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報精華摘要:央行7月首開逆回購操作;42家科創板公司透露中報業績
7月14日,《中國證券報》在頭版刊登近千家上市公司預告上半年業績的消息,截至7月13日晚間,已有996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422家預喜,佔比為42.37%。其中,略增105家,扭虧47家,續盈27家,預增243家。行業方面,農副食品、生物醫藥等五行業業績表現突出。雖然受疫情影響,多數公司業績同比出現下滑,但值得關注的是,很多公司二季度業績已出現較大反彈。《上海證券報》刊登央行7月首次開展逆回購操作的消息。連續大額資金回籠後,7月迎來首次逆回購操作。市場人士認為,此時重啓500億元逆回購,一方面是根據市場資金需求,把握節奏進行資金投放,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考慮到股市的“虹吸”效應,在投放量上堅持適度原則,在平穩資金利率、防止資金“空轉”之間進行平衡。《證券時報》刊登多家公司上調半年報業績預告的消息。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共有10餘家公司發佈業績上修公告,其中達安基因、魚躍醫療、普利特等淨利潤上調超億元。
創業板上市委首審結果出爐,3家企業IPO過會。7月13日,深交所發佈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1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鋒尚文化、龍利得、康泰醫學首發過會,天能重工發行可轉債事項過會。業內人士預計,首批企業最快本週拿到批文,從啓動發行到完成上市3周可完成,即8月10日前後上市。(中國證券報)
外資掃貨中國資產,人民幣升值動能足。上週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超600個基點,重回3月中旬水平。與此同時,外資繼續掃貨A股和人民幣債券。專家認為,中國在疫情防控、經濟恢復等方面表現“一枝獨秀”,促使匯率走強、人民幣資產受青睞。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還會處於升值通道,海外資金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趨勢將延續。(中國證券報)
發行“超級周”開啓,新基金追求“大而優”。7月13日,15只新發基金開始發行。其中,國泰基金、華安基金的新基金產品僅發售一天,南方基金的新基金則限額50億元。週二到週五,還將有超過10只權益類基金開始發行。整體而言,被業內稱為“超級周”的基金髮行高峯期平穩開局,穩中有火爆。對此,業內人士直言,這樣的開局在意料之中。對於基金公司來説,在追求首募規模的同時,也更看重規模的質量,看中規模與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匹配度。(中國證券報)
緊盯A股五大指標,海外“長錢”不恐高。在A股上漲的大背景下,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在A股市場中的部分海外“長錢”心態平穩,積極操作。有外資機構表示,正在緊盯五大市場指標,A股後市依然樂觀。(中國證券報)
估值修復難掩分化,多方激辯銀行股價值。在近期的市場行情中,銀行股表現仍不夠強勢,整體估值雖有修復,但繼續跑輸大盤。展望後市,市場人士認為,板塊個股走勢分化仍將存在,部分小盤銀行股或有表現機會。(中國證券報)
金價大漲催熱回購業務,“黃金大媽”是走是留。隨着金價大漲,許多“黃金大媽”開始思考是走是留。據市場人士介紹,今年以來,國際金價持續走強,黃金回購業務日趨火熱。是否回購變現,部分投資者在擺脱多年黃金投資虧損後,開始對黃金市場用腳投票。(中國證券報)
42家科創板公司透露中報業績,近半預減或虧損。截至7月13日晚,12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41家發佈了2020年中報業績預告。此外,樂鑫科技發佈了2020年中報業績快報。42家透露2020年中報概況的公司中,20家公司業績預減或虧損,15家公司業績預喜,7家公司為不確定。(中國證券報)
總投資1.29萬億元,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主攻防洪抗旱。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13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水利部將抓緊推進建設此前國常會部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以促進擴大有效投資,增強防禦水旱災害能力。這批工程有五大類型,具體包括防洪減災工程56項、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26項、灌溉節水和供水工程55項、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8項、智慧水利工程5項。(上海證券報)
盤面熱點擴散,創業板指逼近2900點。上週五稍作休整後,A股主要指數週一繼續走高,紛紛創出本輪行情新高。在寧德時代強勢的帶動下,領漲的創業板指數已經創出近5年新高,逼近2015年11月26日的高點2915.95點。金融股昨日有所降温,銀行板塊成為滬深兩市少有的下跌板塊。不過,銀行板塊個股跌幅普遍不大,領跌的寧波銀行也僅下跌2.8%,該公司此前公告股東雅戈爾擬減持。(上海證券報)
未見指數公司擴容,北向資金為何還在不斷湧入A股。據統計,僅7月1日至13日,北向資金淨增持規模就達653.67億元,這一數字已超過了今年以來的單月淨流入額峯值。近期未見國際指數公司擴容,缺少被動資金入場。那麼,北向資金如此迅猛入場又該如何解讀?在業內人士看來,北向資金的鉅額流入由內外多重因素共振驅動,而國內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則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上海證券報)
權益基金再掀發行潮。今年以來,權益基金的發行持續升温。截至7月12日,今年以來已成立707只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達1.188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別為133只和293只,募集規模分別為1721.8億元、6296.45億元。這意味着,今年以來權益基金髮行規模達到8018.25億元,佔比67.5%。(上海證券報)
內外資合力“掃貨”港股,互聯網巨頭齊創歷史新高。進入7月,隨着港股市場持續上漲,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點評、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巨頭攜手齊創歷史新高。據統計,7月以來流入港股市場的南向資金接近450億元人民幣;資產總值排名前十位的港股股票ETF,則在上週合計獲得7億美元資金淨流入。種種跡象顯示,港股低估值優勢疊加企業盈利的逐步修復,正同時吸引內地和全球資金加速佈局。(上海證券報)
國際金價迭創新高,黃金基金持續擴容。受海外疫情反彈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國際金價再創新高,黃金基金表現不俗。在賺錢效應驅動下,黃金基金持續擴容。本週迎來新基金髮行的超級周,新產品中除了權益和固收類新品,幾隻黃金基金也引人注目。其中,建信上海金ETF、廣發上海金ETF聯接昨日首發,建信上海金ETF聯接基金則將於7月15日發行。此外,富國上海金ETF聯接基金正在發行當中。(證券時報)
(謝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