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人中籤 誰在嚐鮮數字人民幣紅包
深圳千萬數字貨幣紅包正式派發,10月12日晚18時,全民期待的數字人民幣面世。收到中籤短信和下載鏈接、開立個人數字錢包、領取數字人民幣紅包,在191.38萬名預約者中,5萬名幸運的中籤者率先目睹了數字人民幣的真容。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數字人民幣紅包的使用方法具體分為 “用户掃描商户收款碼消費”以及“商户掃描用户付款碼消費”兩類,可支持在深圳市羅湖區逾3000家試點商户使用,目前,已有中籤者到店詢問體驗。
中籤者首領數字人民幣紅包
從10月8日宣告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至10月12日紅包正式發放,從191.38萬人申領,至5萬人中籤,4天時間內,數字人民幣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查詢已經中籤,成功成為五萬分之一。” 自稱為幸運兒的中籤者劉銘(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亮出了他手機頁面的“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活動中籤勳章。10月12日18時,他順利接收到了由深圳市政府短信平台發送的中籤短信和下載鏈接,按照頁面指引下載了“數字人民幣App”,開立了預約時所選銀行的“個人數字錢包”。
此後,劉銘按照短信提示完成了“個人數字錢包”註冊,無需綁定銀行卡,按照紅包提示彈框,便領取了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目前錢包管理沒有太多可選項,如果要提額就需要綁定銀行卡。”劉銘稱。
據劉銘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的“個人數字錢包”頁面,從外觀來看,數字人民幣與紙幣一樣,選取的是紅色色調,右上角印有“中國人民銀行”的標識,正中位置會清晰地顯示數字人民幣面值。另從功能上來看,目前,該錢包可支持掃碼付、黨費繳納等選項。 不過,通過工農中建不同銀行綁定的數字人民幣色調均不一樣,包括紅色、綠色、藍色等不同底色。
跟中籤者一樣興奮的還有3389家商户們。據介紹,參與本次試點的商户涉及商場超市、生活服務、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等類型,中國石化、沃爾瑪、華潤萬家、百姓大藥房、花果鮮等商户在列。
為了迎接數字人民幣,商家們也鉚足了勁。據瞭解,在紅包發放前,深圳試點商户、試點地鐵站自助客服終端已布放了“數字人民幣”標識。深圳市羅湖區部分試點商户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已備好了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設備,10月12日18時後就可以使用。
進入承擔貨幣職能階段
雖然此次紅包試點活動仍是數字人民幣研發過程中的一次常規性測試,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其具有重大的劃時代意義,即經歷過多年的探索和試驗後,數字人民幣正式與公眾見面,並開始進入承擔貨幣職能的階段。正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所言,此次發放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賦予了其與現金同樣的支付手段,雖然受到其公益本身的限制無法實現流通手段,但這已經逼近現實貨幣的核心職能價值。
不過,公眾仍較為疑惑的是,數字人民幣與目前的數字支付,具體有何區別?盤和林指出,此前數字支付手段如支付寶等,都必須綁定銀行卡,一切資金流動依然與銀行卡賬户密不可分,因而它們充其量只能成為一種基於銀行賬户的電子支付方式。而此次數字人民幣紅包不同,它與現實貨幣一樣可以獨立於銀行體系之外。此次發放的紅包,更為接近真正意義上的現金。
“此次數字人民幣紅包的面世,標誌着其場景應用已進入到落地階段,對公眾來説,可通過數字人民幣的使用享受到更為便捷的支付服務,對商户來説,提早對接系統有利於吸引客户,也能夠加快其數字人民幣支付應用的步伐。”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則指出,當前,數字人民幣最新研發進展較好,整體來看風格穩健、循序漸進,兼顧效率與安全,藉助試點將其應用落地工作徐徐鋪開。
相關金融終端投放將提速
數字人民幣獲得此次重大突破性進展,離不開多年的研發與試點。早在2014年,央行便成立專門團隊開始對數字人民幣進行專項研究,多年後又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機構探索前沿領域先行先試。今年以來,央行在數字人民幣方面的研發測試進度大大加快。
盤和林稱,深圳的紅包是數字人民幣推行過程中的里程碑,邁過這個重要的時間點,接下來就是更加廣泛的試點和更規範的雙層運營體系。
“在深圳以紅包的形式落地應用,意味着數字人民幣支付和清算技術已達到一定規模的技術要求,而從近期政策部門發聲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來看,勢必後續的投入會更大。”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峯指出,此舉對於數字人民幣落地到實體經濟是重大利好,同時也對偏在線支付、新金融相關行業領域的業務起到更積極的推動作用。
展望後續,劉峯進一步稱,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將會更注重用户使用,如在使用體驗上會加強交互設計、界面友好度以及功能反饋效率等。從安全角度,會更加註重各個層面前端、中台和後端的信息安全、資金安全和隱私安全。相信未來的數字人民幣會更加好用,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蘇筱芮則稱,從供給側來看,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系統改造、金融終端投放等將會加速;從需求端來看,後續試點將繼續有條不紊地鋪開,更多民眾將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逐步接觸和使用到數字人民幣。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