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30億人無法獲得健康膳食

“2015年來,全球飢餓人口就在不斷上升,近兩年的新冠疫情,加劇了這一困境,更多人面臨着糧食不安全、貧困和營養不良的問題,未來如何解決,糧食政策怎樣才能促進全球食物系統的轉型?這關係着所有人的未來”。5月25日,在中國農科院舉行的《2021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佈會上,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約翰•斯維尼表示。

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30億人無法獲得健康膳食

2021全球糧食政策報告。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供圖

全球貧困人口可能會增1.5

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食物系統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加劇了貧困和飢餓人口的增長,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估計,中低收入國家貧困人口將增加20%。供應鏈中斷也會對膳食質量和多樣性造成損害,導致營養不良現象增加,特別是在弱勢羣體中。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的預測表明,疫情造成的食物安全和營養水平的下降可能導致2020年新增670萬消瘦兒童。

“事實上,從2015年來,飢餓人口就在不斷上升”,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約翰•斯維尼在發佈會上表示,“主要原因,包括氣候變化、經濟的不景氣以及全球層面上的衝突。飢餓之外,營養不良的現象也非常普遍,30億人口無法獲得健康的膳食。疫情加劇了這種情況,更多人面臨着糧食安全問題、貧困和營養不良的威脅,對婦女、兒童以及社會中的其他弱勢羣體的影響尤為明顯。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而且將來也會繼續面臨這樣的挑戰。”

《報告》的共同主編之一,約翰•麥克德莫特則表示,“貧困和不平等息息相關,我們可以看到,在疫情的衝擊下,貧困人口受到了更大的影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主要依靠體力勞動,收入中用於食品的支出也更多。疫情造成的通勤障礙、用工問題等,使得他們的收入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此外,他們所享受的社會保障、營養保障、公共衞生服務等也相對較少,因此,疫情持續的兩年,使得他們處在非常糟糕的境地。”

在疫情中我們學會了什麼

不過,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各國也採取了許多積極的政策,這些政策同時也是未來應對、改善乃至解決全球糧食危機的經驗。

約翰•麥克德莫表示,“疫情以來,各國在糧食政策上都有許多創新,有供應鏈方面的創新、數字化的平台建設等。”

“有很多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正在發生,在公共部門政府,不管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已經加大努力,讓情況變得更好,讓食物系統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也能夠有效地供給,這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能讓我們更快轉型全球的食物系統,發展更美好的未來。”約翰•斯維尼表示。

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30億人無法獲得健康膳食

食物系統轉型目標。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供圖

《報告》顯示,在IFPRI研究的33個國家樣本中,有23個國家在疫情開始時,成立了工作組或委員會,包括衞生、貿易、運輸、外交、旅遊、金融和國防等部門,共同參與,採取了多種多樣的應對措施,其中也包括食物的問題。

“對我們來説,新冠疫情是一記警鐘,”中國農業大學的講席教授、原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的所長樊勝根表示,“隨着疫苗的使用,疫情在未來得到控制的可能性越來越高,我們應該考慮怎樣重建我們的農業與食物系統了。新冠肺炎之前,農業與食物系統在全球範圍內已經不可持續,使用更多的水、更多的土地,損失了更多的生物多樣性,排出了更多的温室氣體,但仍有六七億人吃不飽。所以,僅僅恢復到以前的農食系統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做得更好。”

全球農食系統面臨轉型

怎樣重建更好的農食系統?樊勝根教授提出了未來重塑農業食物系統所需的七個重大轉型:

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30億人無法獲得健康膳食

全球食物系統正面臨巨大考驗。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供圖

一是調整農業技術研發方向,優先發展多贏型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農業低碳綠色發展技術的推廣應用,以減少農業食物系統碳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優先發展可持續集約型和注重營養的技術,以期在改善居民營養健康狀況的同時兼顧環境可持續性。

二是改革農業補貼政策,創新財政政策支持方式。增強對具有營養、健康、可持續性的食物產業的財政支持,對不健康、不可持續的食物徵税;將財政刺激政策中的部分資金用於支持農業食物系統轉型,增加環境友好型食物供給同時改善居民膳食質量。

三是加大制度創新,建設高效的和包容性的食物價值鏈。建立農業生產、生態環境、食物安全與營養、財政支持等方面的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將綠色、健康和營養的指標納入各級政府的績效考核體系中。

四是增加農村信息通訊基礎設施投資,順應產業數字化趨勢。加強農村信息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村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機制培養具有電商思路和技能的新農人等措施,充分發揮電商在農食系統轉型中的推動作用。

五是要以長效預防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為抓手,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向循環農業、再生農業以及農業-食物-生態大系統循環方向升級。停止將農業及其他活動擴展到森林和野生動植物的自然棲息地。

六是保持貿易暢通,增強農業食物系統轉型過程中應對不確定性衝擊的能力。同時,關注全球農業貿易的風向,避免貿易風險。

七是引導居民行為改變,實現人類健康與地球健康雙贏。加強對健康和可持續膳食的宣傳推廣,引導居民健康膳食,增加全穀物、水果和豆類的消費,減少對精製穀物和紅肉的過量消費;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提倡適度飲食,減輕水土資源壓力,減少温室氣體排放。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來源:新京報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6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30億人無法獲得健康膳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