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險峯創(ID:xianfengk2vc), 作者:李抗,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近幾年美國資本市場上企業服務領域熱度居高不下,很多公司如Twillo、Okta在疫情期間也逆勢實現股價業績雙起飛。國內企業服務領跑公司也開始在資本市場上展露手腳,如近期上市的中國音視頻PaaS企業聲網,上市當天上漲152.50%,市值突破50億美金;此外,在建築施工市場耕耘多年的廣聯達,也於近期市值突破800億元人民幣,相較年初市值增長一倍有餘。
在欣喜地看到國內企業服務開始走出一些標杆案例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相較於美國企業服務市場,國內企業服務市場無論從企業數量還是體量上還處於發展初期。
在過去,國內企業服務行業未能迎來爆發性增長,背後的原因,如果試圖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無法持續賺到大錢。
無法持續賺到大錢可能是中美市場差異背後的底層成因。那麼,新的時期,國內市場正在發生哪些變化,進而催生出持續賺到大錢的機會?又有哪些趨勢及機會點值得重點關注?本文分為三個部分與大家探討:
國內市場正在發生哪些向好變化?
什麼樣特點的行業和企業更容易持續賺到大錢?
敏捷化、雲原生、數據算力的爆炸性增長帶來的機會點。
一、正在發生的向好變化
1. 多個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企業服務重要性和迫切性大為增加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內各行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行業從增量競爭轉變為存量競爭。以前增量競爭時期,企業注重的是銷售、品牌、新增等等,只要擴大市場份額就有蛋糕吃,而且吃得很好,停下來花錢花時間磨鍊內功反倒會讓自己在市場上落後於競爭對手,甚至被競對吃掉。
但現在存量競爭時代就不一樣了,短期內你吃不下我,我吃不下你,且行業往往有可能是供大於求,這時候磨鍊內功,嘗試在更高維度上擊敗對手就變得極其重要且對公司極具意義了。比如一批數據中台公司、數據化轉型公司及私域流量運營公司都不同程度上受益。
2. 高端技術人才擴展了國內企業服務的邊界
在過去,中國並非沒有企業服務的市場需求。可以看到IBM、Oracle、EMC等外企都在中國有很大的市場份額。之所以沒有發展出較大的本土企業,根本原因還是中國企業服務企業的科技水平與國外同行有一定差距,無法提供有效的服務。
但如今中國在AI、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已經有一批世界前沿的技術人才,理論上新的中國玩家有機會佔據國內甚至國際的更大的市場,如險峯參與投資的Pingcap,就是擴展到了以前國人鮮為觸碰的新型數據庫領域。
3. 一些國外不存在的企業服務模式可能會在中國開花結果
因為歷史發展原因,中國商業社會正在同時面臨信息化、智能化和雲化的三浪衝擊。邏輯上來説中國產業鏈完整,垂直大行業改造的空間巨大,在站穩一點的同時有機會擴展到其他領域,如險峯投資的智布互聯,就是這一類企業的典型代表。
4. 逐漸上升的技術門檻提升了市場空間和集中度,造就了大魚
技術要素越來越重要,一方面三化的浪潮來襲,另一方面雲原生、資源敏捷化、網絡無邊界等新一波浪潮在逐漸興起,導致企業服務的門檻越來越高,閉門造車不再合適,服務提供方的稀缺性也在迫使甲方開始逐漸考慮和接受按年付費,典型如聲網,技術門檻成就了中國互動雲服務第一股。
二、什麼樣的企業更可能持續賺大錢
可拆解為賺錢、持續、大錢三個角度來思考:
賺錢的核心是滿足剛需,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關於滿足需求的價值高低,可能可以提煉出如下次序:必要生產資料>合規>增收>降本提效>其他。
