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嘉基金副總經理王羣航:公募基金在資管業具有標杆地位|公募基金25週年系列專訪
25歲是一個青年最該奮鬥拼搏的年華,公募基金經過25年的蓬勃成長正在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之路,公募基金的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充,目前已擁有超萬隻基金和27萬億元的總規模。
伴隨公募茁壯成長的,還有一些紮根行業20多年的投研人員。自稱是“苦行僧”的王羣航,至今寫了500多萬字關於公募基金的研究報告,同時還出版了12本基金投資相關的書,管理過FOF組合。
正逢公募25週年之際,《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了地處廣州的百嘉基金公司,與副總經理王羣航暢聊了兩個小時。在與記者聊天的過程中,王羣航還時刻盯着股市的盤面----同時展示滬指、深成指、創指共9個指數的綜合屏。辦公桌的一側擺着一摞厚厚的基金報表,擅長做基金分析的他,喜歡用筆在報表上勾畫一些重點,他表示“這更有利於做數據分析”。
“我覺得研究基金很有意思”,王羣航喜歡研究基金有關的一切信息披露,“能從中發現很多數據”,他會分析報表裏數據背後的隱含意義。從研究員到百嘉基金的董事、副總經理,王羣航與公募行業之間有着太多深刻的故事,他希望能夠把自己多年的基金研究功底落實在具體產品上,為投資者帶來良好的持有體驗和收益。
1993年3月,王羣航正式接觸證券行業,他進入銀行後被分配到了一家新設立的證券營業部,中文系畢業的他對撰寫證券市場的研究報告有着濃厚的興趣。同年8月,淄博基金的上市讓他第一次接觸到了基金,此後,他還了解到,市場還有興沈基金、天驥基金、海鷗基金等。但是,由於早期基金的不規範,讓他很難明確地區分股票與基金,相關的研究分析基本上都是在按照同一種方式進行,他也曾一度為此迷茫:“我的專業能力究竟差在哪裏?”
1997年11月14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公募基金由此有了明確的規範標準。1998年4月7日,基金開元、基金金泰分別在滬深交易所上市。1998年3月至1999年4月,國泰、南方、華夏、華安、博時、鵬華、嘉實、長盛、大成、富國基金等“老十家”公募相繼成立。王羣航認為,一個包含着全新內在價值的可投資品類誕生,相關的研究分析方法值得探索,可以明確的是,這更需要與時俱進。
為了做好投資諮詢服務,讓研究更加貼近實戰,王羣航開始投入到基金的研究中。由於當時的基金數量非常少,每週只披露一次淨值,他在電腦上藉助EXCEL表格,通過手工錄入數據的方式,根據基金最新季報裏的相關數據、二級市場的數據等,做基金的倉位模擬測算、淨值變動模擬測算、折溢價率變動情況的模擬跟蹤等。
“那時已有基金的新聞報道,但真正寫基金研究分析的文章非常少”,由於王羣航的報告非常貼近市場,實戰指導價值很強,讓客户獲利較多,使得當時的中國銀行安徽信託合肥證券營業部在投資封閉式基金方面成為了當地的招牌,吸引了很多的相關客户。這一切更加促進了他對於公募基金的數據統計、跟蹤研究。擅長做數據分析的王羣航稱自己是行業的“苦行僧”,他有時看基金數據能坐着一下午不動。過年期間寫書,他會選擇去賓館包幾天房“悶出來”。
研究基金期間,最讓他懷念的是在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十多年光陰。他曾與同事們一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專業化的公募基金研究中心,參與了公募基金評價標準的制定、研究框架體系的搭建;參與過“金牛獎”、“金基金獎”、“明星基金獎”等行業所有核心獎項評獎規則的設計,擔任過多屆評委;他的500多萬字文章、12本書籍,也大多是在那時完成的,最忙的時候,他同時撰寫包括證券三大報在內的6個基金專欄。
“我寫報告最瘋狂的一次是,從南昌坐火車到贛州已是夜裏12點多,在賓館沒有休息,為了追求時效性,寫完數據分析報告之後,窗外天亮了,小鳥也開始叫了,乾脆就出去散步、小跑步。”
時至今日,他依舊會在個人公眾號“王羣航”上發表諸多關於基金數據分析在內的文章。他認為,一個合格的研究員除了會做基礎數據統計之外,還要能自主思考,要會看原始信息披露,發現很多別人不能發現的數據。
研究成果得到市場認可,這在他看來是研究基金的最大成功,例如:2005年3月7日,他在《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近半版文章:《價差收益:ETF套利俱樂部外的“平民”狂歡》,是中國第一篇建議客户在二級市場購買ETF份額的文章;2006年2月10日,他在《上海證券報》發表整版文章《封閉式基金“到期封轉開”是當務之急》,首次提出“到期封轉開”概念,並作了詳盡的解釋和全方位的利弊分析,該建議立即被監管部門採納。
除此之外,對於當年市場中的基金複製、基金分拆、保本基金、分級基金、機構定製的債券基金、合資基金公司股權等,王羣航都撰寫過相關的報告,有的發表在公眾號“王羣航”當中,有的引起了監管部門的後續問詢、交流、聯合調研,有的單獨發表在監管部門的內刊上,有的獲得了證券業協會的一等獎、三等獎,都對上述基金類型、行業事件等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眨眼公募已走過25年光陰,王羣航也從研究員走到了百嘉基金董事、副總經理。他一直在思考,能否將自己深厚的研究功底落實到具體產品上,為投資者帶來良好持有體驗的同時,也能夠收穫一個良好的收益。
