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渠道賣公募產品,基金經理直呼“太捲了”!

“我們除了在銀行、券商、天天基金網等渠道做直播,還去私募排排網做了一場路演。”日前,華南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新基金髮行期間,已開始向私募投資者羣體售賣基金。

市場的持續震盪,疊加銷售渠道的競爭日益激烈,讓公募基金急尋“新”資金,並瞄準了傳統的私募基金銷售渠道。面對這一現象,相關渠道人士直言:“只因基金銷售‘太捲了’。”

公募尋找“新”資金

記者注意到,華夏基金、大成基金、華商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均放上了私募排排網的“貨架”。而且這些基金產品均採取費率1折起購的優惠措施,以吸引投資者買入基金。

私募渠道賣公募產品,基金經理直呼“太捲了”!

與其他渠道注重新基金銷售不同,私募排排網以老基金持營為主,因此上線了不少C類份額、E類份額等基金產品。

“我們的客户對資本市場比較熟悉,以私募基金、上市公司、券商等機構投資者為主,對公募基金有一定的瞭解。”私募排排網公募產品運營經理徐聖雄表示,機構投資者基於市場判斷,對指數增強產品、ETF基金等量化產品,都有較大的配置需求。

據瞭解,儘管上億元的日申購額在基金銷售圈不算大,卻無礙公募基金積極培育“新”戰場。博時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建信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陸續派出基金經理,在私募排排網開展不間斷的直播路演。其中,“如何看待港股通互聯網主題的投資性價比”、“私募量化和公募量化,能力圈之爭”等話題吸引了上千人次的關注。

兩大原因導致銷售困難

公募基金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的銷售困境。

有公募渠道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轉而拓展銷售渠道,一是因為傳統渠道投資者“受傷”較重,進場動力減弱。此前,銀行等傳統渠道在市場高位銷售基金,由於A股市場、債券市場的震盪影響,導致前期高位進場的投資者虧損嚴重。

“投資者對渠道缺乏信心,造成新基金銷售普遍較弱。”前述渠道人士表示。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5月23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公募基金459只,發行份額3824.13億份,遠比2022年前5個月新增基金的數量和發行規模少。2022年前5個月,市場上新成立公募基金616只,成立份額達到4491.37億份。

由於基金業績普遍不佳,傳統渠道在推動基金銷售的力度開始減弱。從基金保有量看,今年一季度,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傳統渠道在股票+混合型公募基金的保有規模、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的保有規模上,同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次,公募基金對基金銷售格局的擔憂,也讓他們開始尋找新的銷售途徑。近期,由於券商收取公募基金的交易佣金較高,在市場引起較大的爭議。有公募人士表示,一旦下調交易佣金,公募基金在券商可獲取的服務(包括基金銷售)將大幅減少,從而影響基金的整體銷量。

提升“獲得感”迫在眉睫

在業內人士眼中越來越“卷”的基金銷售問題,其實也成為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或是“答案”之一。

不久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召開了基金銷售業務委員會2023年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指出,公募行業邁入提質增效階段,行業機構應摒棄短期導向、規模情結和排名喜好,逐步建立長期可持續的銷售業務發展模式,並利用委員會平台優勢加強行業交流,積極開展業務研究工作。

會議指出,公募基金需要研究優化銷售業務激勵機制和銷售費用模式,探討完善投資者獲得感衡量指標,推動以投資者為核心的考核機制落地;其次要研究投資者行為,幫助銷售機構瞭解基金投資者的行為特徵,有的放矢地引導基金投資行為;第三是通過分享行業最佳實踐經驗、加強機構間協作交流等方式,傳遞長期考核理念。

華南一位渠道人士表示:“我們已經在研究並調整基金銷售模式,盡力把好專業關,與專業的代銷渠道合作,讓基民擁有更好的獲得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4 字。

轉載請註明: 私募渠道賣公募產品,基金經理直呼“太捲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