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全球16萬億美元抗疫“帳單”即將到期 如何買單?
財聯社(上海,編輯 瀟湘)訊,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的借貸激增,最終將通過削減支出和提高税收,使公共財政重回正軌——這是惠譽全球主權評級主管麥James McCormack從經濟史中所總結得出的教訓。
他表示,即便緊縮政策目前還不在議程上,但為疫情支付的賬單也將到期,這可能將成為不少經濟體政府接下來所要面臨的嚴峻挑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全球各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後已推出了約16萬億美元的財政措施,以防止經濟崩潰。儘管這的確有助於推動經濟復甦,但也留下了幾乎相當於戰爭時期的鉅額債務。
以下是McCormack本週在接受媒體採取時對此話題的具體看法:
問:大約十年前,評級公司和其他機構就不斷就上升的債務和財政審慎的必要性發出過警告。然而,本輪疫情卻導致了全球借貸激增,這是可持續的嗎?
McCormack:眼下與當時最大的變化是利率前景。當我們考慮債務可持續性時,我們通常會依據經典的債務動態方程,通過基礎財政預算、利率水平和GDP增速這三個變量,來預測債務佔GDP的比例將如何變化。因而,即使在低增長的環境中,只要利率更低,債務就可以持續下去。短期來看,這看起來確實是可持續的,但從長期來看,利率環境一旦有所變化就將大大改變債務動態。
問:政府有什麼辦法來降低債務與GDP的比率呢?
McCormack:實際利率才是最重要的。減輕債務負擔的方法只有以下幾種方式:①進行財政調整以改善赤字,②加速經濟增長,③通過通脹消除債務,④重組或違約。顯然,政府解決債務與GDP比率問題的首選方式是加速經濟增長,但在我們看來這在眼下卻是不可能實現的方式。
問:經濟史上是否有關於如何降低債務比重的經驗教訓?
McCormack:當我們回顧發達經濟體債務佔GDP比重下降的歷史時期時,所有這些時期都有一個共同因素——那就是各國政府通常會全面實現基本盈餘。在我們考慮未來如何降低債務與GDP之比時,我們不確定未來會有什麼不同,因為可能需要進行財政調整。而在短期內,這其實並不在任何經濟體的議程上。
問:財政調整意味着什麼:削減支出和提高税收?
McCormack:兩者都不可或缺。當然,如果我們回顧過去18個月來發達市場和發達經濟體的財政狀況是如何惡化的,就會發現更多的是在支出方面。因此,支出是全球經濟刺激計劃的重點,也是我們未來考慮調整時,最有可能需要進行調整的地方。而短期內,人們正擔心緊縮政策會導致刺激措施過快消失。
問:這一切對政府信用評級意味着什麼?
McCormack:去年,我們(惠譽)的信用評級下調次數達到了創紀錄水平:有33個主權國家的信用評級被下調。今年我們又下調了5個主權國家的信用評級,下調評級的速度頻率已經放慢了很多。我們已經對120個國家進行了評估,所有這一切評級下調的共同原因就是公共財政的惡化。我們認為轉折點是在去年下半年,我們現在正處於評級的緩慢恢復階段。而如果你看看負面展望的情況,你會發現復甦的路徑與2009年和2016年的復甦路徑和前景很相似,當時很多新興市場也都受到了衝擊。我們正處於恢復階段。
問:這是否意味着你們正逐步進入評級升級的週期?
McCormack:目前持負面評級展望的主權國家仍多於持正面評級展望的主權國家,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仍然傾向於負面的評級行動,至少在未來12個月內將繼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