2020年9月,王羣航與關林戈、詹松茂、鄭南瑩聯手創辦了個人系公募百嘉基金,“他們都是業內資深人士,有着很高的專業素養,我與他們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能夠共事是我的榮幸”。
雖然王羣航此前有着多年基金投資、研究經驗,也拜訪過很多基金高管和基金經理,但之前一直是“局外人”身份,這一次,他終於有機會作為“局內人”投身基金投資的實戰,更為深刻地瞭解基金,做好為投資者服務的工作。
但創辦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並不容易,尤其是在當下特別“卷”的公募行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要想盡快發展起來,面臨着諸多挑戰。
“難,非常不容易”,這是王羣航的初期體會。從產品設計到市場營銷、研究、投資、交易、清算、合規等,每時每刻都需要對每一個業務環節認真細緻,為投資者負責。讓他感受最深的是百嘉基金全體員工的敬業精神,在2022年的秋冬季裏,為了應對突發性的一些特別管理措施,部分員工組成了兩個應急小組,在封閉管理期間,24小時吃住在公司裏,保障了基金的正常運作,投資者的利益沒有因為特定事件而受到損失。
“目前公司的固收業務、主動權益業務、專户業務等都已正常運作,FOF、量化等業務正在佈局,相關產品不久將會面世,公司將會穩健地、規範地向着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的方向發展。相關的產品都將能夠有持續的、良好的業績表現,為持有人創造出滿意的投基收益。”王羣航表示。
無論是之前在外部做基金的研究、評價、投資,還是目前在公募基金公司工作,王羣航和同事們一直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我們的工作節奏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市場走到哪,我們的工作就必須做到哪。唯有如此,才能夠對得起持有人的信賴。”
“如果我接下來管理FOF,那麼我就是中國目前最年老的FOF經理”,王羣航笑着對記者説,“最年老”不代表自己不能幹,他每個週五到週日都會抽空去健身房鍛鍊,現在的卧推、硬拉、倒蹬重量分別是80公斤、100公斤、160公斤,“不再上重量了,教練看我老了,讓我悠着點”。
“我作為和公募行業一起成長的人,對這一行業有着無比深厚的感情,希望在有生之年一直幹。”他表示留在公募行業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通過成功的工作實踐,讓他切實體會到了研究基金的樂趣和價值。
第二,在1997年11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頒佈前後,他通過相關的會議、書籍、報刊資料等途徑,對基金知識做了大量集中的學習,讓他更加透徹地瞭解了基金,認識到基金的價值和意義,他非常看好公募基金的未來,願意將其作為終身的職業選擇。
第三,2000年,中國銀河證券成立。由於他當時在報刊等渠道的發文數量、文章質量都很領先,且公司裏很少有寫基金的人,時任公司研究所主任的陳東便詢問其是否可以專職研究基金,以填補公司研究所在這個方面的空白。“對於這樣的公司工作安排,我很爽快地答應了。”王羣航説,隨後他立即停止了在一些報刊上的股票專欄寫作等事宜。“沒辦法,做事要專”。
回顧中國公募基金髮展的25年,王羣航認為,行業經歷了一個輝煌的、穩健的、規範的、創新的發展歷程,從探索專業化的資產管理業務起步,直至確立了自身在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各細分領域裏的標杆地位,這一切僅僅經歷了22年。
王羣航認為,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的發佈和全面貫徹落實為標誌,如今券商資管已經在完全地按照公募基金的方式進行運作,銀行資管、保險資管等都已經實行淨值化管理,私募基金也進行了非常多的自律管理。
與此同時,公募產品的發展也經歷了許多次創新和變化。
比如,從封閉式到開放式,從主動到被動,從權益到固收,從基金到FOF,從研究精選到AI量化,從內地市場到海外市場,從場內到場外再到場內,從內資到合資再到外商獨資,從國企背景到個人系公司,公募基金行業在全方位、多層次、穩健地發展着,在此過程中,也包含了對於複製、分拆等展業方式的嘗試,對於傘形基金、保本基金、分級基金等細分產品類型的及時揚棄,對於發起式基金、權益類ETF等內涵的擴充,對於行業主題基金、REITs等產品類型的積極嘗試。
王羣航表示,上述這一切,都為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公募基金資產總規模已超26萬億元。截至2023年1月底,這一數字重回27萬億元之上。