許多優秀的企業服務公司,往往使其服務成為其服務行業的公司上牌桌的必要要素。如聲網之於在線教育,Autodesk之於建築設計,廣聯達之於施工造價,酷家樂之於裝修設計。也許最初並非必要要素,只是增收或者降本提效工具,但是長期看,如果行業有20%甚至更多玩家上了這套工具,那麼就有成為行業必要生產資料的可能性。拒絕使用該工具的玩家可能在行業裏也會面臨淘汰。合規方面,典型的例子如太美醫療,合規本身是其重要的驅動力之一。
持續的核心是產品力,核心指標是淨金額續約率(NRR)。在美國企業服務領域,很多好的企業如Okta的淨收入留存率多年在100%以上,這個概念,就相當於公司即使今年一個新客户也不擴展,僅僅老客户新一年貢獻的收入就超過去年全年收入,這就是“持續”二字的商業魅力所在。
大錢的核心是選對行業和實現高市場佔有率。
關於行業選擇,提供三個角度:
高速發展、處於行業發展初期的行業。如在線教育、直播等帶動了音視頻Paas,跨境電商帶動了Shopify。
內部特殊差異化少的行業。舉個例子,餐飲其實是差別蠻大的行業,國人光菜系和吃法就有很多,這類行業的決勝要素可能往往在這些差異化或者“絕活”上,相對來説一些其他企業服務就變得沒那麼重要。
行業集中度不高的行業。這個點關乎議價權,典型的如保險行業,過往給保險行業做企業服務的公司往往沒有發展特別大,核心邏輯在於TOP5客户可能就佔了所在市場的50%以上,當收費到了一定體量,一定會面臨殺價或客户自研、客户收購小團隊、客户扶持其他家服務商的情形。
也可以參考當年曾出現過相當一批為攜程等OTA公司做服務的公司,後來攜程一統天下,這類企業基本就消失了。
高市場佔有率是大水出大魚的核心要素。無論是依賴用户粘性、網絡效應、品牌號召、技術壁壘還是清晰的產品邊界,高市場佔有率都是公司邁向更高台階的必經之路。典型如廣聯達,在國內工程報價領域已經沒有全國性對手;再比如Autodesk,壟斷建築設計領域幾十年未有明顯競對。
三、三大浪潮催生的機會點
沿着大趨勢捕捉機會。敏捷化、雲原生、數據和算力的爆炸性增長三大浪潮背後都有可能孕育出持續賺大錢的機會。
敏捷化浪潮。這裏的敏捷化會包含人的能力、時間、資源以及其他資源、數據和生產要素。過去幾年,可以看到包括服裝供應鏈、3C、柔性生產及靈活用工等多行業多角度的敏捷化,而這可能只是開端,更大範圍更深刻的敏捷化還有待爆發。
敏捷化帶來生產要素和生產關係重組的機會,不同行業可能會大相徑庭,因此可能需要深入行業裏仔細尋找。典型受益於敏捷化的企業如Slack,高度的敏捷化才催生出廣泛和深度的協作、信息交流等需求;再比如靈活用工行業,本身也是敏捷化的一些表現。
雲原生浪潮。近兩年國內雲原生的趨勢非常明顯,如在一些調研中接觸到一些國有大型金融公司、大型央企的信息部門負責人,可以清晰感受到雲遷徙趨勢和雲原生架構對過往架構的快速替代,整個雲原生的大浪潮會更快地席捲而來。
雲原生的架構將會重塑整個底層架構,無論是微服務還是DevOps ,包括前幾年大火的容器,或者是各種新型數據庫和開源項目,都是嘗試在技術底層方面重新定義,未來幾年理論上還持續存在創新機會。
除了雲原生架構本來帶來的機會之外,雲原生的架構、敏捷化的組織架構合起來導致網絡邊界不再清晰,無邊界網絡將會成為趨勢。無邊界網絡本身對網絡層和傳統的邊界安全防護會帶來極大挑戰,新的網絡層和雲安全的公司可能存在機會。
數據、算力爆炸性增長浪潮。對於許多數據驅動的企業服務來説,數據和算力本身就是飼料,飼料本身爆炸性的增長,將會帶來部分企業服務行業的質變。數據、算力的爆炸性增長,將會出現一批替代傳統人做判斷和計算的機會。整個浪潮將類似於機械設備自動化替代人的力量,會出來一波技術替代人的智力,或者複製80分優秀從業者模型替代60分從業者的機會。需要説明的是,此處並非指技術會大範圍完全替代人工。技術擅長的是暴力部分,如大量的計算和統計,而人擅長的是藝術的部分,如設計;未來的模式也許將類似於高度自動化的汽車行業(先在無人車間生產,再用人工進行總裝),是人和技術共存的模式。
以上思考,僅為拋磚引玉,期待和更多正在企業服務市場探索機會的創業者們深入交流,一起為推動中國企業服務市場起飛創造價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險峯創(ID:xianfengk2vc), 作者:李抗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