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重拳出擊 多家銀行嚴防信用卡“套現”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財經

  除去高企不下的“被投訴”問題,“套現”“以卡養卡”也成為制約信用卡業務發展的攔路虎。近期,多家銀行加大對信用卡業務的整治與規範。 

  近期,監管部門對多家銀行開具罰單,劍指信用卡業務。其中,對中國銀行開出160萬元罰單,主要由於其存在信用卡授信違規流向房地產領域,存在對信用卡資金流向監管不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銀保監會累計對1420家金融機構進行處罰,沒收罰款高達11.55億元。其中,信用卡業務更是成為“重災區”。據悉,在一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累計接受投訴78414件,其中對於信用卡業務投訴佔比為54%,超過半數。 

  在業內看來,近年來的信用卡市場發展迅速,百花齊放,卻也面臨諸多“後遺症”問題。在存量市場競爭加劇的格局下,銀行要繼續貫徹數字化轉型措施,也要平衡規模擴張與資產質量之間的適度平衡。隨着信用卡授信政策日趨嚴格,授信的使用方向將會越來越“狹窄”。 

  信用卡數量達7.84億張 

  近期,多家銀行不斷加大對信用卡業務的整治與規範。 

  “目前,信用卡審批確實出現趨嚴的傾向,且部分額度遭到調降。”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有不少信用卡開始封殺支付機構MCC(收單編碼)以防範積分套取風險,“套現”“以卡養卡”既加劇了市場投機風氣,使信貸資金空轉,也加重了持卡人的經濟負擔。 

  近年來,信用卡作為銀行最看重的零售業務發展蓬勃,其中無論是國有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銀行,均靠信用卡業務創造了可觀的利潤,這也是銀行不斷加碼信用卡業務的重要原因。 

  從市場來看,如今的信用卡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據悉,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交行、招行六家各自的累計髮卡量均超過一億張。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20年末,人均持有銀行卡6.4張,截至2021年3月末,簽發的信用卡數量已高達7.84億張。 

  然而,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卻面臨很多“後遺症”問題。某銀行從業人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屢屢被投訴,包括徵信、息費、分期及催收等問題投訴不降反升,信用卡投訴已經成為壓在銀行身上的一座大山,難以逾越。” 

  信用卡業務屢遭投訴 

  在業內看來,銀行業務投訴量高企既與客户自身因素有關,也源於銀行的經營發展戰略問題。 

  蘇筱芮認為:“投訴高企不降有銀行自身零售屬性帶來的客户基數較大因素,同時也説明後疫情時代,部分銀行仍然採取較為積極策略來獲取新用户,或成為其資產質量承壓原因之一。” 

  “當持卡人開卡並正常使用後,銀行便開始打起持卡人的小算盤,甚至通過套路來想方設法地從持卡人身上賺錢,尤其是銀行的信用卡分期業務,屢屢登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榜單。”消費者程明(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個別銀行還存在誘導客户辦理信用卡分期的情況,“隔三差五就會有電話要求用户辦理分期,可以説,嚴重影響了用户對於信用卡的體驗感受。” 

  從銀保監會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來看,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總共為42315件,在銀行業投訴中佔據着較高比例,佔投訴總量的54%,信用卡投訴問題纏身的銀行不在少數。其中,工商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一位,與信用卡有關的投訴達到2724件,交通銀行緊隨其後,排在第二。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列前三。 

  金融專家莫開偉表示:“現在銀行內存在的亂象不少,比如髮卡對象混亂,授信額度隨意,信用卡使用中存在消費陷阱,以及‘刷爆’信用卡不提醒等,各大銀行對此應該加強管制。” 

  “投訴問題需要辯證看待,銀行確實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但也不排除部分用户擁有‘巨嬰’心理,一言不合就投訴、不合心意就投訴。”蘇筱芮指出,當前市場上也存在“反催收聯盟”現象,“它們對金融機構而言是極大威脅,機構應在‘反催收聯盟’的惡意投訴方面加大治理。” 

  嚴防信用卡“套現” 

  除去高企不下的“被投訴”問題,“套現”“以卡養卡”也成為制約信用卡業務發展的攔路虎。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7月份,銀行內逾期半年尚未償還的信用卡逾期債務總額高達892.2億元。從銀行數據來看,如渤海銀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已經超過6%,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這將影響銀行的資產質量。 

  為此,多家銀行已出手整治。2021年6月,中國銀行發佈相關公告表示,根據國家監管要求,從6月20日開始,對信用卡的審批發卡和交易進行監管。其中特別提到,如果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的途中出現違規交易,將會依法作出處罰。 

  興業銀行在7月份也發佈了類似公告,呼籲廣大儲户要合理使用信用卡,不能將授信額度用於房產、經營,更不能進行違規套現。平安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農業銀行也相繼發佈公告,表明信用卡僅限於日常消費,不能用於投資、理財等非消費領域。 

  “存量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銀行一方面需要繼續貫徹數字化轉型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則需要在規模擴張與資產質量之間保持適度平衡。”蘇筱芮表示。 

  談及對消費者的建議,蘇筱芮認為,持卡人需要規範用卡行為,規避“套現”“加槓桿”等投機行為,也不能將信用卡資金用於買房、經營等渠道,需關注信用卡存在的小額消費屬性。 

  與此同時,有專家建議,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時候,應該要樹立健康的消費觀,不要被超前消費誤導,更不要觸碰銀行的監管紅線。而且還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別讓信用卡成為錢包裏的“定時炸彈”,比如不要隨意點開詐騙分子發送的短信鏈接,也不要輕易在網上給他人轉賬,尤其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不要讓他人有機可乘。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