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內“重組退”公司達14家,專家建議發展專業併購基金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財經

最近一週,退市新規成為資本市場熱詞。作為多元化退出渠道的一種,併購重組退市也是上市公司退市的一個重要渠道。

“重組退市能夠化解存量上市公司風險,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也有利於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進行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和延伸,最終通過市場化出清,推動資本市場優勝劣汰。”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表示。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記者表示,對於資本市場來説,重組退市有助於進一步暢通上市公司的退市渠道;其次,重組退市也有利於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為構建有效的市場機制起到了有力支撐。對於上市公司來説,通過併購重組實現退出,也可以為重組上市的公司增加融資規模,提高質量。

據記者梳理,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來,共有32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18家為強制退市,14家公司為重組退市,重組退佔比43.75%。重組退中,重組上市7家,出清式資產置換6家,吸收合併1家。而2019年重組退市公司為8家。

“今年重組退市案例增加,説明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正在有力推進,存量風險正在逐步化解,優勝劣汰和資源配置優化已經初見成效。資本市場併購重組退市逐步成為主流退市方式之一,有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田利輝認為,多元化退出渠道的開闢,是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前些年,我國資本市場對於退市的認識不統一,退市機制不健全。2001年至2018年,年均退市公司僅6家,年均退市率0.36%;而美股達4%,是我國的10倍。”近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2020年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美股退市比較順暢,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退出渠道多元,強制退市只佔市場退出的5%,通過私有化、重組等其他方式退出佔95%;二是集團訴訟等司法救濟機制比較健全,能夠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閻慶民表示,提高我國退市制度的適應性,也要通過重組一批、重整一批、退市一批,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

在田利輝看來,未來,重組退市會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主流退市方式,但進一步提升重組退的公司數量,還需要推動我國專業的併購基金和專業重組機構的發展。“實際上,重組退市是個存在盈利點的業務。從國外的經驗來看,要約收購往往會使上市公司退市,需要專業的中介機構協助收購方嚴格執行要約收購。同時,國外還存在一些禿鷲基金,專門收購一些業績比較差、股價比較低的公司,低價收購之後再進行重組,進而帶動公司退市。”

“而從我國的現狀來看,由於此前上市公司是一種稀缺資源,退市公司數量比較少,類似的併購基金和專業重組機構發展得並不好。”因此,田利輝認為,有遠見的中介機構應該主動成立類似國外禿鷲基金的併購基金,對績差公司實施專業化的重組退市。

責編:陶紀燕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證券日報)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