萬方、維普等,數據庫內容沒有知網那麼龐大,所以在競爭上也沒有優勢。”
多所高校圖書館館長:知網個刊銷售是“變相漲價”
官網顯示,作為國內最大的學術期刊數據庫,CNKI工程最早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1999年6月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經過20多年的發展,CNKI成為海內外中文學術資源領先的數字圖書館。
據中國知網內部人士介紹,目前中國知網的知識資源總庫包括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期刊、博碩、會議、報紙、年鑑、工具書、標準、專利、NSTL、國學寶典等),非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科普、經濟信息、黨政公報、高等教育等)和專業知識創庫(醫院、農業等)。
其中,期刊、博碩、會議報紙是知網的核心基礎產品。截至2021年,知網收錄北大版核心期刊1970種,約佔北大核心期刊總量的98.99%。
紅星新聞獲取的一份2022年度《中國知網系列產品報價》方案顯示,知網各產品基礎報價中,最貴的是博碩數據庫,報價為24.3萬元;其次是期刊數據庫,報價為18.7萬元,報紙、會議數據庫則分別為3.1萬元和2.0萬元,中國高等教育期刊文獻總庫為1.1萬元。
▲復旦採購查重系統
此外,高校畢業生使用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即中國知網“查重系統”)報價也在50-80萬元不等。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2019年北師大采購價為60萬元,復旦大學採購價為79萬元,2020年山東財經大學採購價為50萬元,服務期限均為一年。
其中,遠超競爭對手的高佔比“獨家版權”是知網坐地起價的底氣。知網銷售人員介紹,2017年左右,知網陸續與部分期刊出版社簽署了《學術期刊出版經營戰略與業務合作協議》,由期刊授予知網“數字出版發行權獨家專有”。
以《礦物學報》為例,官網顯示,簽署合作協議後,2018年起,該期刊不再通過郵局發行,其紙質版和電子版的出版發行業務統一由中國知網受理,有需要的用户只能自行通過中國知網渠道訂閲。
▲個刊發行頁面
更令各大高校圖書館老師無奈的是,近年來知網推出的個刊方案也大大增加了預算費用。根據廣東某高校圖書館2022年3月關於《圖書館開通中國知網個刊試用》的通知介紹,“個刊發行”是學術期刊產品的新型銷售模式,是指期刊數字版從期刊數據庫中分離出來,單刊定價、單獨發行。
知網銷售人員也介紹,個刊指的是部分學術價值與市場熱度雙優的期刊,把其數字產品作為單刊數字產品從期刊數據庫中抽離出來單獨售賣的過程。自2018年來由中國知網和編輯部共同遴選,“2021年個刊發行期刊為648種,2022年增至683種,全部為中國知網的專有合作期刊,約78%為核心期刊和國外數據庫收錄期刊。”
周女士介紹,使用《中國學術期刊個刊網絡版》需另外支付額外費用。在她看來,“將原本就是在期刊總庫中的文獻,單列出來單獨售賣,其實就是知網在換着方式漲價賺學校的錢。議價時,可能把期刊總庫的價格調低兩三萬,然後個刊再單賣幾十萬。”
▲廣西某高校圖書館就以31萬元的預算,單獨購買了中國學術期刊個刊網絡版,為期兩年
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在2021年11月新成交的採購項目中,廣西某高校圖書館就以31萬元的預算,單獨購買了中國學術期刊個刊網絡版,為期兩年。據中青報道,2019年12月,陝西省高校圖工委年會上,28所高校圖書館館長現場填答了一份調查問卷。對於知網的個刊銷售戰略,“96%的館長認為是知網變相漲價”。
專家:是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是判斷壟斷與否的關鍵
對於知網的經營模式是否涉嫌壟斷,4月19日,中國知網註冊地北京市海淀區東昇鎮市場監管所表示,需要進行調查,掌握一些證據後再進行研判。“這個事我會跟我們的執法大隊,包括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密切聯繫,看是否屬實”。
浙江省法學會競爭法學研究會理事、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王瓊飛律師向紅星新聞介紹,壟斷分為壟斷地位和壟斷行為,簽訂獨家協議只是造成有大量獨家版權進而實現其壟斷地位的原因,反壟斷法並不反對壟斷地位,而是反對利用壟斷地位幹壞事,即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判斷是否壟斷的關鍵是,知網作為具有壟斷地位的主體,是否實施了濫用壟斷地位的行為,比如不公平高價。”王瓊飛律師介紹,目前來看,知網的高價是不正常的,其所在律所近期也接到一位高校教授起訴知網壟斷的委託,3月21日已由杭州中院受理。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佔領也認為,“知網的優勢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權資源,或者把絕大部分期刊的版權資源都買斷了。中國知網如果沒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斷漲價,有可能會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問題。”
去年年底,知網也因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擅自收錄其論文並收費,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孫晉曾發表文章,對知網發起詰問,“如果學術數據庫不再將版權保護作為激勵創新的催化劑,而是將其當作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的手段,恣意濫用版權實施壟斷高價,破壞、妨礙並制約相關市場競爭,其濫用行為便不能逃脱反壟斷法的審查和懲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