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返鄉創業,張勝迪的“花茂人家”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財經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從一名釀酒師到古法造紙工坊老闆,47歲的張勝迪希望經營一家不僅能賺錢,還能傳承當地傳統手工藝、賦予家鄉新活力的文創企業。

張勝迪的家鄉在花茂村,村子坐落於中國西南貴州省遵義市楓香鎮。當地有着製陶和古法造紙的悠久歷史,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傳統手工藝的傳承面臨着更大的挑戰。

“學習如何製陶或造紙是一項相當費時費力的活兒,學徒們覺得通過這些傳統手工藝很難賺到錢。於是許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去有更多機會更容易掙錢的城市求生活。”張勝迪告訴記者。

許多人在村外尋找商機,張勝迪也是其中之一。1999年,她去仁懷市茅台鎮學習釀酒。後來,經過多年的打拼,她成為一名優秀的釀酒師。

但自2016年起,張勝迪又有了一個新身份——花茂人家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公司以古法造紙創新體驗和相關產品生產銷售為主,致力傳承花茂村獨具特色的鄉愁文化。

張勝迪説:“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文旅扶貧,並給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並考慮回家鄉發展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當地政府聽了我的想法後給了我很多鼓勵,他們説這不僅僅是賺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傳承我們的文化遺產,我因此備受鼓舞。”她補充説到。

“我外公會做陶,外婆會造紙,小時候我經常跟着他們一起做這些。”張勝迪回憶着説,“構樹皮造紙是當地傳承千百年的工藝,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傳統宣紙比市面上機械化生產的紙張更厚重、有質感。我們還會用這種紙給酒封壇。”

儘管張勝迪有基礎,但如何添加新元素,讓這項古老的傳統工藝煥發出生機活力?

“第一步是尋訪熟悉古法造紙傳統技藝的老藝人,説服他們為我工作。其次要讓造紙作坊盈利,讓我的員工收入穩定且高於平均水平,這樣才留得住人。”張勝迪告訴記者,起初產品銷售也是個難題。“之前我們向遊客介紹中國傳統宣紙,但他們説宣紙沒用。於是我開始考慮賦予宣紙一些創新用法,比如説把它們做成筆記本用來寫字或畫畫,並加入現代藝術元素,使紙張更受消費者喜愛。”

作坊的進展比張勝迪預想的快得多。”得益於當地政府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從2017年起明顯感受到來我們村旅遊的人數大幅增加,也帶動了消費增長。”

“我還注意到,帶有中國傳統元素的文創產品對遊客的吸引力越來越高。”她補充説到。

據張勝迪介紹,她的造紙作坊投資近300萬元,預計5年後能盈利。”實際上作坊成立2年的時候就已收支持平了,現在已經開始盈利,這比我預期的要快得多。”

乘上當地文旅產業發展快車的不止張勝迪一個。通過產業帶動,花茂村農民人均年收入從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8年的17456元。

花茂村還建立了一系列孵化平台,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目前,該村有3家陶藝作坊、4家文化企業、6户電商、13家特色農家樂、28家特色產品店、30餘種文化創意產品、100餘户鄉村旅遊經營户。

張勝迪説:“隨着村裏湧現出各個類型的初創企業,我們對花茂文旅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前景更加看好。‘花茂人家’一定能越做越好!”(記者 劉玉坤 楊軍 編譯 趙妍迪)

原文見5月31日6、7跨版 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105/31/WS60b432e3a31024ad0bac26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