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白酒板塊開盤走低,午後大盤情緒回暖,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白酒板塊翻紅收漲1.05%。但幾大龍頭白酒股仍未收回上午跌幅,山西汾酒跌1.62%,報278.5元/股;瀘州老窖跌1.50%,報213.1元/股;五糧液跌1.25%,報156.6元/股;貴州茅台跌1.12%,報1760元/股。
“禁酒令”傳言擾動投資情緒
前幾日,市場傳言白酒行業繼2012年的禁三公之後,新一輪公務禁酒令即將來臨。消息發酵後,對白酒板塊的投資情緒產生不小的影響。10月10日白酒板塊收大陰線,貴州茅台、五糧液等頭部酒企均大跌。
據藍鯨財經報道,10月10日,市場傳言稱,即將在機關體系內實施禁酒令。藍鯨財經記者聯繫到多家酒企,均表示未收到相關消息。一位白酒上市企業高管表示,有聽到“禁酒令”傳聞,但沒有準確消息。
貴州茅台早在2016年就將公務消費佔比降至1%水平,而其股價卻也在謠言面前如此“不堪一擊”。
傳言擾動只是表象,“賣不動了”或許才是深層次原因。
今年上半年,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的第二季度業績增速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放緩或下滑,也曾引發了市場的擔憂。
此前中酒展公佈的酒商調查也顯示,1至6月,受訪酒商的銷售額平均下滑5.7%,其中63.6%的酒商業績同比下滑,只有27.2%的酒商與同期持平,8%的酒商實現銷售增長,收入放緩的同時,庫存也在快速增長。
其實不止是從上半年開始。
2016年之後,白酒行業整體市場萎縮,產銷正逐年下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之後,我國白酒產量逐年下降,又最高產量1358萬千升下降至2021的不足643萬千升,足足下降了47.3%,幾乎腰斬。
白酒行業整體不斷萎縮,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似乎不愛喝白酒了,網上曾有調研報告顯示,從80後開始消費者對白酒的消費傾向開始減弱,至於90、00後就更不用説了。
企業互相吞噬市場高端侵蝕中端
中國酒業協會最新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釀酒總產量為375.09萬千升,同比增長0.42%;銷售收入達3436.57億元,同比增長16.51%;利潤總額達1366.7億元,同比增長34.64%。
再往前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之後,我國白酒產量逐年下降,又最高產量1358萬千升下降至2021的不足643萬千升,足足下降了47.3%,幾乎腰斬。
產量逐年下降,價格卻在逐年上漲。2016至2020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平均噸價從4.51萬元提升至7.88萬元,漲幅高達75%,年複合增速高達14.95%。當然,“茅五瀘”同期漲價則更為兇猛。例如,2014-2021年,瀘州老窖白酒噸價由2.65萬元/噸增至26.23萬元/噸,CAGR為38.79%。
量縮價升的這幾年,白酒行業集中度卻在大幅提升。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急劇下降,從2017年的近1600家下降至2021年965家。下降幅度超34%。
當前,白酒企業數量急劇下降的趨勢可能還會延續,據中國酒業協會數據,2022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上白酒企業數量961家中,虧損企業達190家,虧損面為19.77%;虧損企業的累計虧損額為13.41億元,同比增長65.03%。
酒企數量急劇下降,使得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頭部酒企依靠提價而使得營收淨利潤逐年創新高。所以,頭前幾年部酒企的快速增長只是因為吃了行業集中度上升的紅利。
在企業間互相侵蝕市場的同時,中高端白酒也在不斷侵蝕中低端白酒的市場。2016年,高端白酒(茅五瀘郎以及其他)市場規模為568億元,到2021年,已經飆升至1700億左右。
然而白酒的提價也正是市場所願意看到的。在各大券商發佈白酒行業研報中,也提出“白酒的核心邏輯在於提價”的理論,並且酒企越提價,其股價越漲。
“提價邏輯”是否還在?
按照往年管理,眾多知名白酒企業會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宣佈漲價,然而今年除少數幾家外,大部分酒企“出奇一致”的並沒有傳出漲價消息。反而還略微有所降價,根據民間白酒報價平台數據對比,今年兩節名白酒的市場價格比往年同期也有微降,10月10日飛天茅台散瓶的經銷商間調貨價格為2740元/瓶,五糧液普五為980元/瓶,2021年同期兩者價格分別為2795元/瓶和1000元/瓶。
同樣,按照往年慣例,白酒板塊在“雙節”期間的一波上漲行情同樣也沒有出現,反而在國慶小長假之後給投資者“當頭一棒”。
據業內分析,漲價潮沒有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疫情影響下,廠家銷售預期不高,其次是消費需求減少,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在過去數年間,白酒企業依靠着“提價”策略營收逐年上漲,上市酒企的股價也在逐年上漲,走出了專屬A股的“醬香牛市”。
現如今白酒整體需求下降,存量博弈的情況下,白酒若出現“價不再提”的情況,未來的酒企業績增長壓力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