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超前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數字經濟,適度超前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是在疫情衝擊之下穩增長與託底經濟的重要考量,也是培育中國數字經濟技術優勢、培養未來中國經濟新增長點的關鍵之舉。
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內生增長動能仍然不足,下半年穩增長壓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抓手,理應擔重任。另一方面,基建適度超前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客觀要求。在技術換道超車的階段,如能適度超前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就能在新一輪變革中贏得先機,使得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產品得以更好地朝產業化、市場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危中尋機,化危為機。下一步,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有着新內涵。“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向,其中一塊就是新基建,建設以數字化基礎設施為主的基礎設施,另一塊則是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改造,包括對能源基礎設施、水利基礎設施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
對於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建設,需從技術和經濟兩個層面上把握“適度超前”。在技術層面上,“適度”是要在考慮當前經濟的發展狀況下,推進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技術的發展路徑、商業模式都存在不確定性,需要經歷一定的試錯階段,“試錯”意味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超前探索,但不能過度過快發展。“超前”是讓建設領先於行業,這樣其後的應用才能跟上。但也要把握不能太超前,否則應用就有可能跟不上。伴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等新基建的比重增大和建設加速,應該看到,行業應用培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經濟層面上,投資、建設和運營新型基礎設施的主體將是多元化的,而融資的方式以及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會隨之變化。“適度”要求投融資保持一定槓桿率和合適負債率,確保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的可持續性。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要根據當地的產業結構以及比較優勢綜合考慮,避免出現通過大規模政府投資進行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財政投入低效率等問題。“超前”則是要考慮到公共基礎設施的普遍特點,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因為隨着規模化部署,成本也將越來越低,廣闊的5G應用前景將有利於保障投資建設的可持續性。
有專家表示,新基建中有很多“節點型基礎設施”,其投資門檻相對較低,發展前景也被地方看好,容易造成地方和企業一窩蜂地湧入,進而出現投資過熱。適度超前推進基建是好事,好事還要辦好,一定要防止一擁而上,留下一堆無效投資和爛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