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貨幣政策仍須“穩”字當頭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財經

  

  近期,巴西、土耳其、俄羅斯央行先後宣佈加息,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批加息的新興經濟體。在新一輪的加息浪潮下,各國貨幣政策走向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這3國央行率先加息的背後,是市場通脹擔憂情緒的上升。2021年以來,3國均受到高通脹困擾,上升幅度超過了各自央行設定的調控目標。其中數據最誇張的要數土耳其——2月份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61%,遠高於土耳其央行設定的5%的目標。這3國央行加息,也被認為可能是新一輪全球加息潮的開端。在此背景下,我國的通脹走勢、貨幣政策取向備受關注。

  當前,我國物價運行持續分化,這反映出國內社會總需求復甦的基礎還不穩固。從數據上看就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之間的“剪刀差”走闊。原材料漲價難以反映在下游行業的價格上,這就擠壓了下游企業的利潤空間,加大了其經營壓力。在年內“剪刀差”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之時,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着力穩定和擴大總需求是當務之急。

  這就要求貨幣政策要保持定力,“穩”字當頭。這是因為,如果政策過緊,就會加劇總需求收縮;如果政策過鬆,又可能固化結構扭曲,推高債務並積累風險。因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這表明,中國貨幣政策將以我為主,不會像部分發達經濟體一樣“大水漫灌”,也不會貿然大幅收緊貨幣政策,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並不代表我國政策空間已經用盡。恰恰相反,中國是當前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我國貨幣政策始終保持在正常區間,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適中。當前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在10%左右,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3.2%。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我國的貨幣政策處於正常區間,在提供流動性和合適的利率水平方面仍然具有較大空間。

  接下來,政策在保持定力的同時,仍要密切關注國內外通脹走勢。未來,國內外疫情形勢對供求兩端的衝擊存在不確定因素。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雖為時尚早,但如果年內其經濟復甦態勢強勁,通脹持續高企,不排除美聯儲會考慮縮減購債規模,這或將引起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對此需要高度關注。同時,更需要注重預期引導,穩定市場預期,加強與市場的有效溝通,避免市場通脹預期不斷強化導致自我實現。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