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燕生:全球經貿"東移"特徵顯現 宜抓機遇擴大開放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財經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 在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各大經濟板塊歷史上首次同時遭受重創,我國依然交出了亮眼的外貿成績單。“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外貿將呈現怎樣的總體趨勢?身處在複雜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中,我國應如何把握、創造機遇,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全球經貿格局開始顯現出“五個東移”的特徵。我國宜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推動外貿與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貿易結構、產業結構,加快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全球經貿有望恢復 新機遇要“向東看”

  新華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您如何看待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球經貿趨勢走向?

  張燕生: 根據WTO預測,預計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量萎縮9.2%,但實際下降幅度可能稍低於這一預測值;預計2021年外貿會有所恢復,可能出現7.2%的正增長。而在全球直接投資方面,2020年下降42%,接近9000億美元,預計2021年仍可能繼續下降5%-10%。

  總體來看,全球經貿在2021年可能有所恢復,但是並沒有恢復到2019年或者説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對於恢復的預期不宜太樂觀,要有充足的政策儲備與應對準備。

  而從今年開始,我認為全球經貿格局可能會出現五個“東移”的新趨勢。

  一是“需求東移”。從國內看,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我國必須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隨着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我國國內市場有望創造更多新訂單、新需求。從國際看,全球需求相對疲軟,但東亞地區在抗擊新冠疫情,恢復供應鏈貿易鏈,擴大本地需求方面會有較好表現。我期待着今年越來越多的訂單來自於東亞經濟體本身。

  二是“供給東移”。過去我們講國際貿易“大三角”分工格局,即東亞經濟體為世界主要提供的是製造和勞動力,美國和歐盟主要提供的是市場、技術、關鍵零部件。但從去年開始,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變化很大,越來越多產品的產業鏈、供應鏈、貿易鏈實現了本地化的趨勢。東亞經濟體強勁的經濟恢復會帶來供給東移。

  三是“創新東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世界創新核心區呈現東移趨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前任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鋭提出,新增加的國際專利中,50%來自於亞洲,其中大部分是用漢語、日語、韓語書寫。

  四是“服務東移”。去年中國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佔比“三提升”,是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從引資結構看,絕大多數外資都流向了第三產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接近八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推動製造業和外貿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如研發、技術、設計、諮詢、人才、專業服務等領域。這樣就引發了巨大的生產性服務業、工業服務業需求湧現,包括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數字貿易等,進而帶動了全球投資看好中國。從這個角度講,全球的“服務東移”成為未來的新趨勢。

  五是“資本東移”,或者説貨幣和金融合作的東移。

  去年我國的五大貿易伙伴中,有三個是東亞地區的經濟體(東盟、日本和韓國),也就是我們講的“10+3”。從全球範圍內來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這個地區總體上應對較好,而且整體貿易鏈、生產鏈、消費鏈、供應鏈恢復也較好。

  關注短期增速 更要重視中長期趨勢

  新華網: 您怎麼判斷我國外貿進出口的形勢?

  張燕生: 談到我國外貿的情況,2020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32.2萬億元,增長1.9%, 其中出口增長4%。在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情況下,這是一個非常好、超出預期的成績。2021年,隨着美歐地區疫苗推出和疫情出現積極變化,其本地的生產能力恢復會加快,一些訂單會再次發生轉移,我國外貿有可能回到一個較正常的情況。

  “十四五”開局之年,“三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正式起步,我認為重點要推動外貿的高質量發展。

  國際貿易是否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全球貿易增長率已從1990至2007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的1.5倍至2倍下降到0.5倍。全球貿易的結構、分佈和方式都可能發生不確定性轉變。我國的外貿不能僅僅看短期增速,更要看到中長期發展趨勢,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外貿結構才是關鍵。

  制度型開放須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

  新華網: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制度型開放有哪些重要性與着力點?

  張燕生: 構建與高標準的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是制度性開放的一個大方向。

  具體而言,“十四五”時期我國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現代化,推動體制、治理和法治等方面的現代化。

  一是與WTO、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所代表的國際通行規則、制度規範相銜接。

  二是在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的進程中,推動商籤更多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這在RCEP、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PTPP等都有直接體現。

  三是推動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等國際有關綠色發展、數字經濟、服務開放等領域國際規則制定和完善。

  敢於引入競爭壓力 開放帶來“開竅”

  新華網: 兼顧開放與安全是一個新形勢下的重要話題。“十四五”時期應如何進一步健全開放安全保障體系,築起與更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監管與風險防控體系?

  張燕生: 我們首先要明確什麼叫開放。我的理解是要能敢於開放,引入外來競爭壓力,苦練內功,增強國際競爭力。有這種實力和決勝信心,才能夠承受開放的衝力和壓力。

  無論是市場開放、制度開放,還是創新開放,其實主要在於引入外來競爭壓力,使國內的體制機制創新、優化、完善。

  開放最重要的一個積極作用是促進“開竅”。你會發現,凡是開放做得好的地方,人們都很“開竅”,對市場經濟、國際經濟、法治經濟都會有較好的接受度和承受力。開放本身也有一種敢於面對挑戰、直面壓力、轉危為機的精神。

  當然,開放也意味着風險,因此首先要把風險防範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寧可慢,都要把安全的工作做好,有的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安全包括供應鏈、產業鏈、貿易鏈、創新鏈、信息鏈、數據鏈的安全。我認為,開放的技術安全問題,是技術自主可控,是要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但可以看到在服務貿易,比如貿易、運輸、保險等定價權和話語權不在我們手裏,貿易的規則和博弈等很多方面還在學習過程中。從這個角度來説,謹慎是最重要的。

  文字:閆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