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華誼“在劫難逃”!4年虧掉64億,如今二股東騰訊也“出逃”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徐美娟

昔日影視龍頭華誼兄弟(300027.SZ)在連續虧損四年後,遭遇了二股東騰訊的減持動作。

2022年8月5日晚間,華誼兄弟發佈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自2022年8月2日至8月4日累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持股比例變動超1%,持股比例由7.94%下降至約4.99%。

據華誼兄弟2021年財報顯示,華誼兄弟大股東為王忠軍,持股比例為18.75%,騰訊則是華誼兄弟的第二大股東。

對於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公告稱,騰訊根據自身需要,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統減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騰訊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減少。

華誼兄弟公告顯示,8月2日至4日,騰訊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華誼兄弟股票5389.3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94%,減持均價為2.2元/股;通過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2774.50萬股,導致持有的股份比例減少約1%。兩項合計,減持數量達8163.83萬股,佔華誼兄弟總股本的2.94%。

本次變動之後,騰訊不再是華誼兄弟持股5%以上股東。不過,華誼兄弟也在公告中強調,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改變,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經營活動產生影響。

事實上,2014年,騰訊曾以近25元/股的價格購入華誼兄弟股票,如今卻以2.2元/股“割肉”賣出。

對此,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華誼兄弟股票“跌跌”不休,業績一落千丈,騰訊此舉或有止損的意圖。

華誼兄弟創立於1994年,2009年頂着“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的光環登陸創業板,主營業務包含影視娛樂、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及產業投資四個板塊。

然而,自2018年以來,華誼兄弟一直處於虧損的泥沼之中。財報顯示,2018-2021年,華誼兄弟淨利潤連年虧損,分別為11.69億元、39.78億元、10.48億元和2.27億元,四年合計虧損總金額超64億元。

騰訊和華誼兄弟首次“牽手”要追溯到2011年。

根據華誼兄弟2011年5月披露的股權變動公告,5月6日騰訊斥資4.4億元、以16元/股的價格,接盤了5筆大宗交易。交易完成後,騰訊持有華誼兄弟4.6%的股份,成為第四大股東,排在前面的分別是王忠軍、王忠磊、馬雲。

此後,騰訊又對華誼兄弟進行了多次增資,直至成為華誼兄弟第二大股東。

根據華誼兄弟2014年11月的公告,騰訊擬以24.83元/股的價格,認購華誼兄弟5155萬股。2015年認購完成後,騰訊持有的華誼兄弟股份超過8%,跨過王忠磊一躍成為華誼兄弟第二大股東。

與此同時,華誼與騰訊之間也一直保持着“親密戰友”的關係。

2011年12月,騰訊和華誼兄弟“牽手”半年後,華誼兄弟就與騰訊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就建設運營“華誼兄弟專區”頻道、信息網絡傳播權授權播映、投資拍攝影視劇、大劇精細化運營與整合營銷、騰訊旗下多平台聯動宣傳及推廣等項目,進行深度合作。

2014年11月,雙方就加強合作再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在遊戲業務領域進行多種模式合作,並在IP改編權、新媒體權利、電影項目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近年來,雙方在影視劇製作、發行方面,合作尤為密切。時代週報記者翻閲華誼兄弟近四年財報,騰訊一直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之列。

然而,自2015年以來,騰訊因股票期權行權、上市公司回購註銷業績補償股份等事項,持股比例逐步降至約7.94%。但這期間,騰訊並未減持過華誼兄弟股票,直至今年8月。

那麼,騰訊此次減持後是否有期滿收回的可能?

張毅表示,大宗交易和轉融通證券出借方式,本質上都是方便投資者增加或者減少上市公司股票所採取的迂迴操作模式,避開二級市場直接拋售或者購買可能觸發的監管風險。但本案屬於騰訊拋售止損,預計騰訊不大可能會採取期滿收回的方式,事實上收回的情況通常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