2022年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內容涵蓋了總體要求、積極培育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全面強化專業能力建設、着力打造行業良好發展生態、不斷提升監管轉型效能共計五大方面、16條要求。王羣航認為,如果每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都努力認真地遵照執行,就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公募基金最重要的原則有兩點:第一是守法合規;第二是以投資者利益為重。”王羣航表示。
王羣航認為,在中國的大資管行業各細分領域中,公募基金具有最為先進、完善的制度體系,是最適合大眾理財的投資工具。公募基金的投資標的明確為股票、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易於估值、透明度高;《基金法》賦予了基金財產的獨立性地位,風險自擔的產品設計和銷售規範、強制託管制度、每日估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平交易制度以及嚴格的監管執法體制,令公募基金的投資者權益保護最為充分;公募基金始終堅持專業的投資服務、較低的固定費率,在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的同時,低管理成本的優勢更為突出。
王羣航表示,2018年4月27日,多部門聯合發佈的資管新規,確立了公募基金在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各細分領域裏的標杆地位。未來,公募基金必將會以其良好的、綜合性的資產管理能力,繼續為廣大社會公眾做好資產管理服務。
當前,市場還存在“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現象,如何提升基民買基金的體驗感是熱議話題。
王羣航認為,“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這句話可能只是一個表象,它背後所反映的問題應該是:的確有一部分投資者總體上沒有賺到錢;的確有一部分投資者有階段性的虧損;更有很多投資者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等。無論如何,這句話對於行業是一個激勵:用更好的業績,去回報投資者的信任。
關於買基金的體驗感,根據王羣航多年來與客户的交流,他感覺最主要的應該是在回撤控制方面。
對此,他表示:“一方面要加強投資者教育,讓投資者熟悉各類型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爭取他們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產品類型方面,尤其是FOF,要充分利用此類產品流動性良好的天然特性,更多地、更主動地多做一些主動性的風險控制。百嘉基金對未來的FOF管理已經做好了充分的策略儲備。”
按照中國證監會2014年7月11日發佈、8月8日起施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公募基金可以被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混合基金、其它類別(留做創新所用)共計六個類型,這六類基金及其衍生出的多層級細分,均具有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徵,適合不同的投資者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選擇、去配置。
王羣航表示,唯有適合每一位投資者自身需要的基金,才是好基金。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業績一直是根本。“基金作為一種投資工具,要能夠為持有人創造出符合產品自身風險收益特徵定位的收益,最好還要有良好的業績排名、相對較小的回撤,這樣的基金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王羣航表示。
談及公募未來的主流產品,王羣航認為是FOF,即可以直接投資基金的一種工具,“回想當年中國公募基金的發展歷程,有700多隻股票時,為了解決投資股票的困難,我們有了公募基金。現在,股票的數量超過了5000只,基金的數量超過了10000只,FOF的作用由此凸顯。”
王羣航表示,公募FOF具有天然的、獨特的、重要的五大核心優勢,從而使得公募FOF具有了非常優越的市場發展潛力,這五大核心優勢是:(1)公募基金綜合形象標杆,且FOF本身就是基金法定分類裏的一種,屬於一級分類,公募FOF,自己買自己,優勢更顯著。(2)投資標的整體質地良好,安全性相對更高一籌,更增加了一層良好的、有效的風險防範與分散的安全墊。(3)專業化的資產管理疊加專業化的資產管理,雙重的優中選優。(4)對於風險和收益做更高一個層級的二次平滑。(5)相較於股票、債券,基金具有更好的流動性,尤其是在投前做好研究的基礎之上。
正是基於上述五個方面的核心優勢,王羣航才非常有信心地認為:“公募FOF的產品邏輯良好,潛在的可投資價值非常顯著,因此建議投資者要多關注FOF,尤其是公募FOF。”
記者 夏悦超
編輯 陳偲
責任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