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投資者容易陷入擇時困境?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財經

來 源 | 東方紅資管(ID:東方紅資管)

強大的預判及擇時能力是大多數投資者的嚮往與追尋,它是人類在強大而神秘的自然中進化出的一種生存本能。但是在混沌的金融市場,參與者的一致性預判往往會因改變了市場軌跡而大幅失準,所以無論個人和機構都很難做到連續準確地擇時,並從中持續獲利。

關於投資,很多投資者都會困惑,為什麼每輪牛市,反而自己的投資結果不理想呢?大多數投資者不禁思考,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呢?是市場有問題,還是投資的方式錯了?

本文將通過一些簡單的數據,探討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投資結果不理想。

01

投資品的收益情況

投資結果不理想的投資者通常會懷疑兩件事情,第一個便是懷疑投資的標的是否出了問題,也就是投資市場是否本身就存在問題,根本就不值得投資。

大多數投資者過去對於A股市場的印象,就是牛短熊長,牛市來得快,去得也快,市場長期沒什麼機會,而且每當牛市迅速結束時候,很容易被套了。那麼,真實的市場是投資者想象的那樣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多種投資品年化收益率情況如下表:

那麼先來看這樣一組數據,自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滬深300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達到12.23%,可以説是個不錯的市場。再來看中國的偏股型基金,在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報告中,普通偏股型基金(A類)業績指數在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6.52%,這個數字跑贏了滬深300指數平均每年12.23%的年化收益率,也跑贏了上海新房價格漲幅的年化收益率。

再來算一個數字,用普通偏股型基金平均每年16.52%年化收益率減去同期滬深300指數每年12.23%年化收益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平均每年4%的超額收益,這4%是基金經理通過自己的研究、選股跑贏指數的超額收益。

通過上文的數據可以看出,不管是投資主動型基金還是投資於指數基金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為什麼大部分人卻沒能拿到不錯的收益率呢?問題關鍵不在於所投資的標的,而是投資方式!

02

投資者多追漲殺跌

投資的方式出了什麼問題呢?下面第一張圖想必是大多數投資者做投資的願景,那就是隻要買入時的成本夠低,賣出時的價格更高,投資收益就可以最大化。也就是隻要選擇一個低點買進去,再選擇一個高點拋出來,長此以往,便可以從這個市場當中掙得不錯的收益。

但現實往往比較骨感,下面第二張圖中的一條條的柱狀,代表着不同時期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髮行情況,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在基金髮行量較少的時候,是投資者因為恐懼不願意去買基金的點位。而當基金髮行量多時,是市場狂熱,投資者開始關注或者加倉入場的點位。對比投資願景圖,投資者做了恰恰相反的動作,從而導致實際的成本堆積在一個相對較高的點位,資產配置結構形成一個倒金字塔型。

這種追漲殺跌的行為只是發生在少數投資者身上麼?並不!多數投資者都習慣於追漲殺跌,這是因為無法克服人性弱點。不僅是新基金髮行量,個人開户數的走勢也與大盤指數的走勢驚人地相似,在2015年5月最狂熱的時候,個人開户數的波動都超過了大盤指數的波動,足見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都容易敗給貪婪和恐懼的人性弱點。

03

機構擇時理應更出色嗎?

個人做投資都喜歡追漲殺跌,無法克服人性的弱點,但有人會想,那些離市場最近的專業機構總可以做到精準擇時了吧,因為機構投資者掌握着市場上第一手的信息,他們應該可以做到低買高賣,低吸高拋,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的兩次大跌期間,公募基金的表現情況:

2015年6月12日—7月8日,上證指數從5178點下跌到3373點,下跌35%,同期753只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40%,最大跌幅55.75%,10只跌幅10%以內,表現最好的一隻上漲0.98%。

機構投資者也很難做對擇時。在上證指數從5178點跌到3373點期間,我們從市場上幾千只基金中選取了(剔除成立未滿3個月、以打新股為主策略、分級基金等)表現最好的前十隻基金,可以看出,鮮有逃頂的基金,排名後十位的基金淨值甚至腰斬,回撤幅度大於指數的回撤。

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從6124點下跌到1664點,下跌73%,同期202只偏股型基金平均跌幅為57%,最大跌幅71.75%,最小跌幅6.47%。在這個區間內表現最好的10只基金,也基本上沒有能夠逃頂的。

04

擇時不靠譜

通過前面的數據可知,投資者投資的標的不管是偏股型基金還是A股市場,長期來看都是表現不錯的。造成投資者投資不理想的問題並沒有出在我們所投資的標的上,而是出在了投資方式上。

大多數的投資者敗給了人性的弱點,習慣於追漲殺跌,不斷陷入擇時困境。長久低買高賣、低吸高拋,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很難做到。所以,想要這個市場上獲得長期不錯的回報,投資便不能建立在對市場大勢的預測上,而是要通過紀律性的投資方式克服人性弱點,遠離擇時的困境。

- 本文結束 -

精選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